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评审之前,需求挖掘和需求管理怎么做?(2)

发表于:2022-4-15 10:0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吴欣    来源:稀土掘金

  2.9 通过搜索引擎挖掘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在无从下手的情况下都会通过搜索引擎去搜索一些关键词,从而获得一些灵感。确实,搜索引擎也是一种挖掘需求的方法。搜索引擎中有比较多的推广信息以及垃圾无用的信息,因此,在通过搜索引擎挖掘需求的时候注意避开这些无用的信息。我们可以分别通过泛搜索和稍微精准的搜索来进行查找,可以用多个关键词进行搭配搜索,也可以给关键词加上双引号进行搜索,这样会更加精准。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百度自带的“搜索工具”进行更加精准的搜索。
  除了用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去搜索之外,百度指数也是一种挖掘需求的不错的方法。百度指数中,通过搜索关键词,可以看到到关键词的趋势研究、需求图谱、舆情洞察、人群画像,这些内容对我们进行需求挖掘非常有意义。这里简单说一些百度指数中的需求图谱。需求图谱是通过用户在搜索该词的前后的搜索行为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相关检索词需求。我这里用“产品经理”的关键词来进行搜索,这里看到的是,与产品经理相关的需求有:产品经理学习与培训(包括产品经理书籍、产品经理课程/培训、产品经理学习网站)、产品经理基本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产品助理、产品专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招聘。其中,产品经理学习与培训方面的需求是最大的,产品经理招聘的上升趋势是最大的。当然,仅仅凭借这样的一些数据并不能作为最终的需求,需求还需要更多的挖掘、调研、统计、分析综合得到。
  2.10 通过社交平台挖掘需求
  社交平台也是挖掘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例如,知乎、微博、百度知道、百度贴吧,这些平台都能够成为我们挖掘需求的一个渠道,另外,有些行业也有该行业的垂直社交平台的。社交平台是一个聚集了百家之言的一个地方,各种潜在用户都在社交平台中发表想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因此,这里面有些问题正是我们想要挖掘的一些需求。
  在社交平台中挖掘需求,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应的内容;也可以自己发起提问或者讨论,从而引导其平台内的用户进行回答和讨论;还可以通过已知的需求或者搜索的关键词,挖掘更多的长尾需求。
  上面使用百度指数了解到产品经理对学习和培训的需求量最大,在这里,我再次以“产品经理”为例,在知乎上搜索产品经理的关键词,进一步细分“产品经理”的学习和培训需求。产品经理需要哪些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在知乎上搜索的结果中有:
  产品经理如何入门,没人带的情况下如何学习?——产品经理入门学习和培训,产品经理自学(书籍/在线教学视频)。
  产品经理如何进行竞品分析——产品经理竞品分析学习和培训。
  产品经理一般是怎么收集产品不好用之处的?——产品经理用户反馈收集方面的学习需求。
  以上仅仅作为例子来说明,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还需要更加认真地进行更深一层的挖掘和扩展。
  2.11 通过场景分析挖掘需求
  产品经理经常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同样的,产品经理也能通过一些场景模拟去挖掘需求。我这里所说到的场景分析也叫用户模拟,主要是通过模拟场景以及用户,从而发现一些需求。常见的方式有:基于文本的场景模型和故事版。
  下面以一款约一起运动的APP为例,简单说明一下。
  业务事件:组织一起打羽毛球
  场景:喜欢打羽毛球的朋友太少了
  背景:小李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去打
  情节1:
  动作:小李打电话邀朋友小张一起去打
  结果:小张说太远了,不愿意过去
  情节2:
  动作:小李又给朋友小敏打电话
  动作:小敏问了一下她的闺蜜小菲
  结果:小菲已经约了人,所以不去了
  结果:最熟悉的闺蜜不去,小敏也不想去了
  需求:
  1、解决共同朋友少的问题——匹配相同兴趣的朋友
  2、解决距离不一致的问题——定位附近的朋友
  3、解决一个人不想参加的问题——邀请熟悉的朋友一起报名参加

