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软件测试技术实战(14)

发表于:2017-7-26 11:27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顾翔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14.2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
  14.2.1  具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实施经验
  软件质量保证牵扯到软件研发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启动到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发布及到后期维护的整个过程。
  · 在启动阶段,要理解如何制定项目章程,如何书写项目范围说明书,如何制定项目计划。
  · 在需求阶段,需要理解如何与用户确认需求,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如何与用户确认用户需求。
  · 在设计阶段,要大体理解当前设计前沿技术,了解数据库知识,如何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 在构造阶段,需要了解编码规范、编程技巧和集成技术等。
  · 在测试阶段,需要理解如何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 在验收阶段,需要理解如何进行验收测试,如何培训用户,如何协助用户搭建环境。
  · 在维护阶段,需要知道如何理解代码,如何进行再工程技术。
  在这里你好像是一位多面手,但是了解得越多,对个人从事质量保证工作越有好处。由于现代分工比较细致,往往一个质量小组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4.2.2  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
  对于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知识。软件质量保证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软件的度量活动和分析问题的原因,它们都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解决问题。需要了解如何使用直方图、散点图、鱼刺图及饼状图等工具。这样才能展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4.2.3  强大的沟通能力
  对于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质量工作做得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参与。由于目前中国软件的实际工作,公司领导往往忽视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和优先性。作为一名优秀的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就需要与领导讲清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可以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减少客户的投诉率从而节约公司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了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工作就好像添加了一把利剑,就可以运行得得心应手了。但仅仅有领导的支持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员工的支持,需要了解当前问题有什么,阻碍这些问题的要素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靠沟通来解决。
  14.2.4  专业的管理和质量知识
  专业的技术是软件质量工作成功最有利的武器。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两本书,一本是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颁布的《项目管理知识架构体系》(PMBOK),它里面的中心思想是项目的五大过程(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结项)和十大知识领域(整体、范围、进度、成本、质量、风险、人力资源、沟通、采购和干系人管理);还有一本是IEEE颁布的《软件工程知识架构体系》(SWEBOK),里面主要介绍十大知识领域(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软件质量)。
  14.3  软件测试好书推荐
  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对于软件测试工程师来说,读书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互联网非常火爆,好些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但是如果要系统学习某项技能,读书还是最有效果的一种方式。这里介绍几本软件测试的好书。
  14.3.1  《软件测试的艺术》
  本书从第一版到现在已经三十余年,是软件测试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本书结构清晰,讲解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地展示了久经考验的软件测试方法。
  本书以一次自评价测试开篇,从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入手,探讨了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测试用例的设计、模块(单元)测试、系统测试、调试等主题,以及极限测试、互联网应用测试等高级主题,全面展现了作者的软件测试思想。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作者结合软件测试的最新技术发展进行了更新,覆盖了软件可用性测试、移动软件应用测试,以及敏捷开发测试等内容。
  本书是笔者刚刚进入测试领域时阅读的一本书(当时是第1版),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笔者进入软件测试行业的启蒙书。在《软件测试艺术》一书中,对于软件测试的定义在各个教材或讲座中经常被引用,参见第1.1.1节"软件测试定义"中的定义一。
  第三版阐述了如何将经典软件测试法则应用到解决当今计算机行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中,这些问题包括。
  移动设备的应用测试。
  各种设备上的软件代码走查、代码审查(从技术以及如何发现错误的角度讨论)。
