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乱弹金融危机

    2009-02-03 09:42:56

    我向来不齿对金融危机做任何评判,因为穷困的时候有穷困的过法,富裕的时候有富裕的过法。作为投资人来说,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很庆幸自己是有信仰的人,不为贪欲所动。因此对中国的股市来说,我从来就没有做过一点“贡献”。尽管我对经济学感兴趣,特别是行为经济学,但是我不会违背自己的理性去做常人做的贪婪的事情。 因为我相信,“真理”向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否则,心理学中为什么叫所谓的广大群众为“乌合之众”呢。

    谈及金融危机,或是中国股市,蒸发的钱到哪里去了,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定性,这次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不是过度消费,而是金融衍生工具。

    狭义上的钱是黄金储备和流通的货币,流通的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可交换性,是因为大家都认可它,它具有信用。津巴布韦的货币因为过度膨胀,大家不认可,所以失去了价值可交换,大家都用物物交换或是使用外汇,因为它稳定,不贬值。

    于是乎,我们把一切具有信用的东西都当做钱或钱的等价物来使用,我们称之为广义货币。股票,期货….等等,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市面的货币总量爆增。尽管股票、期货、贷款等不能作为钱直接买东西,但是我们通过股市或是银行可以将其进行转化为狭义货币,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谁从中发了财?当然是发行广义货币并将其迅速转化为狭义货币的人,在中国叫做庄家。

    发行的股票多了,股价涨高了,大家趁势而入,到了一定的时候,这时有个傻小孩跳出来了,说“现在的股票根本不值这个钱”,于是大家的心理防线崩溃了,单位股票的价值就跌倒了津巴布韦元的水准,于是大家这才发现身上的钱包没钱了,钱全归庄家了。原来,信用(心)这个东西海这么“值钱”。这时候,大人物这时只能跳出来,用信心喊话,要求大家恢复信心,也就是恢复广义货币的原有价值。

    现在你该了解金融衍生工具是干什么的了吧,就是专门制造广义货币的机器。老美的证交所干的就是生产全世界通用广义货币的行当,最富的庄家都在那里。

    接下来还有一个罪魁祸首,也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一份子,这就是“乘数效应”

    经济学上有乘数效应,这个效应说明了,通过一块钱的消费可以带来超过一块钱的消费。说白了,比如房地产,你买房了,肯定要买家具,这是多出来的消费。接下来还有呢,盖个大商场,又拉着你去消费,接着你又要买车,修车,买汽油,你的房子水电煤都需要消费等等,所以知道为什么全世界的政府都要扶持房地产了吧。税收是一个因素,关键是它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能够拉动内需消费,也是最为人们所认为最具有信用(保值)的一个投资。

    银行呢,根据乘数效应开发了贷款,叫做“准备金(储备金)”,它在只有15元或是20元的货币储备时,就能给你贷款100元。你也许会想,它从哪里拿100元的货币给你?着你就错了,因为所有人都不会一下子从银行提100元出来,这叫资金周转。你的贷款就通过乘数效应这个金融工具给“虚拟”出来了,银行的存款和贷款间于是就可能是1516甚至更高。当大家都不相信银行时,蜂拥去挤兑,银行于是就垮了。这同样适合于做贷款担保的保险公司,于是老美的几家银行和保险公司就这样倒了。

    最后讲讲货币流量,货币流量有个公式:mvpq,这4个字母分别代表:

    M货币需求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商品价格

    Q商品量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而现在银行之间不再互相借钱了,流通速度马上就慢下了。即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仍然不足以防止商品价格或者GDP的急剧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政府注资也不能马上起效的原因表达。所以说,蒸发的钱到哪里去了?一、庄家的口袋里;二、被我们的信心(用)给消耗掉了。谁是罪魁祸首:金融衍生工具。

     

    本博客除特别注明的文章外,均为博主本人所作,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 乱弹行为经济学:(一)何谓行为经济学

    2007-12-25 10:46:29

       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目的是为了预测大多数人(中国叫人民)或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做出的基于价值判断的经济行为(由张华定义,非盗版哦)。
    为什么要搞出这个很玄的东西来呢?这是因为现实当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用现代主流的经济学去解释的,比如彩票和赌博。
       传统的经济学假设大家都是“理性”的,如果现实真如此的话,这个世界至少应该没有收藏家、球迷,粉丝,吸毒者等等(递减效应的存在),可是现实并非如此。
    行为经济学假设大多数人是“有限理性”的,当然精神病员的病人和医生除外。不过至少站在我这个角度上,考虑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认知差异,我宁肯假设大多数中国人是“愚昧”的,因为大多数国人的经济行为极其容易受到外因的诱惑而不是出于自身的内因的驱动。为此,我不太相信中国人的行为经济和国外有着相似的类比性,至少它们之间应该是大差异的类比性。
       下面谈行为经济学的参照系问题。联想曼昆经济学税收的横向平等,让我想到公司在管理、薪酬方面的平等,每个公司的不和谐因素在于水平差别不大,工作差异不大的人拿着差异较大的工资,特别是当这几个人出于相同的教育背景情况。所以管理学中说员工更看重对比差异而不是绝对基数,这是所谓的“劣根性”所在。所以,我对一些国人恶毒的评价还是有根有据的。吹嘘自己聪明的人定是傻瓜,其实也就是这些人自卑心理的体现。
       参照依赖就是大家按某个参照点来衡量自己的“损失”或“获得”,而不考虑其绝对量。上面说得很清楚,我不再说继续说了。
       损失厌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预定得到的东西后来被取消比事先知道取消在感觉上更痛苦。学到这一点使我对上次某小姐不能一同外出深感愧疚,当时我应该站出来强烈反对外界的扰动,看来只能下次努力补救了。
       敏感度递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的东西不会对它有偏好的,虽然有时是违心的,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无奈”,“无奈”另外一种诠释叫做“放弃”。这时候再谈主观能动性就变成了马后炮(马后炮的意思就是说在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先生死后放鞭炮)。
       接下来谈锚定心理,“IT人生女孩”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这是一种偏见,要不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标语早改为“做IT人士好”。锚定心理指的是不同的参照物使行为者对价值判断出现差异化的表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是“疑邻盗斧”就是这种心理的极佳诠释。
       最后框架效应,我叫它“心理暗示”,实际上就是“朝三暮四”的经济学术语抽象。由于大多数人基于“正义”的价值观,“50%可能生还”比“50%可能死亡”要更有积极的意义。除非你心理阴暗才不会这样想。这就是框架效应,同样的选择采用不同的选择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人们的行为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我们的参照点变了的缘故。所以呀,跟人攀比不如跟自己比。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参照点。

       说了这么多,口干了,休息一下,下次继续茶话。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