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软件测试sky下度过十数载生涯。几多风雨波折,几多辛酸甘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若干手机测试,web测试,金融测试经验,若干测试管理经验,现在依然带着若干迷茫然信念坚定的踽踽独行于金融软件测试的茫茫大海之中,希望在测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同路人。

从电子产品的国货PK不过外国货看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5-09 09:38:16 / 个人分类:测试感悟

K m-I]7i@K%L-V0其实也不是局限于电子产品,只不过电子产品这个问题突出一些。

E ]t W4^I0

o5m8J*GU0现在很流行的趋势,电子产品一般只要你买得起的,大家一般都不会选择去买国货。尽管广告天天在打,可是很多消费者并不认可。原因何在?产品的质量有问题,产品的售后也不好。这说明了什么,生产开发这些产品的人有问题,质检的人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这个厂家失去了市场和受众的信赖。

s$v9T&C%u!iz051Testing软件测试网6Ni!w~-Hk @n,^V0z

还是拿手机来说,同样的价位,国产的手机肯定销量远远小于nokia,为什么,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nokia的质量,却无法给国产手机以同等的信赖。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3~r$s:m&? L$g0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v ~5u~"L.t

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是信誉,是产品的质量。所以你如果去过车间,都会看到很大的一个条幅,上面写着“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本”。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在实际上,中国人的中庸哲学和理论却无法,至少在很多时候,没有保证真的把这句话落到实处。为什么?成本。一文钱瘪倒英雄汉,更何况你为了某个产品需要花大价钱开请高手?51Testing软件测试网0{1Y:IR6^1T9s~"Y/^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_3njR"C

我没做过nokia手机的测试,我曾经做过3年左右的日系手机的软件测试。他们的手机品质不错。我们使用的对比机就是nokia的手机。企业的目标就是同样的问题,nokia不出现的,我们的手机出现了,就是问题。当然如果nokia也出现了,值得提交的问题也要提交。

fv:U7F4mc4^0

2m(B.[c3Vdt0我很感恩那段日子,虽然每天都处在“辐射”的阴影里,我在那段日子里学了很多。学到至少日本企业的那种严格的管理和缜密的思维以及规范化的流程。

%I+a'oj-r Bh051Testing软件测试网gOX J.^;\n

这在后面的参加的国内,国际项目中是没有遇到过的。“一叶知秋”,做习惯国内项目的人很少有人能去做日本项目,原因是觉得他们“跟变态似的没事找事”。但是我要说的是,没有严谨或者说过于严苛的工作习惯,出来的东西到底自己有多少把握?安全性如何?易用性如何?性能如何?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JjIS b P!U `u){+l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M+@;d.l/@ z~+~*f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日企做手机测试提交的bug分为五个等级。每一个bug的提交都要自己的初步分析,精简操作步骤,横向纵向对比(不同的硬件操作确认排除硬件问题,不同版本的软件操作确认出现问题的那个版本,不同类型但是有一定关联的相关程序或者格式文件的操作缩小范围),log文件的提交等一系列的过程。当然还需要找到依据,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根据,发行bug也不例外。没有根据的只限于手机死机,重启这样的问题。然后才能够进行提交。提交之后的处理也是慎之又慎。会有专人来进行这些问题的后续retest把关,并且把处理的结果及时与测试部负责人进行沟通,便于测试人员进行及时的retest。程序员和测试员只有确认的义务,没有处置的权利。一旦发行错了bug或者本来没有修复的给确认成了TestOK,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M'@*j"u6oz-oA0I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hR%[{ f/A!A`i f

在项目进行结尾的时候,对所有的问题和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一一排查。

%R8AW-GF ]H+r+T051Testing软件测试网i"T8gR;f

严谨而有序的工作流程造就了高质量的产品。付出和获得始终是成正比的。

6Dg4c e}/q051Testing软件测试网t5@*_~y }2}

国内项目倒是鲜少遇见这样的事,导致我一开始去做的时候还不习惯。总有人抱怨我,你发一个bug整那么多对比信息干嘛?倒是让我哑口无言。很多事情没有根据。我们在测试的时候,开发人员在随时的进行更改,经常发生我们测试过的东西一转眼就被改掉了不得不重新测试的问题。51Testing软件测试网drkQ2Z