  可用性测试(随着直接面向广大终端用户的应用在数量上呈爆发性增长,可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和敏捷编程环境的测试。
  14.3.2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
  这是一本传承软件测试经验和职业、人生经验的书。作者选择了国内8位有代表性的软件测试专家,对他们做了深入的访谈,把他们的软件测试职业经历和思考、对软件测试各方面的认知和要求等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些专家来自百度、金山、奇虎360、淘宝、用友、阿尔卡特-朗讯、广联达、CA、迈瑞等知名公司,在搜索、通讯、ERP、存储、安全、嵌入式、互联网、电商、建筑、虚拟化等行业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同时,这些专家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覆盖了管理线、技术线和个人创业等不同的发展方向。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对于读者来是说具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在写作风格上,作者秉着真实、实用,便于阅读和学习的风格。
  14.3.3  《探索式软件测试》
  "探索式软件测试"是测试专家Cem Kaner博士于1983年提出的,并得到语境驱动测试学派(Cntext Driven Testing School)的支持。而本书作者James A. Whittaker就是语境驱动测试学派者代表人之一。笔者认为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作者把各种测试方法用旅游的方法给读者做了介绍,真的很难得。比如,"地标测试法"(landmark tour)和"极限测试法"(intellectual's tour)等词汇已经列入手工测试人员的标准词汇表中。测试技术以前确实被称作"漫游",但是用整个旅游业来隐喻软件测试,并在测试实际发布的应用程序时,大规模使用这些隐喻的名称,对其他测试类书籍而言本书是一个创举。本书作者说,"写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希望你阅读本书也是一种享受。"
  14.3.4  《探索式测试实践之路》
  James Whittaker书写的《探索式软件测试》仅介绍了一些探索式测试理论和方法,史亮是微软公司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而高翔是淘宝的测试工程师,他们二位巧妙地将《探索式软件测试》介绍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且分享给读者,实属难得。
  14.3.5  《探索吧!深入理解探索式软件测试》
  这本书同样是一本探索式测试的书籍,但是相对于前两本而言,笔者更喜欢这本,因为它不是介绍给探索式测试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介绍一种思维方式,如何去做好探索式测试。如果说前两本书是授之于鱼,而这本书就是授之于渔。
  14.3.6  《云服务测试  如何高效地进行云计算测试》
  云计算是现在一门新兴的软件技术,作者给出了一些方法来介绍如何来测试云计算,笔者认为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采用基于风险的测试方法来进行讨论。读者在掌握云计算测试方法的同时,也掌握了基于风险的测试方法,实属一举两得。
  14.3.7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本书从内部视角告诉你这个世界上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应对21世纪软件测试的独特挑战的。《Google软件测试之道》抓住了Google做测试的本质,抓住了Google测试这个时代最复杂软件的精华。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描述了测试解决方案,揭示了测试架构是如何设计、实现和运行的,介绍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角色;讲解了技术测试人员应该具有的技术技能;阐述了测试工程师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职责;讲述了测试管理及在Google的测试历史或在主要产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工程师的访谈,这对那些试图建立类似Google的测试流程或团队的人受益很大。
  14.3.8  《软件测试经验与教训》
  本书汇总了293条来自软件测试界顶尖专家的经验与建议,阐述了如何做好测试工作、如何管理测试以及如何澄清有关软件测试的常见误解,读者可直接将这些建议用于自己的测试项目工作中。这些经验中的每一条都是与软件测试有关的观点,观点后面是针对运用该测试经验的方法、时机和原因的解释或例子。本书还提供了有关如何将本书提供的经验有选择性地运用到读者实际项目环境中的建议,在所有关键问题上积累的经验,以及基于多年的测试经验总结出的有用的实践和问题评估方法。
  14.3.9  《学习要像加勒比海盗》
  这是笔者介绍的唯一一本不是测试的书,但是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名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另外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阅读这本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进行学习、如何学好一门技术,希望读者在阅读这本书后有所启迪。
  本书作者詹姆斯·巴哈,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厌倦了正统的学校教育,没有读完高中就离开学校。经历了痛苦和迷茫,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几年之后,他在硅谷的苹果电脑公司领导着一个小团队,成为最年轻的经理。如今,他已经是国际级的软件测试专家。
  在这本独特的、极具启发性的书里,詹姆斯把一种不懈的、自主的、低强度的学习方式称为"加勒比海盗学习法",并告诉读者如何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个人,无论是淹没在题海中的学生,还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突破的职场人士,都可以像加勒比海盗学者一样享受自由、充满激情的学习过程,进而走向成功。
本文选自《软件测试技术实战-设计、工具及管理》第十四章,本站经人民邮电出版社和作者的授权。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人民邮电出版社和作者授权连载本书部分章节。任何个人或单位未获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软件缺陷管理流程-软件测试技术实战(12)
对敏捷开发的一些思考-软件测试技术实战(13)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