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CAN和CAN FD组网思考

发表于:2023-8-17 09:09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开心果Need Car

  目前,整车的网络拓扑中,CAN FD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当然,带来的问题也非常的多。CAN FD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向后兼容Classic CAN,以便于CAN FD报文和经典CAN报文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共存。然而,具体到工程的实现,很多细节还需要开发人员把控,确保网络通信的鲁棒性。本文,从经典CAN和CAN FD组网的角度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经典CAN网络加入CAN FD节点,需要注意什么?
  当整车电子电器架构由原有的经典CAN网络拓扑升级到支持CAN FD的网络拓扑时,节点的软/硬件均需要有所改变。CAN的网络拓扑升级如下所示:
  (一)硬件改变
  当经典CAN节点升级到CAN FD节点时,需要考虑Transceiver和Controller的选型。
  Transceiver选型:
  因为CAN FD的数据段支持更高的通信速率(eg:2000Kbps),意味着Transceiver可以进行更快的数(Digital)/模(Analog)信号的转换,所以,如果要支持CAN FD报文,对于CAN FD节点,Transceiver选型中,要选择支持CAN FD的收发器。eg:TLE6250(不支持CAN FD),不能选用,NXP TJA1145(支持CAN FD),可以选用。
  Controller选型:
  一般,CAN Module(主要指CAN Controller)集成在主芯片中,所以,选择主芯片时,需要选择支持CAN FD通信的芯片。就目前常用的主流芯片(eg:英飞凌、瑞萨、ST等),几乎都支持CAN FD通信。
  网络拓扑增加CAN FD节点,不能仅增加一个CAN FD节点,如果仅增加一个CAN FD节点,意味着这个CAN FD节点发送的CAN FD报文,没有对应的接收节点,也就会造成No Ack错误,总线上出现错误帧,如下所示:
  所以,支持CAN FD报文的网络,需要至少两个通信CAN FD节点。
  CAN和CAN FD的组网通信如下所示:
  (二)软件改变
  如果CAN的网络拓扑中,增加了CAN FD节点,需要Classic CAN节点设置CAN ID的过滤功能,否则,Classic CAN节点会将CAN FD报文数据段按照500Kbps速率采样,进而可能造成数据采样错误,发送错误帧,影响总线通信。
  如何理解过滤?为了降低CPU的负载,在开发中,会对总线报文进行过滤(Filter)设置,即:节点只接收需要的报文,忽略非相关报文。具体的操作可以参考芯片手册说明,如下(Aurix手册)示意:
  如上图,过滤的实质是将与节点不相关的报文丢弃,只有数据相关才放入接收缓冲区,也就是邮箱(Mailbox)。
  注意:上图的过滤,从ID开始过滤,如果ID不同,则ID之后的数据,节点不在接收。
  2、CAN和CAN FD的ID可以相同吗?
  答:可以。在11898的规范中,CAN和CAN FD报文格式不同,如下所示:
  所以,即使ID(IDentifier)相同,CAN和CAN FD报文也不是相同的报文。所以,两者可以在一个网段内共存,且不会影响对应节点的接收,示意如下:
  提示:由于Classic CAN的FDF位为显性(0),CAN FD报文的FDF位为隐性(1),因此,在CAN仲裁过程中,当CAN和CAN FD的ID相同时,根据"线与"规则,CAN报文优先抢占总线使用权。
  3、采样点对通信速率的影响
  CAN通信质量的好/坏,需要合理的采样点保证。不管是CAN或者CAN FD,开发或者测试中,要严格按照需求设置采样点,否则,可能导致节点发送错误帧,影响总线通信。
  举例:
  在CANoe中设置仲裁段采样点为65%,通信质量如下所示:
  在CANoe中设置仲裁段采样点为95%,通信质量如下所示:
  你是否对车载测试感兴趣,想转行车载测试却无从下手呢?现在私聊恬恬圈/甜甜圈,或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天天圈,了解车载测试入门吧↓↓↓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