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对国内开发人员的几问

    2012-12-11 10:54:32

    今天看了一篇BLOG,深感于某些DEV的意识有非常大的问题,做了如下的回复:
    1. 某些公司QA文档需要DEV审核,不负责发布、打包流程和实际场景的部署,写个CASE写出.“Expected Result:Make sure every thing is fine” ,这些是缘于公司的不重视,DEV的过于自信,或只是QA Manager的极其不专业
    2. 我本身是一个软件DEV出身的QA,做过SDET,经历过国内三家大公司和一家跨国企业,现在也是Dricter兼做游戏制作人,我对DEV对自己代码错误的态度一清二楚。喜欢开发新东西新功能,对旧代码的问题不屑一顾,自以为是的同时又能力有限是国内DEV的通病,在这点上台湾或者欧美的DEV的确要好很多
    3. DEV懂的只有调试,国内没有几个DEV会自己写白盒Test Case的。更不要说有效覆盖和需求跟踪了。
    4. 把所有QA全部变成DEV,又有几个人愿意只去测试别人的东西而不开发新功能?交叉测试别人的东西,又能做到什么效果?DEV部门的代码评审和规范国内有几家公司能踏踏实实去做的又做好的?
    5. 如果DEV做测试,怎么保证分支版本,怎么做配置管理和版本资源回溯,代码Test Case应该做成什么样子,外观表现跟需求的差异应该怎么控制,性能指标应该怎么验证,请问有几个DEV知道呢?请注意,我可不只是说代码,包括配置文档,美术资源,音效资源在内的所有部分。就我所知,很多DEV连核心代码怎么做SVN分库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分支合并了。
    6. 我很感兴趣开发团队是怎么能够被QA搞得一团乱的,既然如你所说所有东西都是DEV在负责,那么项目进度也应该是,既然开发可以内部测试,那么为什么当时又没有做好自己发布,这与QA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所经历的所有公司,QA是加班最多的,特别是在版本发布的时候,如果没有QA,DEV不可能下班一个多小时就能回家,一早晨来就知道自己有什么东西没有做好,应该怎么改。
    7. ”这个bug再不fix“,如果有BUG不fix,要么是技术问题,要么是人懒的问题,技术问题总能解决,解决不了的小问题早应该关掉了,人懒问题就没办法搞了,就一辈子懒下去吧
    8. ”无论怎么样,你总是要上生产线做真正测试的。“ 你和你的公司敢这样做么?呵,我只能说你们公司的产品用户基数和净利润真是大到了能够浪费的地步
  • 进入敏捷开发之前你想好了么?

    2012-12-10 09:40:32

    好吧,我已经准备好被喷了,但这些也是我很多年前就想说的,请静下心来看。
     
    首先,我需要说明的是,敏捷开发这件事情,的确有利于在软件研发期加快开发速度和团队溶合,增进团队的互相了解。
     
    但是很多人在不了解这件事情的好处和坏处就开始实施了,然后发现团队适应不了,原本完整有效的开发流程变得混乱,质量无法有效率地进行监控,维护困难,有些项目到中后期完全与项目定义偏离只有砍倒重来。
     
    我简单以我的角度来理解这种方法,也希望各位理性思考一下,欢迎提出不同看法
     
    1.团队能力
    敏捷这件事情,首先要求你的团队几乎是全能的,必须在需要的时候每个人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份外的事情。
    但这种要求在现代中大型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代大型软件开发,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每个模块的代码量和复杂度都远不是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里熟悉得了的,人力资源的调派必然受到挑战。何况敏捷这种方法,需要每一个开发者都是需求分析,架构,编码,甚至测试。更何况,刚入职的学生怎么办?
     
