有老婆陪着 还算独行吗!

发布新日志

  • 虚拟机下安装vmwaretools

    2008-09-09 12:10:58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加载光驱    卸载是 #umount /mnt)
    cd /mnt/cdrom (切换到光驱盘符下)
    ls (相当于DOS中的DIR)
    cp vmware-linux-tools.tar.gz /tmp(复制相当如DOS中的copy)
    (桌面方式如下:

    点击虚拟机的安装vmwaretools选项,在redhat桌面上生成文件夹,把相关文件copy到tmp中)
    cd /tmp

    ls    /*查看是否有tools文件
    tar zxf vmware-linux-tools.tar.gz (解压缩)
    ls
    cd vmware-tools-distrib

    ls
    ./vmware-install.pl (正式安装)

    参考网址  http://www.qqread.com/sys-soft/a211201.html(谢谢这位大哥出的图示!)

  • 指导人生的故事

    2008-08-25 17:46:19

    今天浏览一位网友的blog看到的,不敢藏私,拿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在此感谢这位仁兄的blog

    http://blog.chinaunix.net/u/29321/showart_332194.html

     

  • 批量创建用户脚本

    2008-08-20 09:58:46

    declare @count int
    declare @i int
    declare @username varchar(20)
    declare @no varchar(3)          //定义变量

    set @count = 20                //设置循环数(也就是添加用户数)
    set @i=1

    while @i<=@count
    begin
       if (@i < 10)
       begin
     set @no = '0' + convert(varchar(20),@i)  
       end                                            //当数目小于10的时候,以0+count显示,否则直                                                    接显示
       else
       begin
     set @no = convert(varchar(20),@i)  
       end 

       set @username = 'user' + @no                   //用户名前缀+@count
      INSERT INTO t_userinfo(username,userpassword,displayname,status,accounts)
                    VALUES(@username,'b59c67bf196a4758191e42f76670ceba',@username,'1',@username)  

       set @i=@i+1
    end

  • BUG状态详细说明(1)

    2008-08-15 18:17:40

       最近试用TD中,网上找到的一篇对bug的详尽描述,看了深有体会!

    Bug的处理

    开发组长/经理
    每天对Bug进行分配,标注处理意见,给定优先级(发版前必须三方:需求、开发、产品共同确定)。问题分配时,应尽可能将咨询类、理解错误类等问题处理掉,而不是留给开发人员。有可能是需求的问题,分配给需求人员。定期对Bug库分析,找出常出错的模块,进行代码审查

    开发人员
    分析Bug,写出问题原因,修改Bug;实行Bug优先原则,严重程度B-Major类或紧急程度3-High类以上(包含)bug5个或5个以上,停止新功能的开发。

    需求人员
    解释需求,给出处理意见,将Bug库中的建议整理成需求文档。评审确定后列入开发计划

    测试人员
    不参与问题的优先级的定位,只用Bug级别反映Bug的严重程度。验证Bug是否已被解决

    测试组长/经理
    审核测试人员提交的Bug。定期对Bug库进行分析,描绘出曲线图等,报告现状、预测趋势。在测试总结报告中给出意见

    产品人员
    可以对优先级和处理意见等进行审核,如果有意见,和项目组商量定夺

     

    Bug状态(Status):指缺陷通过一个跟踪修复过程的进展情况。包括NewOpenReopenFixedClosedRejected

    New

    为测试人员新问题提交所标志的状态。

    Open

    为任务分配人(开发组长/经理)对该问题准备进行修改并对该问题分配修改人员所标志的状态。Bug解决中的状态,由任务分配人改变。对没有进入此状态的Bug,程序员不用管。

    Reopen

    为测试人员对修改问题进行验证后没有通过所标志的状态;或者已经修改正确的问题,又重新出现错误。由测试人员改变。

    Fixed

    为开发人员修改问题后所标志的状态,修改后还未测试。

    Closed

    为测试人员对修改问题进行验证后通过所标志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改变。

    Rejected

    开发人员认为不是Bug、描述不清、重复、不能复现、不采纳所提意见建议、或虽然是个错误但还没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故可忽略不计、或者测试人员提错,从而拒绝的问题。由Bug分配人或者开发人员来设置。

    Bug严重级别(SeverityBug级别):是指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由测试人员指定。

    A-Crash

    错误导致了死机、产品失败(“崩溃”)、系统悬挂无法操作;

    B-Major

    功能未实现或导致一个特性不能运行并且不可能有替代方案;

    C-Minor

    错误导致了一个特性不能运行但可有一个替代方案;

    D-Trivial

    错误是表面化或微小的(提示信息不太准确友好、错别字、UI布局或罕见故障等),对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产品及属性仍可使用;

    E-Nice to Have(建议)

