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复杂思考之流程图:如何规范并描绘易于理解的流程图?

发表于:2018-3-20 11:18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Jokul    来源:个人博客

  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一、背景
  最近负责公司流程再造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背景是:为了跟上公司业务的发展,要将公司已有内部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功能全部梳理和重构,解决大部分历史遗留的混乱问题并增强扩展性。系统由两个ERP系统和一个CRM系统及一些独立工具构成,包含销售、运营、市场、财务、人事、客户管理等模块。
  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遭遇了大量问题并努力解决,这次主要聊一个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影响概念设计及沟通交流的问题。由于系统本身既庞大又结构复杂,且设计时需要协调沟通极多的的部门负责人与项目干系人配合,而他们对于软件工程或组织系统的认识水平又参差不齐,就导致很难在统一的概念上进行沟通,尤其是在业务层面到开发层面的鸿沟,着实给我造成了许多困惑。
  二、问题分析
  仔细细考后,基于易理解性和工作流合理性提出以下几点假设原因:
  与业务部门来说,更多的关注从自己视点出发的内容,甚至可能完全忽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其他部门工作流程。例如,销售人员可能根本不在意财务人员怎么审核资金到账,而只在乎完成签约销售立刻获取自己的业绩。而于此相反,财务人员就更关注,资金到账的信息一定要自己牢牢匹配确认以致牺牲时间的延迟。
  抽象的概念图表达方式并不容易被所有人理解。这些图抽象的能力让我们在设计上得心应手,却让一些没经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员难以接受。
  业务概念与系统概念的严重脱节。例如在现实业务流程中需要业务管理人员审核的过程,在系统内部的概念却是客服审核。类似的许多功能与概念极度脱节,以至于业务人员也仅熟悉常用的小部分功能。
  我自己对于系统复杂程度的低估,没能完全穷举出系统内的所有相关流程。接手这种唯一的文档就是代码,又遍布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系统,真的就差把自己埋坑里了。
  而其中第一点问题从解决真实问题的角度适合引入系统论思考,第三点问题则正是项目立项之初就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点就只剩降低我的自我效能感这一个用处了。
  于是这篇文章将主要从第二点问题出发,同时引入第一点问题的影响因素,记录我的思考、逻辑及解决方案。也就是,如何规范设计流程并描绘让各部分干系人都更易理解的表达。
  (这里不聊为什么选择用图的形式表达,我认为信息可视化是在制作难度和可理解性中最平衡的沟通方式。)
  三、问题研究
  1、图的类型
  先来熟悉一下惯用的几种作图方式,流程图、泳道图、时序图、用例图、原型图,不过下文的图并没有按照严谨的UML方式作图(现在连开发都不用严格的UML了吧?),仅作参考使用。好,开始一个个分析优缺点,仔细研究问题。
  流程图
  优点:逻辑、概念清晰,且很容易做颗粒度把控。
  缺点:更多表达系统的行为,较为忽视人员角色与系统的互动,实际制图中更多是偏向开发侧表达,对跨部门沟通不够友好;表达数据、状态等信息时略显力不从心,因为如果引入其他形式表示会导致图表过于复杂,都用同一种形式展示又很难区分。
  泳道图
  优点:较为完整描述流程,相当于在普通流程图中加入角色,展示所有涉及模块的交互;能直观感受特定泳道内的所有行为。
  缺点:系统高于复杂的时候,图极大极复杂,可读性很差;且信息展示方式不够直观,与常规认知习惯不匹配。
  用例图
  优点:好处是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在遍历单角色任务时很实用,且容易按照颗粒度划分层次。
  缺点:在概念设计上容易忽视整体,流程完整性难以直观感受。除了对单个角色做MECE分析的时候比较有用,其余用处不大,毕竟测试同学会自己处理用例。
  原型图
  优点: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最喜欢看的图,好处很多,既直观,又能很好的展示功能,还可以做交互标记。按颗粒度可分低保证高保真,低保证便于沟通,高保真方便用户测试。
  缺点:原型图已经很贴近实际开发的阶段了,而不是所有项目(甚至不建议任何项目)都是直接到原型阶段的,前期的思考和论证至关重要,原型只不过是之前所有阶段的结果总结,反复修改原型极易导致严重的项目进度管理问题,所以直达原型的设计流程是很成问题的。
  2、表达元素分析
  角色,表示场景下涉及的角色
  行为,表示场景下作出的动作
  数据,表示场景下信息数据的流动
  状态,表示场景下引起的状态变化
  界面,表示场景下位于什么界面及其样式
  3、设计阶段
  先细分几个设计阶段,方便明确在各个阶段的目标以选择需要的方案。
  业务概念阶段,此阶段主要关注在现实业务场景下,需要做什么,和业务流程规范的设计
  功能概念阶段,此阶段主要关注产品如何满足业务概念的要求,需要设计哪些功能,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如何组织协调
  交互原型阶段,此阶段主要关注产品具体实现的展示方案,用户如何操作,界面如何反馈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