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移动Mobile Market陷利益漩涡 仍受惯性掣肘

发表于:2009-7-14 09:5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未知    来源:CSDN

  MobileMarket面临的问题是目前运营方广东移动无法解决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利益博弈。

  短暂露面的中移动MobileMarket(以下简称MM)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作为苹果AppStore模式在国内运营商领域的第一个范本,MM被中移动乃至所有开发者寄予厚望。

  显然,中移动期望MM能够复制苹果AppStore的辉煌,但是在这股蔓延全球的AppStore热潮中,中移动MM面对竞争对手不仅是诺基亚、谷歌等巨头,更包括自身既有体制的束缚。在MM良好的框架之下,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平台中的平台

  根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得到的消息,此次上线的MM仅仅是测试版本,正式上线将会推迟至8月或9月。但是,作为开发者基地的中移动开发者社区仍然没有关闭,中移动更希望用一种低调的态度完善MM。

  透露出的页面显示,中移动的构想已远远超出苹果公司的AppStore。首次上线的MM除了传统的几大业务分类之外,Ophone、诺基亚Ovi、谷歌Android等不同操作系统的专卖店赫然在列。

  显然,MM的定位将是平台中的平台。

  虽然此前中移动多次推出相关业务产品,更包括被列入KPI考核的飞信、139邮箱等。但是面对3G网络用户海量的业务需求,中移动显然无法一一满足。与此相伴的则是话音业务收入下滑,此前一季度财报显示,中移动ARPU值为73元,环比大降超过10%。无论是用户主动需求、还是中移动被动需要,AppStore模式无疑是中国移动借机推出自有平台实现利润增值的机会。

  对中移动而言,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提供大量软件才是重点,而早已上线的终端、系统厂商的各大软件商店无疑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以诺基亚的Ovi为例,旗下软件总数已经超过2万。从MM网站显示的数据来看,MM目前提供的软件仅为1000个,两者相差明显。

  但是理想仍然与现实并不重合。

  无论是诺基亚,还是索尼爱立信,都已经拥有自己的软件商店,中移动期望将他们整合在自己的平台上,难度很大。盛博咨询董事兼专家顾问胡权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曾有消息表示,未能与诺基亚就深度定制达成一致,及与苹果在iPhone入华事宜的拉锯战已经显示了相关巨头在面对中移动时并不愿意放弃主导权。

  开发者争夺战

  由于手机需求的个性化,注定了所需要软件的数目繁杂且单一数量不高。例如,在AppStore上,超过5万种的应用带来3.65亿美元年收入,平均每款软件的销售收入仅为7000美元,即便是其中火爆异常的iShoot游戏,其最高日收入为3700美元。显然,上述收入虽然这对于个人开发者极其诱人,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却并不理想。

  MM中注定将是个人开发者占据主导的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因此,在市场的另一个层面,各大巨头则在延续着对于开发者的争夺。

  此前,中移动相关人士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为了快速增加MM中的产品数,中移动将提供基于浏览器的BAE开发平台,其中主要考虑的原因即为基于浏览器的HTML语言,由于HTML语言在国内拥有最大的程序员团队,开发周期仅为诺基亚Symbian平台的五分之一。

  在中移动开发者社区,中移动对于开发者最为关心的分成问题给出了答案,专业的移动开发技术支持、便捷的移动应用销售平台、超过4亿的潜在消费人群、70%的应用销售收入分成,下一个移动创业明星就是你。

  此前苹果AppStore的分成比例为三七分成,中移动的广告语显然透露出其将借鉴苹果的做法。

  但是,相同的分成比例并不足以让开发者动心,此前曾有开发者表示,由于iPhone用户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和好奇心,开发者将能得到更高的回报。数据显示,对一个开发者来说,如果为非iPhone手机开发一款应用意味着他需要触及到比iPhone用户群大94倍的用户群才可能得到相同的下载量。而在另一层面,相比于传统梦网模式的15:85的分成比例,MM同样不具优势。

  也许是考虑到了上述问题,企业开发者同样收到中移动的橄榄枝,毕竟在MM运营的最初阶段,企业开发者将是主体。在中移动开发者平台上同样显示,新加入的合作伙伴以企业为主。合作伙伴将可以发布自己的产品到中国移动MM应用商店,向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群体销售。在开发者社区里,中移动如此表示。

  仍受梦网惯性掣肘

  虽然定位类似于苹果的AppStore,但是被定位为梦网二次创业的MM却在一定程度延续着梦网模式。

  MM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真实开发者与中移动之间仍然存在中间人。据了解,正式发布后,企业开发者或企业应用提供商可与MM直接合作供应商品销售;个人开发者则将通过应用代理提供商(MAP)的第三方产品代理供货形式,间接与MM合作供应商品销售。

  在众多开发者看来,第三方代理无疑将会带有SP的味道,而之前在梦网模式下SP与CP(内容提供商)的矛盾无疑将在一定程度影响MM的发展。此前曾有个人开发者向记者反馈,其在开发者社区注册后并未得到任何反馈。

  从广东移动的MM操作实际情况来看,其严格的审核机制,并不能使得进入门坎降低,也不能实现所有进入标准创新导向这就违背了网上应用商店的设计原则。

  而在另外一个层面,传统梦网模式仍然能够带给中移动客观的经济利益,MM与梦网的定位应当如何区分仍是MM面临的棘手问题。此前《通信产业报》(网)曾报道,原本定位于梦网二次创业的MM已经脱离梦网,成为与DO平台、梦网并列的三大平台。但是如何协调三大平台之间的利益,中移动仍未出台细则。

  显然,上述问题所需要的不仅是中移动在形式上搭建MM,MM面临的问题是目前运营方广东移动无法解决的,其背后多方面的利益纠葛才是最大障碍。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