    2.无障碍沟通
    有很多公司很看好敏捷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沟通过程。但是,在国内企业每天的站立会议里几乎每天都被走走过场安排一下工作,需求评审流于表面,因为面子问题不好当面质疑,自尊问题造成的争吵,固执己见的开发所充满。
    说实话,在国内团队现有的技术状态和大多数开发都极其自信的情况下,沟通的效率和时间花费会很不理想。 何况,开发者大多就不善于与人沟通,更不要说与客户沟通了。
     
    3.轻文档模式
    轻文档,意味着需求不明,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发挥,意味着难于维护甚至无法维护,意味着分支版本的管理没办法做,意味着最终结果可能远远偏离大家刚开始的预想。
    在现有国内企业甚至很多跨国公司在迭代开发模式下都无法确保按天、按周进行开发质量,需求进行管理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公司能够在这种轻文档模式下有效控制风险。
     
    4.工期
    需求随时变更,工期和里程碑安排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无法确定每个里程碑要做哪些主要的事情,无法确定这些事情最终会花掉的时间,没有需求评审,没有项目定义,没有定位评估,没有流程,没有绩效考核,最终只能导致混乱。
     
    5.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并不是想否定现在大多数开发人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是做项目管理的大家都知道,大多数公司如果没有工作安排或者自由度比较大靠员工主动去控制,结果就只能不断延期,我甚至见过有公司因为这些混乱一个项目延期了两年的。敏捷的要点在于,每个开发者都积极地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把项目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主动参与需求的发现、评价、构建、监控等等流程。试问,有几家公司团队中80%以上的开发者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一群员工,PM,PD,VC,QA睡着都会笑醒了。
     
    6.质量监控
    文档化的意义在于需求明确,有据可查,偏离控制和责任追踪。这些在敏捷的条件下,没有办法完成。在迭代模式下,当文档需求不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需求评审,需求分析,架构分析,测试分析,用例等等文档的维护来修正并确认不同的需求变更。敏捷又怎么做呢?探索测试?不要搞笑了,不就是Monkey Test么,没有需求验证叫什么QA、QC,只要会操作可以做了,又要QA、QC、内审员等等员工来做什么。质量控制最重要的要点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最有效的保证质量,需求、流程、产品模块无据可查,拿什么做用例覆盖。
     
    以上,见解很浅,欢迎讨论。
     
     
  • 你是如何看待游戏测试的

    2008-11-06 20:59:06

    一道拿来面试的题目,最近被新人拿来考,呵呵.
    好容易晚上有点空,简单写写

    网络游戏这个圈子,如大多数人所说的一样,异常浮躁不安份.真正能够安下心来做成一件事情的人的确不多.不过这行的发展前景,至少在这个冬天的IT业,是非常不错的:)

    然而游戏测试,相对于程序,策划,美术,作为游戏行业的质量的一个关键点,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认可.

    其实这么多年干过来,感觉最大的就是游戏行业的质量体系非常的不规范.相较于软件行业的工程应用来说,游戏行业的测试还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需求管理\跟踪,测试计划\分析\用例的设计,直至执行及缺陷跟踪阶段的方法来说,游戏测试人员总体水平距离软件行业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很多人总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来说明游戏测试的不同,总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来回避这些问题.其实就我这几年的感觉来说区别只在于游戏测试对感受性上的问题相对于软件要有更多的关注度.比如说可玩性,数据平衡等,但实际这些分工内容很多都应该是由GD部门解决的.现在却有很多网游公司的测试部门负责在线活动甚至实际系统的执行和设计工作.这本来就与测试是矛盾的.作为一个质量管理部门,如果自己去做设计,那么验证的依据怎么定呢?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对于数值增长曲线等的验证属于我们的职责范围内.但这些标准都应该由设计部门去定义,作为一个质量保证管理部门去定义这些东西是不合适的.

    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这些点又有几个公司能做到60分呢?又有多少网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真正完全熟悉大部分的用例设计方法甚至写过正式的用例呢?

    网游行业的测试部门,的确存在公司的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但如果自身不能表现出自己所应起的基础价值,又怎么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关注呢?

    网吧出来的玩游戏的玩家与游戏设计人员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游戏的态度.做事方法和思考方式都完全不同,一种是稚嫩的模糊想法,一种是成熟的工程性的细致的解决方案.

