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bang测试方法

发表于:2011-10-08 13:52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bigmushroom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

  Big bang方法的特征是在完成开发工作之后测试软件系统。它也被称为“系统测试”或在将软件发布给客户进行验收测试之前进行的最终测试。根据瀑布方法,该测试是软件开发最后一部分。Big bang方法促进了软件黑盒测试,确保需求规范和设计规范中定义并记录的需求成功匹配。在开发周期末尾进行的测试可显示出附属于所有开发阶段(例如需求、设计和编码)的缺陷。笼统地讲,阶段明智型(phase-wise)缺陷的起源遵循如下的趋势:

  开发阶段    缺陷百分比(%)

  需求              58

  设计              35

  编码              5

  其他              2

  就Big bang方法而言,它是在交付之前使用可执行或最终的产品来测试软件。因为时间等各种限制的存在,无法在系统中测试所有排列组合,所以可能无法检测到所有的缺陷。在这种类型的测试中,可能会发现一种级联或伪装效应,而且无法检测所有的缺陷。它能够发现失效,但是无法有效地发现问题。有时候,因为分析和修复缺陷存在问题,可能无法正确修复发现的缺陷。

  Big bang方法是指作为最后阶段的测试。在最后阶段发现的所有缺陷和返工的成本都非常大。

  1、当所有开发工作完成之后,测试开发生命周期最后一个阶段。在使用Big bang方法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结尾会看到测试需要的巨大成本和精力。大部分测试主要集中在该阶段,因为开发阶段不存在前期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2、Big bang方法以大的返工、重复测试、废弃、软件组件筛选为特征。可能需要成立专门修复缺陷的团队来进行最后的测试。Big bang只适用于修正,无法对这些缺陷进行修正性和预防性操作和过程改进。过程仍不成熟,每次缺陷修复都是一项创造。

  3、回归测试会揭示出许多问题,因为修正可能并不正确,而且在产品中引入了一些缺陷。构建软件产品时,各种实体之间存在许多内部联系,它们可能相互产生不利的影响。对软件单元中的某些区域进行修正或修复缺陷时,独立的组件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称为“回归缺陷”。

  4、测试无法包含所有的需求和设计。随着交付时间表的不断修改,开发通常会落后于时间表,所以需要在该测试部分进行大量特别的、探索性和随机性测试。测试完成地很匆忙,许多缺陷修复迭代和测试都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有些缺陷会作为“已知缺陷”流向客户,有时则根本不声明。

  5、由于随机测试覆盖范围有限,所以软件构建中大部分内容都无法测试。通常凭借特别的方法(adhoc method)以及测试人员的直觉来对软件进行测试。一般来说,通过正向测试来证明软件的正确性。这种正确性代表第二层次的成熟度。

  遵循Big bang方法的机构不够成熟。因为包含多个重复测试、回归测试和缺陷修复周期,所以需要支付巨大的失效成本。成功完全依赖于良好的开发、测试团队及客户类型。请注意下列内容:

  1、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验证活动可以发现总缺陷数量中大约三分之二的缺陷。修复这些缺陷花费的成本要比其他发现并修复缺陷方法花费的成本少很多。因为阻止了缺陷从一个开发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扩展,所以阶段渗透现象比较少。

  2、单元测试型确认大约可以发现剩余缺陷中四分之三的缺陷。在单元测试中发现并修复缺陷,可防止以后再出现该缺陷。它降低了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缺陷的计划。单元测试对单独的单元进行确认。

  3、系统测试型确认大约可发现10%的缺陷。系统测试旨在确认系统级需求和某些设计方面的内容。有些人将系统测试称为证明测试,有些人则将验收测试称为证明测试。如果满足了系统测试的出口标准(exit criteria)(客户的验收标准),可以将系统发布给客户。

  剩下的缺陷(大约5%~10%)会流向客户,除非机构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阻止这些缺陷暴露给生产阶段。Big bang方法在防止缺陷流向客户方面的作用不大,它只能发现产品中5%的缺陷。换言之,从理论上讲,要想实现高效的生命周期测试,大约需要18个系统测试周期。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 bigmushroom 的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396611

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