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桩解决单元测试中的内部输入

发表于:2012-12-12 10:13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wangwencong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我前面的文章有介绍过,桩有三个功能:隔离、补齐,控制。其中,控制功能就是用于解决内部输入的,因此,打桩并手工修改桩代码,是解决内部输入的方法之一。

  关于编写桩的方法,已在第4章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关于如何让桩与用例匹配,请阅读第9章。

  遗憾的是,编写桩代码不但增加工作量,而且不能解决所有的内部输入,下面对内部输入分类分析:

  自然输入:自然输入调用实际代码,不需要特别解决,跟桩无关。

  不可控:不可控调用的也是实际代码,并不调用桩代码,因此也不能解决。另外编写桩代码来代替实际代码行不行?在应该调用实际代码的时候,要想调用桩代码可能很麻烦,例如,底层函数位于同一个文件,或同一个类,通常要用编译条件来区分实际代码和桩代码,不但麻烦,而且污染产品代码。

  难于初始化:也是调用实际代码。

  静态输入:静态输入只涉及到局部静态变量,没有调用底层函数,当然也不能用桩来代替。

  中断输入:中断输入是在不确定位置,中断调用不确定的代码形成的,也不能用桩来代替。

  失真:失真是打桩造成的,调用的是桩代码。在比较简单的情形下,可以用命名法来控制桩代码的输出,即给每个用例命名,桩代码中判断用例名来决定输出,具体方法在前文已经介绍过。如果在同一个用例中,多次调用同一个桩,每次要求输出不同,命名法就无效了。这种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一个函数多次调用同一个底层函数,或在循环中调用桩代码。一个被测函数可能调用多个桩,一个桩又可能被多个被测函数调用,这种多对多的关系下,很难维护用例与桩的对应。用例可能很多,还可能要不断增加和修改,维护用例与桩输出的关系也很麻烦。

  总之,在实际的应用中,在测试的时间成本受限的情形下,编写桩代码一般只能解决部分失真,难以适应复杂的应用。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