    Over...

  • 带新人的一点感悟

    2008-10-27 22:31:47

    四个多月的生活,用自己极为有限的东西去指导新员工进入工作状态,很累.本来脾气就足够好,这半年越来越没脾气了,不好不好,呵呵...
    但看着他们一个个的慢慢熟悉测试的流程和方法,却感到无比欣慰.

    其实一个公司所需要的永远是对公司有所助益的人.人品再好,不能做事,对公司是没用的.就是所谓的兔子无用论.也正因为如此,我很庆幸这些新人们都是努力做事努力学习的那一类.说真的,西安的行业发展很差,待遇很低.遇上一个好的测试人员甚至游戏从业人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其实写分析,写用例是很枯燥的事情,可刚毕业不久的他们都可以天天安下心来一丝不苟地逐条推敲.从沟通方式到思考方式努力改善着自身影响着别人.

    我自己的压力,来自于他们的信任和他们对待工作的责任心.能将项目级的压力尽量为他们屏蔽掉,将沟通的阻力降到最低,让他们安心成长,就是我现在最大的期望:).

    小孩们,努力...

  • [转贴]Subversion权限详解

    2008-07-02 18:31:23

    1   背景假设
    厦门央瞬公司是一家电子元器件设备供应商,其中有个ARM部门,专门负责ARM芯片的方案设计、销售,并在北京、上海各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对于工作日志,原先采用邮件方式发给经理,但是这种方式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具备连续性,要看以前的日志必须一封一封邮件去查看,很麻烦。于是就想到利用 Subversion, 让员工在自己电脑上编辑日志,然后利用svn传送回来,既方便员工自己编写日志,又方便对日志的归档处理,而且提交日志的时候只需要执行一下 svn update 即可,比发送邮件还要简单的多。
    svn服务器相关信息
    服务器地址: 192.168.0.1
    服务器OS: MS Windows 2000 Server Edition 中文版
    代码库本地目录: D:\svn\arm
    arm部门文档的目录结构如下:
    arm                 部门名称
        ├─diary           工作日志目录
        │  ├─headquarters    总部工作日志目录
        │  ├─beijing         北京办日志目录
        │  └─shanghai        上海办日志目录
        ├─ref             公司公共文件参考目录
        └─temp            临时文件目录
    人员情况
    morson,公司总经理,其实他不必亲自看任何东西,就连部门经理们的每周总结都不一定看。但是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以及满足一下他的权力欲,还是给他开放了“阅读所有文档”的权限
    michael,arm事业部的部门经理,没事的时候喜欢弄点儿新技术,用svn来管理日志,就是他相处来的主意
    scofield,北京办人员,老员工,为人油滑难管
    lincon,上海办人员,老员工,大老实人一个
    linda,总部协调员、秘书,文笔不错,长得也不错
    rory,单片机技术员,技术支持
    访问权限需求分析

    允许总经理读取所有文件
    除部门经理外,所有其他人员,均只能看到本办事处人员工作日志
    不允许匿名访问
    ref目录只允许经理和秘书写,对其他人只读
    temp目录人人都可以写
    2   建立代码库
    在服务器 D:\svn 目录下,建立 arm 代码库,命令如下:

    D:\svn>svnadmin create arm

    在客户机 F:\temp 目录下,建立好上述目录结构

    用命令 F:\temp>svnimportarmsvn://192.168.0.1/arm 导入结构

    【注意点:关于导入时候的细微差别】

    3   编辑代码库基础配置文件
    编辑代码库 arm\conf\svnserve.conf 文件,如下:

    [general]
    password-db = passwd.conf
    anon-access = none
    auth-access = write
    authz-db = authz.conf

    4   管理用户帐号
    新建代码库 arm\conf\passwd.conf 文件,如下:

    [users]
    morson = ShowMeTheMoney
    michael = mysecretpassword
    scofield = hellolittilekiller
    lincon = asyouknows111
    rory = 8809117
    linda = IlikeWorldCup2006

