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如何做需求管理?(上)

发表于:2023-10-31 09:17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徐老汉    来源:知乎

  需求管理是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需求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
  企业在需求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
  采取跟随、模仿战略来开发产品,只会抄袭模仿竞品,缺乏需求分析与挖掘能力,导致产品开发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产品模仿出来后,实际性能与竞品相比差距很大,缺乏竞争力。
  采用技术导向开发产品,认为只要技术先进客户就会买单,结果是技术虽然很先进,但客户就是不买单。
  采用战略导向(老板导向)开发产品,从公司角度出发做产品,一意孤行,脱离市场需求。
  有的项目型公司长期为大客户做定制开发,被动接受需求,没有主动规划,缺乏前瞻性,弱化了对客户需求的探索、分析和管理能力。等到企业向产品型公司转型时,才发现自身的需求管理能力远远不能支撑业务需要。
  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使产品失败。
  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标杆企业的做法来获得启发。
  华为作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做出了很多成功的产品,是个被广泛研究的对象。
  那么,华为是如何做需求管理的?本文管中窥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华为采用IPD(集成产品开发)方法论,IPD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IPD流程包含了从客户需求提出,到客户需求得到满足的全过程,也就是说IPD流程是“端到端”流程,如图所示。
  需求管理是IPD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下图是IPD需求管理流程框架。
  需求管理流程从逻辑上划分为5个阶段,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分发、需求实现和需求验证。
  下面将展开来介绍这5个阶段。
  一、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需求收集的渠道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
  · 外部渠道:包括客户、行业分析、友商、展览、公众媒体等
  · 内部渠道:包括产品开发团队、市场、预研、用户服务、研发等
  建立需求收集渠道后,需求不会自动自发地流入企业,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需求收集方法。
  下面是华为常用的需求收集方法:
  ·客户顾问委员会
  · 概念原型验证
  · 第三方调研
  · 聘请行业专家
  · 调研访谈
  · β测试
  · 研发高层交流
  · 竞品分析
  · 现场支持
  · 客户满意度调查
  · 市场例行活动
  其中调研访谈是最常用的方法。华为在做客户访谈时,有如下经典的“客户需求收集十问”:
  · 客户目前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
  · 如果客户重新选择,他们将如何选择?
  · 客户目前尚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 选择标准与优先权重是什么?
  · 现有产品的准则中项目如何排列权重?
  · 喜欢或不喜欢产品(竞争)的哪些方面?
  · 对于产品特征、属性、性能,哪些是必须具备的?哪些是更好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不需要的?还缺什么?
  · 如何权衡价格、性能、特征、属性?
  · 如何使用产品,与其他产品的配合关系是怎样的?
  · 客户的经济、价值角度是什么?
  需求收集是常态化的工作。
  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尤其是和客户有接触的职能部门,如市场部、销售部、各地办事处、研发部门、技术服务部门、供应链部门,以及各个规划、开发团队等都成了需求感知的重要“神经末梢”。
  员工在跟客户接触时获得的需求就属于日常需求,日常需求通过《单项需求采集卡》或其他形式进行收集记录
  《单项需求采集卡》样例:
  在收集需求时,除了收集外部客户需求,还要收集内部需求。
  外部客户需求并不是产品开发的全部需求,产品开发要满足的除外部客户需求外,还包括企业的内部需求,特别是可测试性需求、可制造性需求和可维护性需求等,这些通常被称为DFX需求。
  DFX是Design for X的简写,即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各/某环节的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还要尽早的考虑X方面的要素。其中X可以代表产品生命周期或其中某一环节,如测试、制造、装配、安装、维护等,也可以代表产品竞争力或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如质量、成本等。
  例如,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可制造性设计),它是企业在制造环节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质量或者降低生产成本等而对产品设计提出的要求,如PCB的布局布线、元器件的选择、接插件的安装方式等。
  成熟企业通常会形成各种DFX需求,并落实到产品开发过程中。
  要做好DFX需求的收集和分析,必须组建跨部门的新产品开发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测试、工艺、生产、采购、售后服务、销售、服务人员等。
  在需求分析时,各领域代表,如测试代表提交可测试性方面的需求、工艺代表(生产代表参与)提交可制造性方面的需求、采购代表提交可采购性方面的需求、售后服务代表(市场代表和销售代表参与)提交可服务性方面的需求,系统工程师负责组织进行需求整合和分析。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对需求收集环节得到的需求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目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需求分析过程包括需求解释、需求过滤、需求分类、需求排序。
  需求解释:对客户提出的原始需求进行翻译,翻译成企业内部规划和开发人员能看明白、能听懂的正式需求,尽量减少内部的沟通成本,并且使需求可度量、可验证。
  需求过滤:需求过滤活动主要聚焦于判断需求是否对企业有价值,如果需求对企业没什么价值,那么就可以将需求退回去修改或直接拒绝,不进行下一步处理。
  需求分类:需求分类是对正式需求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便于后续采取不同的处理和满足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APPEALS、BSA(其实就是Kano模型,可以分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
  需求排序:需求排序通常是在同类型需求中进行优先级排序,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保障优先级高的需求先实现。常用的需求排序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法、德尔菲法等。
  某无线基站产品客户需求分析样例:
  需求分析后,形成需求列表,进入需求分发阶段。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