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软件测试方法(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4-09 11:39:55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但要组织好这样的活动并非易事。一般有以下要点:(1)尽管这是一个测试活动,但参与者并不仅限于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甚至于高层管理人员都应参加,如同全民动员。目的是要集思广益;(2要鼓励各部门,领域交叉搜索,因为新的思路和视角通常有助于发现更多的Bug;(3)为调动积极性,增强趣味性,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当活动结束时,评出发现Bug最多,发现最严重Bug的个人,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4可以分专题展开,比如安全性、用户界面可用性、国际化和本地化等等。微软的第二类测试除了Bug Bash外,经常还有一些专业性的测试,最典型的是针对安全性攻击测试。一般会邀请公司内部,或业界的专家来搜寻产品的安全漏洞。以上我从传统软件测试概念的角度,介绍了微软的策略和两类传统测试方法的具体做法,及其侧重点。这其实仅仅是一个基础,一个很原始的基础。软件测试在微软软件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地位远不是这些原始的方法所能达到的,也不是传统软件测试概念所函盖的。微软在软件测试方面有很多特有的做法,和概念上的突破,比如软件测试的信息服务功能以用户为中心的宏观质量体系分级测试项目的质量管理系统“Bug三方会审测试自动化软件测试的软硬件部门、团队、人和基础设施等等。这些我会在以后的讨论中分专题进行介绍。

你们是怎样决定测试何时结束的呢?比如你说的bug bash,这种方法我虽然没实践过,也能确信它的价值.但是怎么保证不会过度投入呢?我所经历的项目测试资源都比较有限(时间,人月),所以一般都是在资源耗尽的时候就自然结束了,当然也会考察覆盖率,风险,发现bug数量的变化(越来越少),但是主要是以资源耗尽为主要理由来停止测试的.不知道微软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经验和方法?

测试何时结束?在按计划结束的那一天结束!我这个答案你听了一定不满意。但这个答案告诉你微软所依据的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计划。在我前面介绍微软的第一类测试时我提到测试计划,这个测试计划实际上就是要回答测试的投入问题,包括人力资源、时限和过程。确定测试计划有这么几个依据:1)产品的功能。功能的量和复杂性直接影响测试的工作量;2)质量标准,有公司的标准、行业的标准、市场反馈的标准和客户要求的标准等;3)以往的经验,有以往的产品的经验,也有个人的经验。这一测试计划还要被项目的各方(开发,项目管理)审核通过,从而在整个产品部门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最终被纳入项目总体计划的一部分。对于第二类测试,它也是总项目总体计划的一部分,而且量也是可知的。一般地说在每个里程碑都会有几个分专题的“Bug Bash”,每次历时1-3天。在微软的项目计划书中总有那么一天,叫做测试完成日Test Complete Day”。它标志着所有计划的测试活动已全部完成,所有被发现的Bug被全部解决,并被测试所验证(有一些会因为某些原因被研究决定推迟解决)。对于以上的分析你也许仍然不满意:难道微软的计划总能按期完成吗?当然不是,逾期的情况时常会有。几乎可以肯定,项目的实际执行与预先的计划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差距。微软会在项目过程中采取一些方法来感知这种差距,比如bitter提到的代码覆盖率分析和bug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等。目的是为了尽早地发现差距,重新评估和修订计划。这样计划可以变化,但测试总是在计划结束的那一天结束

对于TL_geong提到的随机测试造成收敛的缺陷趋势出现严重的发散现象,在微软也有。通常Bug Bash会产生超乎寻常数量的Bug。一般我们认为,产生Bug的量越大越好。因为,如果产生Bug的数量少,你很难判断是因为产品的质量确实很高,还是Bug Bash做得不彻底。而且事实往往是后者。那么对Bug Bash所产生的大量Bug该怎么办?在微软,我们有“Bug Triage(测试,开发和项目管理,三方会审)的制度。对于每个Bug,经过会审后不外乎有以下三中归宿(总体上来说):1)被确认为缺陷性”Bug,这样的Bug必须交开发人员解决,然后由原发现人验证。2)被调整为非缺陷性”Bug,不用开发人员作任何更改,但必须将问题纳入产品用户文档,明确向用户解释,并告诉用户如何避免和应对。比如这里举一个假想的例子:产品的某个功能在系统内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会暂时停止工作,并生成很多不易被用户理解的警告信息。这显然是个Bug(按微软的标准),正确的应该是,首先软件不应该完全停止工作,其次不应该多次警告,第三,警告信息应简明易懂,并给用户以措施和建议。但是考虑到,一方面这种情况在用户实际使用产品时发生的机率很低,而另一方面,从开发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影响面也太大。这种情况下会把这个Bug改为文本性”Bug,也就是要求文本遍写人员将这一情况作一技术性解释,并建议用户不要将此产品同其他消耗大量内存的软件同时使用。这类的BugBug Bash中很常见,因为大家在这种测试活动中思维方式比较超常。3)被完全否定,立刻关闭,不再纠缠。这类的情况在Bug Bash中也很常见。因为参与Bug Bash人并不都很了解产品功能的准确用法,误报是难免的。尽管对这类问题没有直接的后续措施,但这些信息仍然是有一定价值的,因为将来用户中的新手很可能会犯同样的毛病,而产品支持部门如果预先有这样的经验,就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帮助。所以这些信息要保存在Bug的管理库中,以备将来产品支持部门查询。经过这样的会审,筛选,如果(1)(2)类Bug,特别是(1)类Bug仍然很多,那测试部门很可能需要重新论证原先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设计,看是否需要增加测试用例。必要时还要尽早提出更改项目总体计划和发布日期。大量Bug的出现也许不是件愉快的事,但和把这些Bug留给用户相比,代价要小得太多了。总之对于产品的Bug,要相对待身体的疾病一样,切末讳疾忌医<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