    5   建立目录访问权限控制文件
    新建代码库 arm\conf\authz.conf 文件,内容如下:

    [groups]
    g_vip = morson
    g_manager = michael
    g_beijing = scofield
    g_shanghai = lincon
    g_headquarters = rory, linda
    g_docs = linda
    [arm:/]
    @g_manager = rw
    * = r
    [arm:/diary/headquarters]
    @g_manager = rw
    @g_headquarters = rw
    @g_vip = r
    * =
    [arm:/diary/beijing]
    @g_manager = rw
    @g_beijing = rw
    @g_vip = r
    * =
    [arm:/diary/shanghai]
    @g_manager = rw
    @g_shanghai = rw
    @g_vip = r
    * =
    [arm:/ref]
    @g_manager = rw
    @g_docs = rw
    * = r
    [arm:/temp]
    * = rw

    6   测试
    在服务器上,打开一个 DOS Prompt 窗口,输入如下指令:

    svn co svn://127.0.0.1/arm --no-auth-cache --username rory --password 8809117

    我们应该得到如下目录结构:

    arm
    ├─diary
    │  └─headquarters
    ├─ref
    └─temp

    然后修改ref目录下任意文件并提交,服务器将会报错“Access deni”
    深入
    本章将详细介绍前一章所涉及的两个配置文件, svnserve.conf 和 authz.conf,通过对配置逐行的描述,来阐明其中的一些细节含义。

    这里首先要注意一点,任何配置文件的有效配置行,都不允许存在前置空格,否则程序会无法识别。也就是说,如果你直接从本文的纯文本格式中拷贝了相关的配置行过去,需要手动将前置的4个空格全部删除。当然了,如果你觉得一下子要删除好多行的同样数目的前置空格是一件苦差使,那么也许 UltraEdit 的“Column Mode”编辑模式,可以给你很大帮助呢。

    1   svnserve.conf
    arm\conf\svnserve.conf 文件,是 svnserve.exe 这个服务器进程的配置文件,我们逐行解释如下。

    首先,我们告诉 svnserve.exe,用户名与密码放在 passwd.conf 文件下。当然,你可以改成任意的有效文件名,比如默认的就是 passwd:

    password-db = passwd.conf

    接下来这两行的意思,是说只允许经过验证的用户,方可访问代码库。 那么哪些是“经过验证的”用户呢?噢,当然,就是前面说那些在 passwd.conf 文件里面持有用户名密码的家伙。这两行的等号后面,目前只允许 read write none 三种值,你如果想实现一些特殊的值,比如说“read-once”之类的,建议你自己动手改源代码,反正它也是自由软件:

    anon-access = none
    auth-access = write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句呢,它告诉 svnserve.exe,项目目录访问权限的相关配置是放在 authz.conf 文件里:

    authz-db = authz.conf

    当然,svn 1.3.2 引入本功能的时候,系统默认使用 authz 而不是 authz.conf 作为配置文件。不过由于鄙人是处女座的,有着强烈的完美主义情结,看着 svnserve.conf 有后缀而 passwd 和 authz 没有就是不爽,硬是要改了。

    2   authz.conf 之用户分组
    arm\conf\authz.conf 文件的配置段,可以分为两类,``[group]`` 是一类,里面放置着所有用户分组信息。其余以 [arm:/] 开头的是另外一类,每一段就是对应着项目的一个目录,其目录相关权限,就在此段内设置。

    首先,我们将人员分组管理,以便以后由于人员变动而需要重新设置权限时候,尽量少改动东西。我们一共设置了5个用户分组,分组名称统一采用 g_ 前缀,以方便识别。当然了,分组成员之间采用逗号隔开:

    [groups]
    # 任何想要查看所有文档的非本部门人士
    g_vip = morson
    # 经理
    g_manager = michael
    # 北京办人员
    g_beijing = scofield
    # 上海办人员
    g_shanghai = lincon
    # 总部一般员工
    g_headquarters = rory, linda
    # 小秘,撰写文档
    g_docs = linda

    注意到没有, linda 这个帐号同时存在“总部”和“文档员”两个分组里面,这可不是我老眼昏花写错了,是因为 svnserve.exe 允许我这样设置。它意味着,这个家伙所拥有的权限,将会比他的同事 rory 要多一些,这样的确很方便。具体多了哪些呢?请往下看!