    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Bug优先级(Priority):指缺陷必须被修复的紧急程度。由Bug分配者(开发组长/经理)指定。

    5-Urgent

    阻止相关开发人员的进一步开发活动,立即进行修复工作;阻止与此密切相关功能的进一步测试

    4-Very High

    必须修改,发版前必须修正

    3-High

    必须修改,不一定马上修改,但需确定在某个特定里程碑结束前须修正

    2-Medium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修改

    1-Low

    允许不修改

    功能模块(Subject)TD中需在Test Plan页中定义好Subject,才能在Defects页中使用。

    问题描述附件附图 请参见后面第四部分‘Bug描述要求’的有关内容。

    处理意见:开发组长/经理(或具体Bug分配人员) 在审核新Bug时、将Bug分配给开发人员解决前,需要给出该Bug的处理意见。

    Fixable

    可修改。表示Bug可以被修复或更正

    Duplicated

    重复。表示该Bug已经被其它测试人员找出来了(‘纯粹’重复),或者开发认为原因是相同的(但从测试来看,认为出现的地方有所不同、表现有所不同等)

    Postponed

    延后。由于时间、进度、重要程度或者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原因,认为不能解决、须延期解决、或者本版不做留待到后续版本解决的Bug
    (注:因‘Bug状态’字段中也有该值,根据各组各自使用情况,可以只保留一个,或者开发/测试各有侧重地使用这两个Postponed

    By Design

    因设计结构问题无法修改。测试人员认为是Bug,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但开发人员则认为是按照设计做的、只能如此处理,否则修改代价太大

    Cant Reproduce  

    不可复现。不能重现(如因Bug出现的环境重现不了了),或以前出现的某个Bug自动消失了(可能是在处理其他Bug的时候把这个Bug 一并修复掉了)。
    (注:因TD本身亦带有‘是否复现(Reproducible)’字段,根据各组各自使用情况,可以用它来标识,或者不用它而在‘处理意见’字段中用该值标识出)

    Disagree With Suggestion

    不同意所提意见或建议,不采纳

    Not Error

    不是问题。测试人员提错了

    Wont Fix

    这个Bug是一个错误,但还没有重要到非要更正不可的地步,可以忽略不计

    说明:
    1.
    定为DuplicatedBug,必须注明和XXXbug重复
    2.
    测试人员对标明为DuplicatedBug复测,需要XXXBug修改后方可进行
    3.
    定期回顾Can't Reproduce,Postponed
    4.
    定期整理By Design

    其它一些字段(及所定义的枚举值)的定义解释,供有需要用到的组参考:

    测试状态(TestState:新提交的Bug定位标准。由测试人员指定。一般有8个(提交Bug时给出)

    1New Defects(或写成Defect

    Bug

    2Second Defects(或写成SB

    复测时新出现的Bug

    3Faculative

    偶发性

    4Reappear

    原来修改过的问题又重新出现

    5By Requirement

    需求要求但没有做的功能

    6Suggestion

    需求需要完善

    7Differ With Requirement

    与需求不一致

    8By Design

    设计要求但没有做的功能

    复测状态(ReTestState):复测时给出的状态,测试人员对于经过验证的Bug应按以下几种标准进行定位。由测试人员指定。一般有1OK2PD3DV4NB5NR6AR

    OK

    正确

    PD

    此问题悬而不决

    DV

    有错误可以暂时不考虑

    NB

    不是错误

    NR

    不能复现的错误

    AR

    需求不明确

  • BUG状态详细说明(2)

    2008-08-15 18:16:25

    问题定位:

    Calculate_error

    计算错误,指计算过程中、计算结果错误。

    Data_error

    数据错误,指非计算结果类的数据错误。

    Graphics_error

    图形错误,指绘图、图形显示、图形编辑时发生的错误。

    Interface_error

    界面错误

    Requirement_error

    需求错误

    Function_error

    功能错误

    Unknown_error

    未知错误

    缺陷来源(Source):指引起缺陷的起因。

    Requirement

    由于需求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Architecture

    由于构架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Design

    由于设计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Code

    由于编码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Test

    由于测试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Integration

    由于集成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类型(Type):是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

