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开发的讨论(3)-软件是这样“炼”成的

发表于:2014-9-26 10:0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王朔韬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1、关于需求开发的讨论
  杨向军:王老师,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编写需求分析报告,我确实尽力了,但是,评审没有通过说实话我很沮丧,同时也很幸运,能够发现问题的存在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您的计划是什么呢?
  晨落:对于上次我们组织的评审会场景,说实话,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是目前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杨向军:在上次的评审会上您仅仅指出了投保书需求分析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改进方案,能够具体说明一下吗?
  晨落:这真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话题。
  杨向军:那么,请问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可以预告我们吗?
  晨落:当然可以了。我在这里将上次评审的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分别分析,我将结合本项目共同分析、共同研究、共同完成投核保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编写。
  杨向军:感谢老师,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晨落:通过需求分析报告分析,我们存在的第一问题是,业务学习能力不足,尽管大部分开发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完成业务调研,但是,不知道也无法从业务调研报告中挖掘客户需求,基本上是在客户业务理解大概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想象定义客户需求,并且与客户沟通渠道不畅。这个问题当然不能全盘否定大家付出的劳动,确实存在问题,我将用专题讨论的方式,探讨如何进行业务调研和客户沟通以及如何报告编写调研报告。
  杨向军:业务调研报告编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作量,特别对于我们这个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管理过程的团队来说,困难重重呀。
  晨落:所以需要我们共同学习和讨论。我不但要求大家懂得如何业务调研报告,同时,我们的团队能够将投核保系统业务调研报告编写的规范和科学。我们共同来研究业务调研报告的方法以及编写业务调研报告。
  杨向军:我记得你在评审会中谈到,我们的需求分析报告是脱离了业务调研报告而闭门造车的,这又是怎么理解?您打算如何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我们能够在业务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编写需求分析报告。
  晨落:解读业务调研报告呀。
  杨向军:解读业务调研报告容易,但是,我认为将业务调研报告中的内容挖掘软件需求确实是件难事,加上我们的方法学又是面向对象的方法,我们用的工具是ROSE,使用描述语言是UML。
  晨落:是的,在方法学方面,目前使用的开发工具和设计工具大部分是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的而设计开发的。但是,关于理解面向对象分析的精髓及核心思想理解较少,至少是一知半解。所以,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分析与设计的不够透彻,停留在对概念的解释层面。记住,方法学和工具仅仅是表现形式,真正的精髓是我们的思想。要讲工具、方法和思想结合起来确实是一件很难得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应用和总结经验。
  杨向军:这个难度确实比较大。
  晨落:是的,但是本次培训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也就是通过投核保系统这个案例的指导,让我们的需求开发人员能够将案例、方法、思想、工具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懂得如何开发软件需求。
  杨向军: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您将如何结合项目培训我们呢?
  晨落:我的思想是UML概念介绍-->UML概念解析-->解析UML概念的应用场景,最后以投核保系统为例,完成UML图的绘制。当然,关于需求分析报告中各类图的绘制,不会一次完成,需要分配按序培训。组织顺序是:学习业务调研报告编写-->学习用例规划-->学习用例描述-->学习用例及参与者关系描述-->学习领域类图-->学习非功能需求分析,这些内容将在本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晨落:在以上内容学习完成以后,我们会讨论如何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并且指导大家编写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同时分析最终需求分析报告可以为客户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自《软件是这样"炼"成的--从软件需求分析到软件架构设计》第二章,本站经作者的授权。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作者授权连载本书部分章节。
任何个人或单位未获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31/3123>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