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上)

发表于:2023-8-28 09:47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知乎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需求管理、为什么管理需求非常重要、需求管理流程,以及在生产复杂、被严格监管产品时如何进行需求管理。
  一、什么是需求?
  需求是对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约束条件下、可接受的风险内执行某些功能或拥有某些质量的共同期望。需求传达了利益相关者对于解决特定问题或抓住机遇所需要和期望的产品或系统的需求。
  二、什么是要求?
  要求是将一个或多个需求或父需求正式转化为产品或系统的商业承诺,它是在规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可接受的风险执行某些功能或拥有某些特性。
  此外, 需求和要求分为不同类型,包括不同的业务重点、用户重点和技术重点。
  业务需求和要求,也称为利益相关者需求,是从业务流程中衍生出来,或者说是从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用户以及项目中其他相关方)收集来的。利益相关者需求是利益相关者定义的产品需求,代表他们需要产品解决什么问题或抓住什么机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描述可以不使用规范化语言,不使用“应该”等词汇,而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描述则要使用“应该”这样的词汇,为了确保其具有约束力,用以最终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鉴于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通常会出现多组利益相关者需求和要求,项目团队负责收集这些需求和要求,并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不一致等问题。其结果是产出一组需求集合,从中转换为产品要求。最终的产品要求描述了产品必须执行哪些功能或具有哪些性能才能满足要求。产品要求有时也被称为系统要求、软件要求或技术要求。
  三、什么是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对正在开发的特定产品或系统的需求和要求进行收集、分析、验证和确认的过程。成功的需求管理可确保交付的成果符合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虽然可以使用文档来管理需求,但在复杂的系统或产品、高度监管的行业中,最好使用可信度高的需求管理工具来管理复杂的系统或产品,以降低风险。
  四、为什么需求管理很重要?
  需求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使每个人都能清晰地理解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并有信心地交付一个经过验证以满足需求和确认满足需求的产品。
  需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阶段、流程或步骤,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通常,产品管理部门,尤其是产品经理,负责需求管理流程,他们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合作,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业务团队、客户、用户、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监管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
  此外,一个产品可能需要满足 100 个甚至几千个需求,这个数字取决于产品的复杂性和监管要求。成功的关键在于让每个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共同协作。因此,需求管理在商业上的价值巨大,因为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做好需求管理的好处包括:
  · 需求管理有助于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需求和期望的理解,以及产品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理解。
  · 通过需求管理,可以明确产品的范围、预算和时间表。
  · 需求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昂贵、耗时的返工。
  · 通过需求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 需求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
  · 通过需求管理,可以提高在预算和时间表内,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的可能性。
  当构建复杂或高度管制的产品时,需求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开发团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预算,犯错的代价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声誉都十分巨大。受监管行业的开发人员,或开发具有复杂需求和要求的产品的开发人员,通常会依赖需求管理工具(如 PingCode)来保证项目有序进行。
  需求管理 vs. 项目管理
  虽然需求管理和项目管理是看上去是同义词,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简而言之,项目管理是在有限资源、预算和时间内构建产品的过程。需求管理则是确保产品是正确的产品,并且构建得正确。
  产品开发过程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满足利益相关者、客户和市场需求的成功产品。产品开发的需求管理部分包括管理需求和要求,以便产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因此,需求和要求,连同预算和进度共同确定了项目的范围。 
