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

发布新日志

  • 测试之我见(一)

    2015-04-10 19:01:49

    从事测试工作有八个年头了,今天也来写写这些年下来自己对测试的一些看法吧。
    相信对于为何要测试和如何测试已经有很多讨乱了,那我说说其他的方面;

    其一,如何测试的开心,那就是将自己放在公司的高度去看自己手中的测试工作,从公司的角度去考虑测试需要关注的对象,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风险,从老板的角度去看成本和失败以及成功;

    其二,如何测试的正确,这很滑稽是吗,还有正确一说?可现实是很多测试多年的人都不一定测试的正确,那怎么才正确,首要的就是要学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设计,理解需求,质疑成品,从用户角度去分析,而不是产品或者开发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加自己的分析理解,把用户角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忽略。

    一的做法会让你很多事情觉得力不从心,但是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这是你自己的一项事业,无所谓别人怎么看,自己觉得在努力朝梦想的路线前进就ok。
    二的做法会让你的测试方法丰富,测试深度逐步加深,理解问题会更全面,但是也会让你更加执着于用户的体验而使得沟通成本增加,有时坚持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不过,看环境而定,有时提出来了没人理解我们也不必太难过,因为你已经尽心了,此时多看看历史就可以聊以宽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今天暂说着两点,估计发出去会被扔鸡蛋...........

  • 测试之我见(二)

    2015-04-10 19:00:09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家都能看见高楼的威武,高耸如云,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他深埋在地下的坚实基石。
    测试一样,没有夯实地基的高楼,也就是个漂亮的豆腐渣工程。

    那作为一个测试,他的基石是什么?编码?写用例?执行点点操作?都不是,最基本的第一步是去了解质量,建立自己的质量意识,而质量这个东西生活中到处可见,结合生活再理解质量,切合民生去创建自己的质量意识,此处质量不是指为了一些标准而进行的质量度量之类的东西,而纯粹是一个意识的建立过程。
    遥想当年,读着克劳士比的《质量无泪》,热血沸腾,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肩上责任之重大,质量保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他的零缺陷意识指导着我尽职尽责,说服同仁尽量从早期介入项目,不放过自己疑惑的任何一个地方,说服pm进行出厂前的初始化安装测试,这才避免了在客户方出现大量初始化安装由于缺少补丁而带来的巨大损失。这是对零缺陷的向往,相信读过的人都了解,零缺陷不是说没有缺陷,而是说从一开始就向着零缺陷努力,那样后期缺陷,后期成本都可以少很多;

    那第二个基础是什么?有了质量意识就要去实践,从测试的角度去实现它,这时才涉及到测试的基础知识,用例的涉及,场景的模拟,bug的描述,这些不能是为了写而写,要结合(一)中的两点,去自己完善,优化--------你的case,bug别人能看懂吗?如果好久没接触了,你再接触的时候能很快上手执行吗?还是会推到重做,质量,不但是要让开发做,测试首先要提交高质量的设计文档,该文档不需要漂亮,不需要好多话,只需要告诉别人如何测试,按照你的case,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很快上手执行,面对你的bug描述,越来越少的开发来让你复现,或许有过第一次,第二次,可是好的bug报告,在经历两三次后,对方就会去认真读,而不是说看不懂,因为他按照你的描述可以百分百复现,这就是高质量的报告(这里不说高质量的case,因为他的依赖条件较多,上述条件满足后只能说是个不错的case)。

    对于高质量的case,这里需要提点,高质量,不是要多复杂,而是要将复杂的业务逻辑肢解了,拆散了给别人看,单独的case或许不是很懂在干什么,可是当别人将你写的case执行完之后就会有种突然间明白里面所有的逻辑关系感觉,那你就是将肢解了的东西又重组给别人的眼前了。而这样的case结果需要多种设计策略合并使用,有时还会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所以本人认为case最大工作量不在写上,而在分析和一次次的肢解组合上,而这是测试占用工作量和精力最大的地方,而许多人却不理解,没有认真动脑写case的人,就会认为用例就是写出来呗,怎么还没写。

    打好这些基础,从自我质量提高开始,那好的质量意识会指导你更多的从生活,从用户去考虑问题,即使遇到不同意见,你也可以比较清晰的给对方描述用户场景,存在风险;好的测试用例设计技能可以让你在各种系统,各种实现手段--自动化,性能,客户端,服务端,显得游刃有余,因为在做这些的时候,你明确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要干什么,而不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为了并发而并发,不思考,不质疑。而在各种业务系统中,你需要找出他的特别之处加以琢磨,其他主旨都一样,不都是为了能用,好用,耐用,安全吗?

