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相关标准汇总

发表于:2024-3-20 09:53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红豆沙冰    来源:焉知

  1.标准方向分析
  当前汽车行业的内卷态势已经蔓延至项目立项,导致如今开发模式都尽可能地左移,例如瑞萨提出的虚拟ECU开发模式可以极大节省ECU的实车验证资源,汽车网络安全、功能安全的开发左移可减少售后代价。如今汽车不再是一个独立个体,智能网联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更像是一个可载人的网络移动终端,智能网联汽车对应的各个方向相关安全标准也需要进一步规范。我们仍旧以当前比较流行的整车多域控架构为例:
  一辆较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一般拥有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车身域和底盘域等;
  因此我认为从上述控制器功能来查找标准是可行的。
  2.智能驾驶域相关标准
  智能驾驶域负责感知融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
  信息感知与融合通过车载毫米波雷达、车载激 光雷达、车载摄像头等感知部件以及车载信息交互终端,探测和接收车辆外部信息,经过感知融合和分析处理,为后续的决策与控制环节提供依据。驾驶辅助系统(ADAS)主要是面向Level 0-2 自动驾驶功能,实时监测驾驶员、车辆及其行驶环境,并通过信息、运动控制等方式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任务(ACC) 或主动避免碰撞危害(AEB等)的各类系统自动驾驶则是值Level 3-5 自动驾驶,在特定条件下替代驾驶员完成驾驶动作。
  上述功能均需要标准来进行规范,经过查询,相关标准如下:
  3.智能座舱域相关标准
  智能座舱负责人机交互、车云的近端、远端通信。
  座舱人机交互主要是座舱人员与IVI 、车内环境控制等交互,例如座椅加热、空调分区控制等功能;车云近、远端通信主要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远程控制车内空调、汽车加解锁等,远端通信主要是指云端与汽车通信,完成远程诊断、OTA、环境数据搜集、车用地图、卫星导航通信等功能。
  相关标准如下:
  4.汽车通用规范
  通用规范主要就是在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架构下各零部件、整车需要遵守的通用要求和共性评价准则,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电磁兼容、质量体系等等。
  功能安全标准用于保证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故障或者随机故障引发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车辆能够安全运行,不会对人身造成安全威胁。
  预期功能安全标准避免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合理风险、或者功能不足引发的潜在威胁,它是对于功能安全的一个补充,用于辅助\自动驾驶系统。
  网络安全标准针对黑客对汽车的攻击行为,通过威胁分析和风险评估来构建汽车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电磁兼容标准保证了在复杂车内外电磁干扰下,汽车相关电气功能不会发生功能缺失、性能降级,从而影响行车控制、数据传输记录等功能。
  质量体系则旨在减少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容易产生的质量波动和浪费。
  具体标准如下:
  你是否对车载测试感兴趣,想转行车载测试却无从下手呢?现在私聊恬恬圈/甜甜圈,或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天天圈,了解车载测试入门吧↓↓↓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