  然而,项目管理的领域包括提供预算、人员和开发产品所需的资源等任务。
  五、需求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那么,如何管理需求呢?最成功的团队通常会按照定义好的需求管理流程开展工作。定义需求管理流程非常重要,因为需求在整个项目中会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发生时,可重复的流程就显得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避免错误。
  需求管理过程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阶段——规划、开发、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每个阶段都很关键。变更管理虽然本身不是一个阶段,但几乎影响需求管理过程的每个阶段。
  1.规划阶段
  在产品开发中有着不同的开发方法(如瀑布、敏捷),不同的方法下需求管理的过程也会有差别。瀑布开发通常采用线性的方式,只有在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开展另一个阶段的工作,最终一次性交付具备所需特性和功能的完整产品。而敏捷开发方法,包括Scrum,本质上是迭代的。团队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处理不同的需求集,分阶段的交付产品,并在每个阶段通过增加所需特性和功能来增加产品的价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团队都需要制定一个文档化的需求管理计划(RMP)。RMP中应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职责,确定哪些要求和需求工件需要被定义,如何完成和管理可追溯性,如何处理要求和需求基线,如何管理与外部系统和用户的交互(接口),如何管理变更,以及如何验证和确认产品。
  一个成功的需求管理计划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可见且得到他们的认可,因为它设定了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所得利益相关者的路线图和期望。
  要求和需求工件
  需求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作用是定义在需求管理过程中将创建的需求和需求工件。
  这些工件包括与需求和要求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图表、模型、要求集合、产品需求集、用例、设计文档、测试计划和程序等。这些需求工件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被用于:
  · 描述正在开发的产品
  · 确定开发产品所需的操作
  · 记录在开发期间执行的操作
  · 定义进行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所需的测试
  · 协助利益相关者审查、沟通和参与
  虽然一些企业以文档形式(如软件需求规范)来传达这些信息,但越来越多的趋势是在需求管理软件中来管理要求和需求工件。这是因为使用文档的方法记录数据,在应对复杂的敏捷项目时,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都将大大受限。
  这对于必须证明合规性的高度监管行业尤其如此。
  由于缺乏持续一致的更新、人为错误、数据不完整、版本控制以及需要建立和维护可追溯性等问题,我们无法依赖文档来确定需求或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在高度监管行业中的敏捷产品团队在开发复杂产品时,使用需求管理软件应用程序来简化需求分析阶段的需求定义和管理,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成效。现代需求管理解决方案,如 PingCode,能够自动定义需求、建立可追溯性、管理和验证复杂的产品需求,从而简化了需求分析,并简化了整个需求定义和管理流程。
  要求和需求特性
  为了追踪既定项目中的需求,应为每个需求制作特定的属性列表。需求属性可确保需求在所有需求工件中被特别标识。这些属性也有助于管理要求和需求集,比定义报告和仪表板,以提供准确及时的项目状态信息。我们的最佳实践中,需求和要求通常都包含以下需求属性:
  · 唯一标识符
  · 理由
  · 负责人
  · 类型
  · 定义状态
  · 优先事项
  · 风险
  · 合规性
  · 版本号
  · 更改历史
  · 追踪数据
  · 测试状态(针对要求)
  · 确认状态(针对需求)
  要求和需求基准线
  需求和需要基线是一组已经被商定、审查并得到批准的需求和要求集合,标识了产品中包含的计划功能和特性。设定基线的目的是为利益相关者相应的信息,以帮助其使用变更请求对所计划交付的功能和特性做出决策和更改。
  RMP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lan)定义了基线策略,包括创建的时间和频率、需求和要求的优先级排序(决定应包括哪些需求)、发布、变更管理、需求验证和需求确认。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和需求验证用来解决要求和需求陈述的质量,和可追踪性的存在和正确性。
  通过验证客户需求,可确认整合的需求集是否清晰地传达了利益相关者对于产品的期望。需求确认则为利益相关者确认单个需求和整个需求集是否清晰地传达了它们所转化的要求。需求的质量取决于所转换的要求的质量。
  建立需求基线的重要性在于:
  · 确定并达成共识的项目范围——这对于控制范围的蔓延至关重要。
  · 启动正式的变更控制过程
  · 确定适当的人员资源和预算配备水平
  · 做出可实现的进度承诺
  需求基线通常存储在软件需求规范 (SRS) 文档中。然然而,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需要各种软件、硬件和接口需求规格来封装基线的组件。在初次开发期间维护这些可能很麻烦,在变更管理期间可能会变得无法实现。
  或者,你可以寻找一个需求管理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使基线可被定义为已存储在数据库中的需求子集,从优先级排序到利益相关者签署,整个流程都可被简化。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