  • 08年快过去了,也许该留下点什么

    2008-10-24 19:46:46

    好快,08年就要过去了,也许我该留下点什么,可......我不知道要写些什么,今年好像经历了很多,好像长大了很多,同时也好像一切和从前还是一样。

    呵呵,这么无厘头的话,可能有人要用砖头拍我了,不过,我还是有种冲动,想要留点什么。

    以后待续,现在还要加班,忙完了回头来整理......

  • 软评考试通过

    2007-07-20 17:12:37

       我的软件评测师考试通过了,好高兴,看来不用报班,以工作充电来督促自己学习也可以很顺利的通过考试的,关键是和实践的结合--所以我的应用六十多,基础知识很泛,我掌握的不全,很悬的是刚过。

       这是我测试规划中的第一步,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大家共勉。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hite box testing and black box testing

    2007-04-24 17:50:37

    这篇内容是我摘的,自己整理了下,打算将其翻译成中文,正好可以方便一些同仁的学习,也可以提高我的英文能力。

    concept:从概念上讲

      White box testing is to test control structures of a procedural design;

     白盒测试主要测试程序的控制结构,即内部结构的测试。可以说是结构的测试

      black box testing mainly focus o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黑盒测试主要集中在功能需求的测试上,可以说是功能测试。

    function从作用来看

       white can derive test cases to ensure:

      白盒测试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确保:

      1.all independent paths are exercised at least once;

      所有的独立路径都至少被执行一次;

      2.all logical decisions are exercised for both trure and false paths;

      所有的逻辑设计都执行正确路径操作和错误路径操作。

      3.all loops are executed at their boundaries and within operational bounds;

      在边界范围和可操作范围内执行所有的循环。

      4.all internal data structures are exercised to ensure validity;

      执行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以保证结构的有效合法性;

        black attempts to find :

      黑盒测试主要是为了找出:

       1.incorrect or missing functions;

      错误的和遗漏的功能;

       2.interface errors;

      接口错误;

       3.errors in data structures or external database access;

     发生在数据结构或者外部数据库路径上的错误

       4.performance errors;

      性能错误。

  • 测试中的难关

    2007-01-30 10:46:32

        我现在负责的项目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请大家帮我分析下我该怎么做比较合适。我们的项目已经到了集成阶段可以说集成阶段初期也已经结束了,整个系统都稳定了很多,后来客户来提了很多需求,功能也有了些许变更,所以研发们都在改的改,删的删,那我们测试还要继续进行测试工作吗?此其一,其二,是我们现在进行测试,整个系统—web部分,点哪,哪出问题,数据库中的资源那块还没有做好,后续的操作就无法进行;还有个数据处理块清空了数据库后几乎一直不能用了,研发说是数据库没有数据的原因,可我一直持怀疑态度,这不,昨天领导说明天要演示我们这个系统,就目前这个情况就无法演示,正常流程都走不下去,我该怎么做?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该如何测试?请大家赐教!