    F- Function

    影响了重要的特性、用户界面、产品接口、硬件结构接口和全局数据结构。并且设计文档需要正式的变更。如逻辑,指针,循环,递归,功能等缺陷

    A- Assignment 

    需要修改少量代码,如初始化或控制块。如声明、重复命名,范围、限定等缺陷

    I- Interface 

    与其他组件、模块或设备驱动程序、调用参数、控制块或参数列表相互影响的缺陷。

    C- Checking

    提示的错误信息,不适当的数据验证等缺陷。

    B- Build/package/merge

    由于配置库、变更管理或版本控制引起的错误

    D- Documentation 

    影响发布和维护,包括注释。

    G- Algorithm 

    算法错误。

    U- User Interface

    人机交互特性:屏幕格式,确认用户输入,功能有效性,页面排版等方面的缺陷

    P- Performance

    不满足系统可测量的属性值,如:执行时间,事务处理速率等。

    N- Norms

    不符合各种标准的要求,如编码标准、设计符号等。

    (以上依各组实际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项目组各角色在Bug库中的权限

    管理员:全部权限

    测试组长/经理:全部权限

    测试人员:可添加Bug、不能删除Bug、可添加注释评论(R&D Comments)、不可修改他人所提Bug、可调整:Bug概要(题目,Summary)、问题描述、附件附图(Attachments)Bug状态、Bug级别、测试版本、测试产品、功能模块、测试状态、问题定位、复测状态、注释评论(R&D Comments)、复测人、复测日期、修改人

    开发人员/需求人员:不能删除Bug、可添加注释评论(R&D Comments)、可调整:注释评论(R&D Comments)、是否复现、Bug状态(不过无法直接标为closed)、问题描述、处理意见、待测版本、修改人、修改日期。可添加Bug

    开发组长/经理/需求经理:除了开发人员的权限,还可调整:优先级别、责任人、Bug概要(题目,Summary) 、附件附图(Attachments)

    项目经理:可添加Bug、可添加注释评论(R&D Comments)、可修改字段:Bug概要(题目,Summary) 、问题描述、附件附图(Attachments) Bug状态(不过无法直接标为closed)、修改人、优先级别、问题定位、处理意见、注释评论(R&D Comments) 、是否复现、责任人、待测版本。也可删除Bug,但要与测试组长/经理协商。


    不属于项目组成员的其他人如研发中心经理组成员等,有必要查看TD库的话,可分配给其帐号及查看的权限。

    Bug描述要求

    Bug描述的要求为分类准确、叙述简洁、步骤清楚、有实例、易再现、复杂问题有据可查(截图或其它形式的附件)。测试组长/经理把关,以开发人员的角度来审查Bug描述,看其是否描述清楚了Bug,不好描述的把工程文件或截图作为附件提交。具体要求为:

    • 问题描述一般格式:问题描述时,建议分几步描述:模块或功能点=>测试步骤=>期望结果=>实际结果=>其它信息,可依实际情况调整;
    • 单一:尽量一个报告只针对一个软件缺陷,报告形式应方便阅读。在主报告之后应注明不同的条件;
    • 简洁:每个步骤的描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只解释事实、演示和描述软件缺陷必要的细节,不要写无关信息;
    • 再现:问题必须在自己机器上能复现方可入库(个别严重问题复现不了也可入库,但需标明);
    • 复杂的问题应附截图补充说明或直接通知指定的修改人;考虑到网络数据传输效率,截图的文件格式建议用JPGGIF,不建议用BMP;抓图可用TestDirector自带的功能,亦可用HyperSnap之类的专用抓图工具。
    • 报告中不允许使用抽象词句:比如“有错误”之类;
    • 有关操作系统特征问题:应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进行操作,看是否能重现,并在Bug报告中标识;
    • Bug描述示例:

    例一
    河北98土建标准换算
    操作
    1.
    输入9-24
    2.F8
    3.
    F8输入
    10
    期望结果:进行换算

    实际结果:提示“输入的厚度应大于20

    例二(模块或功能点也可在‘功能模块’字段中规定,则Bug描述中就不必写了)
    操作:
    1.
    打开新建向导;
    2.
    在“新建”中的“项目名称”中输入>80个字符;
    3.
    点击“下一步”
    期望结果:“项目名称”应<=80个字符,输入大于80个字符,点击“下一步”应有错误提示
    实际结果:进入“比重调整”界面

    例三(程序员知道期望结果的情况下)
    云南98土建
    操作:
    1.
    输入13-170
    2.F5
    3.
    F5中修改3240008的名称, 处于编辑状态

    4.
    到人材机,再回来
    实际结果 F5中变白板
    :若3不处于编辑态切换则正常

    例四(建议、需求类)
    功能:预算页,子目排序后可恢复原顺序
    用途:用户误操作后可复原

    注:所有项目采用TestDirector进行Bug管理,该工具能从测试步骤自动生成Bug报告,因此对于Bug描述要求在测试方案用例设计(在Test Plan页中)阶段就可以进行控制。

    附:好的Bug报告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 结构清晰
    • 复现故障再写报告
    • 隔离Bug:更改条件复测
    • 归纳:是否其他模块也有相同的Bug
    • 比较:其他测试用例是否使用到此Bug
    • 总结:报告的开头有Bug的总结
    • 精简:不要有多余的步骤和语言
    • 无歧义:语言明确
    • 中立:无批评性语言
    • 讨论:将要发出的报告送其他测试人员讨论

