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实践指导

发表于:2007-12-24 14:5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七. 管理级

        在此阶段,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有关软件过程和软件产品质量进行量化数据采集并根据所得数据建立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

        软件开发组织的软件产品和过程都应有定量化的,有关质量的目标作为软件组织测量计划的一部分,全部项目都应经度量化检测以掌握和控制其过程活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这里,软件组织需要有一个全组织范围内的软件组织数据库来进行对项目定义过程中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第四等级的软件过程中,应该有正确制定的、一致的测度指标,这些测度为定量化地了解和评价项目的过程及产品打下了基础。

        项目通过对过程化的范围控制在定量的、可接受的程度内,从而实现对产品和过程的控制。应注意区分过程的无意义的随机变化与有意义的次序变化的区别,另外,具备管理级能力的企业对从事新的领域的软件和采纳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能进行预测和控制。因此,第四级软件组织的过程能力是可预测的,它的相关过程是已测量的,并在可测量的范围内实施。开发组织基于这些测量数据和定量指标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而一旦超过这个范围,软件组织及项目组能力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已保证软件产品可预测的质量得到实现。

        管理级中的核心过程域要求软件开发组织建立起对软件过程和产品的定量了解,该级中的两个核心过程域是相互依赖的:

·定量过程管理

        在定量测度的基础上能够控制软件项目的过程。这种控制也是对遵循软件过程所得到的实际结果的控制,要求在可以测度的稳定的测度范围发现变动来源并即使纠正产生变动的原因。第四级中的过程管理给软件组织的许多过程和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与内容。

·软件质量管理

        应确立对软件项目的质量的定量化了解并实现质量目标。

八. 优化级

        CMM的等级描述了以模型化的方式所呈现的那些预期能反映软件组织特定等级的本质属性,CMM不是处方,它并不告诉软件组织如何进行改进,也不规定达到成熟度等级的具体方法,从第一等级到第二等级可能需要一到几年的时间,而其他等级之间的递进通常要花一年左右时间,第四级到第五级的过程也不例外。在达到优化级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拥有数千名开发人员的大型软件企业。在优化级,软件过程改进给企业带来的优势被淋漓尽致地呈现,过程改进已深入组织内部,包括软件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组织机构、新技术与工具以及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在内的所有环节中。

        软件组织已有能力利用过程、新技术、新观念和新工具的先行实验得来的定量反馈数据来使过程的持续改进成为可能。

        在此阶段,整个软件组织都进行不断的过程改进活动,为了预防缺陷的出现,已有有效办法来发现缺陷来源并预先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通过软件过程有效性的数据对新技术和过程的更新进行成本与工效分析,能判断并采纳最佳软件工程时间和技术创新并推广到全组织。

        各软件项目组能协调合作,分析开发中可能遇到的缺陷并找到原因,据此,他们会对软件进香详细评估,将经验传晓其他各项目以防止类似的缺陷在全组织内再次发生。优化级的软件组织具有不断改进过程的能力,并能将过程能力的范围扩大,也不断改善了过程所带来的实际结果,这包括过程改进中的递进演变方式,也包括其他的采用新技术和新工具的革新方法。

111

        优化级的核心过程域主要包括为实施持续不断的、可测量的过程改进所必备的要求:

·缺陷预防

        发现缺陷来源并即使采取适当的方法阻止其再次发生,注意在此的焦点不在于纠正当前发现的缺陷,而在于永久性地 防止此类缺陷在未来的再次出现。为此,常常要对具体的项目定义过程进行更新以适应缺陷的预防的需要。

·技术变动管理

        能及时判断可给软件组织带来实际利益的新技术和工具将其引入组织中去,目的是为了不断变化和竞争的环境下正确高效地进行创新。

·过程变动管理

        将软件质量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开发进度的缩短作为目标,对软件组织中所采用的软件过程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这一改善必定包括两层相互作用的方面:过程变动管理既含有缺陷预防的渐进式改进,又包括技术变动管理管理的创新式改进。这两个层面应处于有效融合与控制的体系内并使整个组织得以享用这些改进所带来的益处。

第二级(可重复级)自测表

填表说明:

一。本试卷针对每一个问题提供四种可能的答案:"是,否,不适用,不知道"

        如果某种实践被明确建立并有效实施时,请选择"是",注意,实施必须和标准操作规则一致;

        如果某种实践未被确立或有效一致地实施,请选择"否",注意,该答案包括实践被经常执行但偶尔因种种原因被忽略或任意更改的情况;

        如果某种实践或项目的提问是你所能理解,同时根据你对此问题的只是认为该提问不适用于你的状况,请选择"不适用"例如,你从为和子承包商协作,那么,子合同管理的整个内容就可能不适用于你的项目;

        如果你对所提的问题不能理解或不具备该方面的知识,请选择"不知道"。

二。每个提问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三。请仔细阅读并回答所有问题。

第二级(可重复级)自测表

一。需求管理:

        在客户和软件项目组之间建立对客户实际需求的共同理解,包括和客户一起建立和维护有关软件需求的协议,既包括技术需求也包括非技术需求(例如交付日期)。该协议构成软件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的基础(如预测、计划、实施、追踪、评测等)。如果客户需求有所变动,软件计划和实施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以求与需求保持一致。

1.是否用软件项目的需求来建立软件工程和管理的基准?

2.当软件项目的需求改进变动时,是否对软件计划、产品和活动做出必要的调整?

3.项目是否遵循软件组织所拟定的对项目需求的书面的管理规则?

4. 项目中负责管理需求的人员是否受到需求管理培训?

5.是否用测量方式来确定需求管理活动的状态(例如,所提议的,未解决的,已批准的和已纳入基准的需求变动总数)?

6.该项目需要管理活动是否受到软件质量保证的评审?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