  这个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模拟方式来开展,例如,用文字按照场景,模拟一段故事,然后对这个故事进行分析,了解这个故事场景中所需要用到的需求。
  2.12 通过现场观摩沟通挖掘需求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些需求,我们无法通过场景模拟、搜索引擎、社交平台等方法来挖掘需求,我们不妨走到现场去看看,通过现场的观摩和在真实的场景中面对面的沟通,从而了解最真实的需求。
  2.13 培养自己的产品嗅觉
  有人问乔布斯:“如何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大众需求,才能让产品如此成功?”乔布斯的回答是:“不用做调查,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而苹果会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潮流!”乔布斯从来不和用户交谈就能够知道用户需求?这看起来有点神话,或者说乔布斯是神一般的产品经理。
  在此,我想说的是,乔布斯的这些传奇是有前提的。在做iPhone之前,他就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和积累了,他对用户的了解、对市场以及产品的嗅觉非常的敏锐。一些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产品经理很快就能够定位出相应的需求。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需要不断地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培养自己的产品嗅觉。从而让自己在多年后也能够快速定位出产品的需求,轻轻松松就能做出一款成功的产品。培养自己的产品嗅觉,可以参考以下下面几方面内容:
  1. 多总结。写工作笔记/博客/产品白皮书。
  2. 多看书。博览群书,阅读产品相关书籍、互联网相关书籍、商业?书籍、心理书籍、盈利模式相关书籍。
  3. 多观察互联网动态。了解互联网发展动向。
  4. 多体验各种产品。把自己当成一个测试机,了解各种产品,并分?别从用户角度和产品经理角度去思考该产品。
  5. 多逛逛各种社交平台。时刻获取各种产品灵感,最好能够记录下来。
  6. 多与圈内人交流。包括微信群、QQ群、线下活动等。
  三、如何进行需求管理
  在通过上面的方法收集到相应的需求之后,产品经理还需要懂得如何对需求进行管理。收集到需求的时候,注意建立需求池对需求进行记录和整理。
  1、建立需求池
  2、需求加减法
  经过一番努力,收集了一大堆需求,如何处理?产品的需求可以说是无上限的,大量的堆积需求,会使得产品非常臃肿,而且毫无特色,而需求的过多,还会导致工期过长,拖慢了产品推出市场的进度,对产品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产品经理需要了解产品的加减法。
  在什么时候需要加?什么时候减?在需求收集阶段,我们一直在做需求的加法,不断地增加需求的量,增加所有能够得到的需求。在进行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的时候,我们则需要不断地对需求做减法,确认了需求之后,需要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减掉的需求并不代表这以后都不会使用,所以记得先保留着不删。
  3、如何判断产品的优先级
  在判断产品的优先级时,一般通过KANO模型进行判断。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用户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基本需求是必须具备的,即使不说也应该做到,这部分需求一般是产品初期需要做的功能。期望型需求是用户期望的,用户能够较清晰地知道的。而兴奋型需求是超出用户预期的,用户不知道有这方面的需求,如果提供,用户满意度会更高。
  KANO模型后面还有了其他方面的一些延伸:
  ·魅力需求: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 期望需求: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 必备需求: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 无差异需求: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 反向需求: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四、如何进行需求评审
  并不是得到需求之后就可以由产品经理直接拍脑袋开始做产品了,我们在做收集完需求之后,在真正开始做产品之前,会有一个需求评审会议。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最终确定,避免做过多无用需求、减少需求变更的风险、保证需求质量、避免后期过多矛盾,需求评审时降低需求风险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会砍掉一些需求,也可能增加一些需求。
  在做需求评审之前,需要准备好需求文档以及之前整理好的需求列表等文档,还有低保真原型。邀请相关的人员参与评审,参加需求评审会议的可以有产品经理、老板/领导、运营以及市场相关人员、开发经理、测试经理或者专家等,参加的人员示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是与产品或者需求相关的人以及一些有经验、懂需求的人。为了保证需求评审能够顺利进行,最好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这时候,原来做的一些需求分析也会在评审会上用到。产品经理要能够讲清楚需求的来源,为什么用这个需求,加入这个需求有什么意义,这个需求需要哪些配合,同类竞品是否有该需求……整个需求评审的过程,考验了产品经理对需求的熟悉程度以及对需求的判断能力。同时,参与评审的人也将会对你提出的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否同意该需求,并且会提出同意或者不同意该需求的理由。需求评审是多人围绕已经收集到的需求进行评审的过程,聚集大家的智慧,能够避免一个人闭门造车的局限。
  在评审会议上,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事先准备的低保真原型(或者原型草图)来讲解,辅助说明,让大家更加理解这个需求以及需求以后会是怎样的样子,这样也能够让自己在讲解需求的时候更加有依有据,避免错过一些有用的需求。
  需求作为一个产品的起点,对产品的构建以及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如何挖掘需求,如果进行需求分析,以及如何将需求转化成产品,是产品经理必须重视并且不断学习的必备技能。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各位成长中的产品经理。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