    3   authz.conf 之项目根目录
    接着,我们对项目根目录做了限制,该目录只允许arm事业部的经理才能修改,其他人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arm:/]
    @g_manager = rw
    * = r

    [arm:/] 表示这个目录结构的相对根节点,或者说是 arm 项目的根目录
    这里的 @ 表示接下来的是一个组名,不是用户名。你当然也可以将 @g_manager=rw 这一行替换成 michael=rw ,而表达的意义完全一样。
    * 表示“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人之外的其余所有人”,也就是“除了部门经理外的其他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总经理那个怪老头
    * = r 则表示“那些人只能读,不能写”
    4   authz.conf 之项目子目录
    然后,我们要给总部人员开放日志目录的读写权限:

    [arm:/diary/headquarters]
    @g_manager = rw
    @g_headquarters = rw
    @g_vip = r
    * =

    我敢打赌,设计svn的家伙们,大部分都是在 unix/linux 平台下工作,所以他们总喜欢使用 / 来标识子目录,而完全忽视在 MS Windows 下是用 \ 来做同样的事情。所以这儿,为了表示 arm\diary\headquarters 这个目录,我们必须使用 [arm:/diary/headquarters] 这样的格式。
    这里最后一行的 *= 表示,除了经理、总部人员、特别人士之外,任何人都被禁止访问本目录。这一行是否可以省略呢?
    之所以这儿需要将 @g_vip=r 一句加上,就是因为存在上述这个解释。如果说你没有明确地给总经理授予读的权力,则他会和其他人一样,被 * 给排除在外。
    如果众位看官中间,有谁玩过防火墙配置的话,可能会感觉上述的配置很熟悉。不过这里有一点与防火墙配置不一样,那就是各个配置行之间,没有 先后顺序 一说。也就是说,如果我将本段配置的 *= 这一行挪到最前面,完全不影响整个配置的最终效果。
    请注意这儿,我们并没有给 arm\diary 目录设置权限,就直接跳到其子目录下进行设置了。我当然是故意这样的,因为我想在这儿引入“继承”的概念。
    权限具备继承性 任何子目录,均可继承其父目录的所有权限,除非它自己被明确设置了其他的权限。也就是说,在 arm 目录设置权限后, arm\diary 目录没有进行设置,就意味着它的权限与 arm 目录一样,都是只有经理才有权读写,其他人只能干瞪眼。
    【 * = 是否可以省略】【用例子引入覆盖】【单用户权限的继承问题】【父目录权限集成与全面覆盖问题】
    现在来看看

    好了,我们现在掌握了“继承”的威力,它让我们节省了不少敲键盘的时间。可是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

    属性具备覆盖性质子目录若设置了属性,则完全覆盖父目录。

    5   authz.conf 的其他注意点
    父目录的 r 权限,对子目录 w 权限的影响
    把这个问题专门提出来,是因为在1.3.1及其以前的版本里面,有个bug,即为了子目录的写权限,项目首目录必须具备读权限。因此现在使用了1.3.2版本,就方便了那些想在一个代码库存放多个相互独立的项目的管理员,来分配权限了。比如说央舜公司建立一个大的代码库用于存放所有员工日志,叫做 diary,而arm事业部只是其中一个部门,则可以这样做:

    [diary:/]
    @g_chief_manager = rw
    [diary:/arm]
    @g_arm_manager = rw
    @g_arm = r

