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2009年4月23日 我的第一个独立项目是这样进行的

    2009-04-23 10:20:49

    测试下一个星期进入第二个阶段,现在把第一个阶段总结一下。

        项目写了测试计划和测试大纲。测试用例写了一点点,后来就没有写了,嫌麻烦。BUG的跟踪和管理开始很认真的执行,后来也就。。。。

        我自己写测试计划的目的:1、对软件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能好好的把握一下整个软件的状态;2、锻炼一下自己(这是我自己第一个独立的项目)。实际上,做项目时有很多无法预测的问题,使得项目不能按照进度走的。虽然进度安排上有风险预测,但是很多时候是预测不到的,特别是我这个项目,如果技术支持把板子拿走,有时一出差就是一个星期。而且每个板子都有自己的特性。自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也是无法预测的,本来认为自己掌握了,其实操作起来,却很费时间。心得,如果能从需求分析开始跟项目,就从需求开始接触项目。这样对软件理解度要高,而且对项目的亲合力比较好,说白了就是对软件的感觉比较好。我的项目是卖了一年以后我才接触的。

        写测试大纲的目的:怕自己漏测功能或测试点,而且看测试大纲写测试用例,思路是很清晰的。建议写测试大纲。我写了测试大纲,作用的有的,但是由于没有组织好,后来的测试用例也就是乱乱的,在改进中。

        测试用例:如果写的话感觉很费时间,而且很烦。但是等到项目进行一大半时,发现没有测试用例也是比较累的。特别是项目的路径比较多。当回归测试时,比较累。对软件进行缺陷分析或是其他的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有测试用例是最好的。

        回归测试:如果软件功能比较简单,路径比较少,回归测试时,不要用测试工具,自己手工把软件测试一次,就像第一次测试接触这个软件一样,最好是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BUG的跟踪和管理,是这次项目第一个阶段的收获。

        开始测试,也就是和大家一样,对话框的测试,功能是否正常运行(这个是肯定能正常运行的,因为卖了1年),就是当用户使用非法数据时能引导用户输入正确的数据。然后是界面的测试。这些都好记录缺陷的,而且也是很好写测试用例的。

        接下来是针对每个功能进行测试,也是界面,但不是纯粹的界面测试。当修改代码,配置数据,看看功能的界面是否发生异常的情况。这个 测试用例想的出来,但是描述起来很麻烦,对缺陷的描述也是一样的。没有使用缺陷管理工具,即没有对缺陷进行管理

        优点:项目进度快。测试者状态会比较好。因为没有很多麻烦的事情。只要把一天的缺陷记录在纸上,找个时间给开发演示一边,就行了,基本上开发当天就能解决。描述一个缺陷要5分钟还不一定描述得清楚,牵扯的前提条件(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我演示5个也就8分钟左右。

        缺点:1、当验证这些错误时,很不情愿去验证(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使用了缺陷管理工具,因为要去关闭缺陷的,所以会好好的验证。自己记录在纸上是没有人管的,就靠自己的敬业精神了)。2、如果版本与版本之间的间隔比较长,很多时候就忘记了当时的环境。而且找相同类型的缺陷,很难找。再者也不好。3、验证缺陷困难,滋长开发的惰性。开发也有惰性的时候,如果没有使用管理工具,他不一会及时改,他改了那些缺陷,测试者是不知道的,所以验证的时候很困难的,要把所有的缺陷验证一次。

        总结:从现在的版本开始我很好的使用缺陷管理工具,虽然描述缺陷很麻烦,但是比起以后的麻烦,那描述缺陷就不是麻烦了。测试用例和测试大纲用休息的时间好好修改修改。测试的书籍还是要多看看。编程还是要会的。英语也是要的。数据库也是要学的,计算机相关的体系知识必需是要调节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 漏测一个很容易发现的缺陷

    2009-03-19 13:25:06

        刚经理来电话了说**功能有错误。一个星期前,经理问我,“软件错误多吗?”我很自信的回答:“没有”。

        这个错误只要把A数据除以B数据,然后乘以100%就能发现问题,这也是最基本的功能,而我却忽略。

        分析原因:

               1、当时感觉数据有点古怪,却没有深究(给自己的理由是都卖1年多了,如果有这种功能性错误,用户早

                  发现了),当时深究一下,也就能发现问题。

               2、好好写测试用例,不然也发现了。

               3、没有好好看用户手册,不然也测试出来了即使没有写用例。

    总结:测试之前按照用户手册好好写测试用例。遇到可疑处,不能给自己任何理由,也要把可疑处弄清楚。  

     懊悔中,希望大家也指点一二怎么避免漏测现象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