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智驾巡航的安全跟车距离如何设计才更好?

发表于:2023-10-31 09:18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红豆沙冰    来源:sasetech

  引言
  智驾巡航的安全跟车距离如何设计才更好?
  在各媒体的对标实战中,智能驾驶各种功能的特征优势对比,被解析得越来越透彻。最近有个比较热的话题:高速巡航中,识别静止目标车辆并刹停,测试中某公司的车在100km/h的速度下以0.5g减速度刹停,收到了媒体的好评,同时,拿来做对标的另一台车辆却不能刹停,因为减速度达不到0.5g。那么,这种case的优劣是哪些技术点在后台进行支撑呢?又有哪些特殊之处需要考虑呢?是否能直接刹停的设计才是更好呢?
  智能巡航(ICC)的安全跟车距离的现状
  ICC的跟车距离主要的几种展现方式,示例:
  由本示例几种方式可见,跟车的时距最小的可允许档位大约在1秒左右,相当于两车100km/h 行驶时,跟前车的间距为28m到30m左右的间距。
  相较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谨慎型驾驶员常用的安全车距:
  在ADAS的各功能设计中,由于控制技术的加持,在某些程度上确实改变了传统 驾驶员的操作习惯,从一开始的有点心慌到很快接受,并习惯智能驾驶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以上的跟车距离对比:初始使用ICC跟车,会怀疑会有追尾风险,但应用之后,发现前车刹自车也跟着减速了,马上就能进入系统理解状态,从而越来越相信系统。但是等某天突然前车刹了,自车没跟着减速,就会入坑了。所以,智能驾驶的发展无论如何以性能对标和评估其优越性,都需要花点时间思考安全的优劣,做到全方位思考。毕竟性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安全虽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却是最珍贵的东西。
  安全跟车间距的可控性
  在大多数的安全设计者角度,首先会跟随法规进行设计。的确有非强制法规ISO 15622定义了ACC:大于72km/h减速度不得高于3.5m/s2,见下图所示:
  本处说明了ACC的辅助成份更重,智能化程度低,驾驶员的可控性是关键。若同理,根据传统驾驶员的模型,将踩制动的反应时间假定为1秒,那么,实际ACC在100km/h的安全跟车间距如何定义更安全?参考分析ICC的两种测试cases如下:
  CASE1:前/后车均运行在ICC工况,100kph巡航。前车突然以-0.5g减速,后车同样以-0.5g减速,待驾驶员反应后踩下制动踏板,ICC退出,并由驾驶员控制刹停,计算结果:
  CASE2:前车运行在ICC工况,后车驾驶员正常控制跟车。前车突然以-0.5g减速,后车驾驶员发现前车制动灯点亮后,立即踩下踏板进行制动,计算结果:
  可见,与中国法规定义的安全车距还是有差异的。当驾驶员踩下制动时,大约0.5秒~1秒左右ADAS功能退出了,转换为人类正常驾驶员控制车辆。对于安全跟车的车距的安全性控制,取决于驾驶操作的灵敏度和心理预期的制动时间控制。故,从如上的ICC总结,经验不太足的驾驶员,安全跟车间距就建议不取最小挡位了,有抢不过和踩不动制动导致追尾的风险。
  驾驶员的可控性研究
  根据如上的可控性分析,同步开展了实测试验研究,再次证明其可控性与驾驶员的操作关联性强。若驾驶员反应集中精神状态,可以保障追尾即使发生,也不会受重伤。若在开车不集中精神注意前方车辆状态的情况下,驾驶员忽略2秒钟都足够造成重伤。故而,无论是哪种设计,在自动驾驶之前,驾驶员均需全神贯注地驾驶车辆。
  智能巡航设计中的纵向控制制动能力
  在ICC的控制中,由于对前方目标物的识别准确度各家水平不同,故,对于制动能力范围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如何平衡误刹的追尾事故频率和功能的用户体验也是一个争议点,基本示例有:
  保守型:根据ISO定义的ACC的特性约束制动,从而解决可多刹而不会与AEB同等的控制危害出现;在有必要时,进行AEB的状态机切换,同时,可以兼顾AEB的感知目标准确触发的优势;
  激进型:放大ACC的制动能力,提升部分风险不高的常规制动能力,从而以用户体验更优,而对于ICC过程中的目标的识别准确性,同样在感知层面要进行优化,减少误触发的频度,防止追尾数量增加;
  敢闯型:将ICC的全程与AEB进行整合,同一个状态位进行处理,不进行底盘制动方面的安全守护,均归为ADAS控制器,此方案对感知算法要求极高,需保证ICC的常规控制算法目标与AEB的目标计算达到同等的功能安全设计要求,方可在误触时达到真正安全的目的。
  结束语
  智能驾驶的各种功能均配有不同的用户体验和安全设计的约束,因算法和配置各不相同,不可在表面上看到某公司用了这种方案就直接引用效仿。安全论证虽不可见,但生命无价,要做到均衡,在宣传时,还需兼顾,说明其原因和优势点。
  你是否对车载测试感兴趣,想转行车载测试却无从下手呢?现在私聊恬恬圈/甜甜圈,或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天天圈,了解车载测试入门吧↓↓↓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