^3Zxo \0做国内项目很苦。因为很多的开发人员很随意。他们对自己很看重,觉得自己是太阳,测试人员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为了赶进度,只能随时改,而你测试的,也就只能随着他们的步骤去做。测试人员提交了bug,他们给你面子才会很快的处理,处理完了基本上也不会告诉你。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恍然大悟。我终于明白了国内的产品为什么PK不过外国的。或许说这话有人会有意见。所以我声明,我希望我只是看到了最灰暗的一角。其他的都是好的:)51Testing软件测试网uRgRl'\cT

#o'v$_y&s2}p6s$o&d0同事说,国内项目很多都是这样的。然后我发现,浸泡在这样环境中的他们,做事情也是很随意。或许这就是近墨者黑的另一种体现。51Testing软件测试网m Nv#n#MN&~e

%O@Y$Y)~ n\0一个很好的思维,一个很好的习惯造就一套很好的流程,一个很好的可控的严谨的流程可以缔造一个高质量产品的生命。

H-q)}nw:h0

)o}]'\1q"tJr0为了我们的国货,国内的软件开发流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是优势。而我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想想,如何和国外那些同行们在质量上PK,取得一席之地?51Testing软件测试网v/z;zr$R)T)ZbZ%K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6K Vj1g#]

我只想说,做开发的,全局来考虑一下,做测试的,把好自己的门,有责任心的去面对你测试出来的东西,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因为,你是最后一道关。。

'?k)z6c&M051Testing软件测试网7\9z#c:?%y#d0P

***不过说实话,做对日项目,严苛的管理制度是一种很沉重的折磨,虽然受益良多,但是不想再去做。hoho。。51Testing软件测试网*ixm ]\,Ao

5Y~(@Ga*r1f us7W0编外: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G_p^4Bmr

o k2F,O ?$q+U0不是说买国货就是爱国,不买国货就是不爱国,虽然总有人在争论这个东西。也不是说爱国非要说国货的好,关起门来,我们要想的是如何从心理真正的认同,甚至是世界认同我们的质量。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诚然,世界都充满了“Made in China”,也并不能说明,中国的质量如何好,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太多人来中国投资办厂。如今,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渐渐失去了,中国的未来靠什么取胜?质量!只有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做到全世界使用中国的东西是因为质量好而不仅仅是便宜。51Testing软件测试网P@spL5_4q


TAG: 测试感悟

引用 删除 dannycheng   /   2008-05-22 17:33:07
楼主说的很精辟, 我以前的公司产品开发和测试就非常规法,现在到了另外一个企业, 开发和测试很随意,感觉很不适应
侧视浮生 引用 删除 photon   /   2008-05-13 23:23:44
说得太好了。
Testing life of tengmy 引用 删除 tengmy   /   2008-05-09 16:40:02
是的。但是没有人不承认联想的笔记本没有IBM的好。为什么?材质的选择,软件的设计。。一系列的缜密的流程是国内很多的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其实不是中国的科技不行,而是没有这种习惯。“泱泱大国”的心态害了一代又一代,认为只要13亿人口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只买国货,中国就完全可以靠内需活几百年。殊不知,越是这样想,就越不会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他们对待质量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质量。
爱简单爱 引用 删除 紫冰   /   2008-05-09 14:12:14
*赞同,测试是最后一关,不能心虚,有问题就是问题,提出来是对软件负责,也是对开发所写程序的认真对待态度,更是对自己负责。
**好的规范,真不是一两天能形成的,做的过程中说实话,麻烦又累,不过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超过风的测试空间 引用 删除 超过风   /   2008-05-09 14:06:01
呵呵,我是个例外,我专买国货的。联想的笔记本,手机,还用了个中兴的手机。别人都说国产手机很拉记的,我手机都用了2年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最近才有个别按键不灵敏了(发短信太多了)。
还有,我来公司不到2个月,公司刚好50人,不是软件公司,还有硬件部。我很庆幸,没有遇到你所说的那么可恶的开发人员,我们的开发的都很好讲话的,关系也都还可以。50个人的公司不是纯软件的也能这样,还不错了吧。哈哈。我们做网络设备的,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存储。。。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tengmy

tengmy

叶子,生长于长白山脚下,暂居于大海之巅。喜欢舞文弄墨,喜欢拥有自己味道的人生。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8420
  • 日志数: 139
  • 图片数: 1
  • 建立时间: 2008-04-22
  • 更新时间: 2022-11-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