    这样,对于所有arm事业部的人员来说,就可以将 svn://192.168.0.1/diary/arm 这个URL当作根目录来进行日常操作,而完全不管它其实只是一个子目录,并且当有少数好奇心比较强的人想试着 checkout 一下 svn://192.168.0.1/diary 的时候,马上就会得到一个警告“Access deni”,哇,太酷了。

    默认权限
    如果说我对某个目录不设置任何权限,会怎样?马上动手做个试验,将:

    [diary:/]
    @g_chief_manager = rw

    改成:

    [diary:/]
    # @g_chief_manager = rw

    这样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设置。在我的 svn 1.3.2 版本上,此时是禁止任何访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让某人访问某目录,你一定要显式指明这一点。这个策略,看起来与防火墙的策略是一致的。

    只读权限带来的一个小副作用
    若设置了:

    [arm:/diary]
    * = r

    则svnserve认为,任何人,都不允许改动diary目录,包括删除和改名,和新增。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项目初期创建目录时候,一不小心写错目录名称,比如因拼写错误写成 dairy,以后除非你改动 authz.conf 里面的这行设置,否则无法利用 svn mv 命令将错误的目录更正。

    改进
    1   对中文目录的支持
    上午上班的时候,Morson 来到 Michael 的桌子前面,说道:“你是否可以将我们的北京办、上海办目录,改成用中文的,看着那些拼音我觉得很难受?” Michael 心想,还好这两天刚了解了一些与 unicode 编码相关的知识,于是微笑地回答:“当然可以,你明天下午就可以看到中文目录名称了。”

    使用 svn mv 指令,将原来的一些目录改名并 commit 入代码库,改名后的目录结构如下:

    arm
        ├─工作日志
        │  ├─总部人员
        │  ├─北京办
        │  └─上海办
        ├─公司公共文件参考目录
        └─临时文件存放处
       
    修改代码库的 authz.conf 文件,将相应目录逐一改名

    使用 UltraEdit 将 authz.conf 文件转换成不带 BOM 的 UTF-8 格式

    将配置文件转换成 UTF-8 格式之后,Subversion 就能够正确识别中文字符了。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即必须保证 UTF-8 文件不包含 BOM 。BOM 是 Byte Order Mark 的缩写,指 UNICODE 文件头部用于指明高低字节排列顺序的几个字符,通常是 FFFE ,而将之用 UTF-8 编码之后,就是 EFBBBF 。由于 UTF-8 文件本身不存在字节序问题,所以对 UTF-16 等编码方式有重大意义的 BOM,对于 UTF-8 来说,只有一个作用——表明这个文件是 UTF-8 格式。由于 BOM 会给文本处理带来很多难题,所以现在很多软件都要求使用不带 BOM 的 UTF-8 文件,特别是一些处理文本的软件,如 PHP、 UNIX 脚本文件等,svn 也是如此。

    目前常用的一些文本编辑工具中,MS Windows 自带的“记事本”里面,“另存为”菜单保存出来的 UTF-8 格式文件,会自动带上 BOM 。新版本 UltraEdit 提供了选项,允许用户选择是否需要 BOM,而老版本的不会添加 BOM。请各位查看一下自己常用的编辑器的说明文件,看看它是否支持这个功能。

    利用 UltraEdit ,我们可以将 BOM 去掉。方法是,首先利用“UTF-8 TO ASCII”菜单将文件转换成本地编码,通常是GB2312码,然后再使用“ASCII TO UTF-8(UNICODE Editing)”来转换到 UTF-8 即可。
  • 继续工作的第一天

    2008-06-17 13:26:53

    这份工作是在一个北方城市,刚下飞机就感到面而来的严肃与压抑。
    其实当初接下这个LEADER的职位也是非常忐忑的,因为一直没有自信,怕做不好。
    虽然四年多的测试经验说起来也不短了,但是在技术上,还依然是小菜鸟一个,还是必须勤奋起来啊,呵。

    初到公司的第一眼,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群陌生的人,加上刚起步的毫无头绪的工作安排,感到非常迷茫。

    一定要坚持和适应下来,努力生活努力工作,让这一切都显得有价值。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