    小结

    • 通过专业的技术测试出精确的Bug
    • 通过准确的文档报告Bug
    • 通过良好的沟通使Bug尽快解决。
  • Win2003远程终端超过最大连接数的解决方法

    2008-08-15 16:21:28

     经常碰到超过远程连接数而无法连接服务器,你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解决
    此时一般有以下选
    1.打托管商电话要求机房手动强制重启.
    2.使用专用远程连接器.
    如果以上两条不方便实现,那请看下面这条最方便的吧
    用如下命令形式解决超过最大连接数问题
    运行 mstsc /v:IP /console ,比如
    就可以连接到远程系统的的会话。mstsc /v:211.211.0.5 /console
    其实这主要是mstsc参数的了解,可通过mstsc /?学习一下。

    远程桌面连接
    MSTSC [<Connection File>] [/v:<sever[:port]>] [/console] [/f[ullscreen]]
    [/w:<width> /h:<height>] | /Edit"ConnectionFile" | /Migrate | /?
    <Connection File> -- 指定连接的 .rdp 文件的名称。
    /v:<sever[:port]> -- 指定要连接到的终端服务器。
    /console -- 连接到服务器的控制台会话。
    /f -- 以全屏模式启动客户端。
    /w: <width> -- 指定远程桌面屏幕的宽度。
    /h:<height> -- 指定远程桌面屏幕的亮度。
    /edit -- 打开指定的 .rdp 文件来编辑。
    /migrate -- 将客户端连接管理器创建的旧版连接文件迁移到新的 .rdp 连接文件。
    /? -- 生成这个用法消息。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需要修改服务器端配置:

    使用远程桌面链接登录到终端服务器时经常会遇到“终端服务器超出最大允许链接数”,引起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终端服务的缺省链接数为2个链接,并且当登录远程桌面后如果不是采用注销方式退出,而是直接关闭远程桌面窗口,那么实际上会话并没有释放掉,而是继续保留在服务器端,这样就会占用总的链接数,当这个数量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就会出现上面的提示。
      解决方式:
      一、用注销来退出远程桌面而不是直接关闭窗口
      二、限制已断开链接的会话存在时间
      三、增加最多链接数,即设置可连接的数量多些

    第三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来修改:

    1.从终端服务配置中修改:
    打开管理工具里的终端服务配置,再单击连接,双击右边的RDP-Tcp,弹出RDP-Tcp属性,选择网卡,可设置最多连接数,或者设置为无限制的连接数。当然这个值不也能太大,否则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不过这里修改的值好像不起作用,设置成无限制时照样还是会出现本文所说的情况。

    修改会话存在时间:运行-Tscc.msc-连接-双击RDP-Tcp或右击-属性-会话-选中第一个的替代用户设置(O)-结束已断开的会话〔将默认值“从不”改为一个适当的时间,比如30分钟〕
    2.打开“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组件”
    ,在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中“终端服务” * “下一步” * “应用服务器” * “下
    一步”,然后按照提示即可改变终端服务的模式。
    不过听说用此法,改了应用需要许可证,90天后过期:(

    3.win2003的话可以从组策略修改:
      组策略级别要高于终端服务配置,当启用组策略后终端服务配置中的相应选项会变成灰色不可修改
      运行-gpedit.msc-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终端服务
      双击右边的”限制连接数量“-选择”已启用“-填入允许的最大连接数

    以上方法无法根本破解2003系统最大连接数的问题.试用大概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MMC 不能打开文件的解决方法

    2008-08-15 14:46:47

    安全卫士360修补漏洞后,企业管理器无法打开

    打开SqlServer的企业管理器,突然出现如下错误:
    ---------------------------
    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
    ---------------------------
    MMC 不能打开文件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80\Tools\Binn\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MSC。

    这可能是由于文件不存在,不是一个 MMC 控制台,或者用后来版本的 MMC 创建。也可能是由于您没有访问此文件的足够权限。
    ---------------------------
    确定  
    ---------------------------


    解决方法:
    运 行mmc,控制台--添加/删除管理单元--添加--找到Microsoft SQL 企业管理器--添加--关闭--确定,再回到控制台--选项--控制台模式选择"用户模式完全访问"--将下面的选择全部取消。最后,从控制台--另存为 --存储为: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80\Tools\BINN\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MSC(即SqlServer的安装目录下的binn文件夹)。

    实在不行的话,重新注册DLL

    运行:regsvr32 C:\Windows\system32\msxml3.dll  (转载网上解决办法)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714
  • 日志数: 7
  • 建立时间: 2008-08-15
  • 更新时间: 2008-09-0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