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4)

发表于:2013-7-04 10:58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蔡为东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分享:

  11年华为工作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蔡:在一家公司能持续工作11年,挺不容易的。在这11年里,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项目或者事情呢?

  测试并不只是发现bug

  邰:这方面的事情自然很多,我举个例子吧。大概在2005年的时候,我带一个测试组做一个小型产品的测试。这款产品的主要功能是配置和维护,功能并不算复杂,但是是新开发的产品,从零做起。我们测试组有十几个人,大家的干劲都比较高。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带团队做测试,也是既兴奋又紧张。我很看重这个项目,从计划、人员配置到团队氛围等,我都处处留意。

  在我的带领下,我们测试组每天都能发现很多缺陷,开发改不过来了,因为新增的bug数量大于开发每天所能解决的数量,再加上开发团队还要做新功能,这样,就出现了测试压倒开发的"态势"。

  旁观者说:测试压倒开发,与开发压倒测试一样,不是好的项目状态。二者应当势均力敌,互相制约,互相推动和促进,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来。

  整个项目进行期间,测试团队不可谓不努力,但是绩效却不好,也算不上快乐。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回过头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是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的。

  第一,当时的理念认为测试就是提问题单。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测试并不仅仅是发现bug,预防bug也非常重要。

  第二,没有把开发和测试视作一个完整的团队,而是开发和测试分隔得太"开"。

  在产品bug非常多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去做缺陷分析,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没有问:"这类缺陷怎么又出现了?我们能不能走到开发前期,去了解测试做哪些工作,可以帮助预防这类缺陷?甚至测试能不能帮助开发解决一些bug?因为未修复的bug已经堆积很多了"等这样的问题,不认为这些也是自己的工作职责。由于缺乏"预防测试(Preventive Testing)、完整团队(Whole Team)"的思想,测试只是一味地发现缺陷,而大量的缺陷意味着产品质量并不高,测试人员难免会有挫败感。

  旁观者说:在实际的项目中,有的时候其实也能发现流程或者工作方法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往往因为疲于应对工作,下不了决心来做改进。项目结束后的总结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不足,制定出具体的改进办法。

  更多的启发

  如果深入思考,这个案例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第一,如果一个产品或项目有大量的bug暴露出来,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注意了,这意味着项目本身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产品的质量不容乐观。

  处理bug是很费时间的:测试提交一个bug,开发打回,说这不是bug;测试再打过去,证明这就是一个bug;开发修改后,不经过单元测试,就打给测试去验证;如果测试验证没有通过,还要打回给开发,开发重新修复,测试再重新验证……可以想象,成千上万个bug,如果每一个都要走这样的流程,单是解决掉这些bug就要耗费多么大的精力!每一个bug就是对系统的一次change,软件系统本身已经很复杂了,再加上成千上万次change,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潜藏的缺陷有可能更多!

  旁观者说:对于全新的功能,我在自己的团队有一个提法:剥笋子。软件的功能都是逐步完善的,在初期很容易发现这样、那样不对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开过多的bug,而应该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来。先提交最主要的几个bug,开发修改了以后,测试人员得到新的build,再基于新的build提交另几个主要的bug。bug分清楚主次,提交的时间分先后,能够提高bug的有效性,也方便开发人员解决问题,提高研发效率。

  第二,测试流程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当时公司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测试流程,有很多测试工程方法可以使用,有很多测试文档模板可以选用,我认为只要认真遵守流程规范,就一定能做好测试。在某一个时间点,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板、出具什么样的测试文档、使用哪些测试工程方法、开展哪些测试活动、做哪些测试总结和缺陷分析等,我都一一照做,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遗憾的是,我虽然努力了,却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忘记了我们的第一目标是要得到一个可发布的高质量软件,而不是找到尽可能多的bug。

  旁观者说:测试团队天生有想发现更多bug的倾向,有的时候绩效考核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的确,按时发布质量达到标准的软件产品是任何"参战部队"的最重要的目标。

  实际上,我现在认为,测试流程是一种启发式(Heuristics),遵守了流程,测试不一定就做得好;不遵守流程,测试也不一定就做不好。测试流程起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所有的启发式都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我们要学会应用(Apply)测试流程,而不是遵守(Follow)测试流程。

42/4<1234>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