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小米电饭煲卖点并不新鲜 竞争对手是盟友美的?

发表于:2016-4-08 09:4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冷眼观潮    来源:搜狐

  作为又一款小米生态链旗下的产品,小米电饭煲选择在小米米粉节期间开卖,这款999元的米家压力IH电饭煲与小米其他产品如电视、净化器一样,定位的是“年轻人的第一款产品”。从手机到电视、独轮车、净化器、行李箱到现在的电饭煲,小米一直在市场中寻找可以做出爆款的产品,补足其生态链,但这些产品的推出,让业界对小米产品的杂乱感到迷惑。那么,小米为何要推电饭煲?这款产品在市场上是否能成功呢?
  IH与铁釜并不新鲜
  在小米这款电饭煲的卖点中,从硬件来看,其压力IH加热和铁釜(灰铸铁内胆)并不新鲜,2014年4月,美的就推出了IH全智能电饭煲,去年九阳新型铁釜电饭煲全面上线。IH加热实际上是让电饭煲内胆自发热,烹煮更均匀,让每一粒米饭均匀受热;而铁釜内胆相比市面上普通的合金内胆,加热方式,热效率更高、更快。
  从京东的销售来看,IH电饭煲多达近500件,而基本售价在599元左右。而小米这款IH电饭煲的特点在于其智能功能,通过手机扫条形码,拥有2000多种加热方案,可以实现不同米种配不同煮法,还可以实现手机预约。
  对于小米电饭煲的2000多种加热方案,一位电饭煲行业人士认为,这只是给电饭煲人为添加的一种功能,用户最终是希望把米饭做的更好吃。
  小米对外称,这款售价999元的电饭煲与市面上4000元级别的高端日系电饭煲同档次。“这与小米一贯的对外宣传手法相当。”上述人士认为,小米宣传999元的价格仍有利润空间,从高端材料、研发、人才等一系列成本来看,999元电饭煲与日系高端品质一样的说法很难站住脚。
  而目前,小米电饭煲首先是解决供应链问题。
  电饭煲会比电视的机会更大吗?
  小米电饭煲是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的首款产品,因此,米加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品类。纯米科技CEO杨华对外透露,纯米科技历时2年筹备,并邀请日本专家内藤毅加盟,负责电饭煲的ID和结构设计,并由伊利浦进行代工。
  去年12月,雷军在微博上表示,小米生态链产品将会启用新的独立品牌,不难看到,小米生态链公司很多与智能家庭产业有关,目前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不仅延伸在终端产品包括电视机、净水器、净化器、路由器、电饭煲,以及智能家庭套装,甚至延伸至家装领域爱空间。
  不难看到,在小米手机销量陷入增长瓶颈后,小米智能家居在产品多元化上一直会持续扩张。
  一个现象是,小米推出的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包括电视、净化器、电饭煲共通的功能是与小米手机相连,欲打造已手机为核心辐射相关的互联互通产品,搭建自己的生态链。
  “智能家居的主打产品,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小米很难去突围,就如同小米电视机目前在市场上的尴尬局面,通过一些小品类产品,小米或许还有空间。”奥维咨询一位研究员认为,但对于家电的入口,小米未跻身主流品牌前仍难以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有足够的话语权。
  未来直接PK的不是日本品牌而是合作伙伴美的?
  杨华对外表示,目前国内的电饭煲产量大概在2亿台,其中国内需求在5000万台左右,而小米电饭煲的价格定位在700-1200元的产品,占15%左右。
  可以看到,小米电饭煲的市场在国内。因此,与日本电饭煲品牌如象印、虎牌、松下并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在国内电饭煲市场,美的排名电饭煲市场第一位,其价格覆盖从300但上万元的产品。据美的2015年财报显示,其电饭煲的市场份额为42.3%。业内人士认为,小米电饭煲的直接竞争对手则是昔日的合作伙伴美的。
  2014年12月,小米12.66亿元战略入股美的,并在去年共同推出了I.青春真智能炫彩空调。有意思的是,双方也均打出“年轻人第一台智能空调。”而此次小米电饭煲也号称“年轻人第一台电饭煲”,让业界调侃“美的内心很受伤”。
  目前新型“IH”电饭煲的市场份额约13亿,而2016年电饭煲市场规模将达到169亿元,远低于电饭煲整体市场。在“IH”电饭煲领域,除了美的,包括国内市场另外两大电饭煲品牌苏泊尔、九阳欲抢占这块市场。据九阳2015年财报显示,其“铁釜”电饭煲销售92.5万台,收入2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至15%。
  虽然小米并没有对外公布未来的销售目标,目前销售渠道主要在官网上销售。不过相比电视机在物流配送上的压力,电饭煲这种小家电产品相对要容易。但欲在高端电饭煲市场获得品牌认可和掘金仍需要时间。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