  • 续:2006年末--测试入门

    2007-01-08 17:40:59

    其次就是测试理论的初步入门,当时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no zero bug”和“80%-20%原则”。知道了测试由好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有按照方法分类和按照过程分类的方法。以上这些就就是我初步接触到测试时学到了和测试相关的理论知识。

    下面根据我现在的了解与掌握详细说下上面提到的理论知识。

    1.               所说的“ no zero bug”即零bug的软件是不存在的。测试是无法穷尽的,不过更是不可能不存在的,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发现多的bug,使bug尽可能的少,但没有bug的软件是不存在的,好比人无完人,但是不同的是软件的bug是存在的,只是人们至今可能还没有发现,而人的bug是存在且大家都知道了的这是人的极限。

    2.               80%-20%原则”即一种错误群集现象。通俗点说就是一般情况下80%的错误发生在20%的模块中,所以在测试的策略中也可以增加一种“已发现错误周边测试”(本人自己命名的)亦即当发现了一个错误后要留意和这个错误相关的模块,尤其是在这个错误被研发修改之后,测试人员不仅要复测这个错误是否会再度出现,更要测试和发生这个错误的模块相关的模块的类似的一些情况。在这个里面,一种逻辑推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故意让这块出错,看其他块是否会发生连锁反应不应该出现的)。

    3.               按照测试方法分类:测试主要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叫结构测试,说通俗一点就是可以看见程序内部运行原理以及代码执行过程的一种测试。这种测试要求会相应的代码,并且自己写代码去测试程序代码是否会出错。(《STE培训,软测工程师》软测中心;摘要:白盒测试的前提是把陈旭堪称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程序结构和处理过程;它按照程序内部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每条通路是否按预定要求工作。)

    黑盒测试:也叫功能测试,通俗点说就是将程序放在一个黑盒子里面,人们只可以看到每个盒子之间的接口,通过功能规格说明来检查各个接口以及他们之间连接之后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要求之外的多余的功能。

     

    最后就是对项目开发流程的了解以及对交流和合作的深刻体会:在项目流程中勇于承担责任和职责不明时一定要提出来在我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在整个流程中,功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接前面的原始需求、解决方案、立项、启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了用户的需求保证了与用户多方位沟通,又为后面的结构设计,编码测试,单元测试,以及最后的验收和客户交互提供了依据和准则。

    就这样我的培训生活结束了,正式的工作开始了,也开始了我自己在测试生涯中的自学探索之路。

  • 续:2006年末

    2007-01-04 13:21:28

         今天已经是2007年1月4号了,呵呵,在我哥那疯玩了三天。现在接着续06年末的那个日志:

          进入公司后我们先是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主要都讲一些公司理念,制度;还有就是所需专业知识的培训:c++,数据库,测试,项目流程等的。

     

    接下来就总结下与测试有关的培训内容:

    首先是软件开发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软件工程中一样,主要涉及到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工程的含义和软件生存周期三大块.

    1.       软件:与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关的程序,规则,规程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及数据

             组成:(机器可执行的)程序,数据;(不可执行的与开发、运行、维护、使用、培训有关的)文档。

             实质程序+数据

    2软件工程: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和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法

             组成方法、工具、过程---亦被称为软件工程三要素。

             软件工程三阶段前期阶段、开发阶段、实施及维护阶段

             前期市场需求,立项,可行性研究,方案,合同+技术条件(签约)

             开发详细设计方案……技术评审软件详细设计(几大块,模型);编码;单元测试/联调测试

             实施维护实施试用+维护……正式上线验收

     3软件生存周期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维护,直至退役的全过程

                对于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目前还不一致,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使用(摘自《软件工程》--高教出版社齐治昌等著);从细的方面来说可划分为:项目规划、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 2006年末

    2006-12-31 16:09:23

    今天是2006年的最后一天,公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决定什么时候下班放假呢。是有点难熬了,感觉,公司临时有事,集团公司的老总们都过来了,过来问候我们,主要的是过来看下产品演示。2006年就这样结束了,转眼间我也做了有半年的测试了,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很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进这家公司时候的情景,安静,有序,积极向上,可以说一进门我这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应届生就喜欢上了这里,接着就是听到面试的人告诉我我更适合做测试--我当时投的是技术助理,我也不知地道他们是凭借什么这样判断的,但从此以后我就进入了测试行业,而且越来越喜欢--虽然有时也会迷茫。

      .....

       改天再续了,终于下班了,我可以回家和哥哥嫂子们团聚了。

     

    (其实后半天还真的没有什么活干:)所以早点回家更好)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