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AP :(Wireless) Access Point

    2007-09-04 09:55:00

    AP是(Wireless) Access Point的缩写,即(无线)访问接入点。如果无线网卡可比作有线网络中的以太网卡,那么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目前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这正是Access Point名称的本义)。

    目前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一些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家庭、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无线局域网而言,一般只需一台无线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AP的室内覆盖范围一般是30m~100m,目前不少厂商的AP产品可以互联,以增加WLAN覆盖面积。也正因为每个AP的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正如手机可以在基站之间漫游一样,无线局域网客户端也可以在AP之间漫游。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型AP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单纯型AP和扩展型AP。扩展型AP除了基本的AP功能之外,还可能带有若干以太网交换口、路由NATDHCP、打印服务器等功能。

     

    在典型的WLAN环境,主要有发送数据和接收的设备,这称为接入点/热点/网络桥接器(AccessPoint:AP)。通常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内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在同时具有有线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AP可以通过标准的Ethernet电缆与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作为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连接的桥梁。

    而这也是目前的主要应用方式,比如电脑通过无线网卡与AP的连接,再通过AP与ADSL等宽带网络连接入互连网。除此之外,AP本身具有网管的功能,能够针对无线网卡作出一定的监控。AP理论上可以支持一个ClassC的工作站,但是为了保证每个工作站都有足够的带宽,一般建议一台AP支持20-30个工作站。

  •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Dual Core ,Dual CPU

    2007-07-05 11:11:03

      一、三者的工作原理和概念:

      (1)超线程(HT):

      超线程(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技术就是通过采用特殊的硬件指令,可以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在单处理器中实现线程级的并行计算,同时在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持下大幅度的提高运行效能,从而实现在单处理器上模拟双处理器的效能。其实,从实质上说,超线程是一种可以将CPU内部暂时闲置处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技术。

      超线程的实现条件需要CPU的支持,主板芯片组和主板BIOS的支持,另外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方面也需得到应有的支持。说白了超线程就是通过软件的手段模拟出双个逻辑内核进行工作,运行效果尽量接近两个物理核心的性能。

      不过超线程也存在着致命的不足,首先他在windows 2000下无法使用,因为WIN2000不支持超线程,只有WIN XP以上的系统才可以使用HT。另外由于HT是软件模拟出两个核心,所以模拟出来后的两个核心是分享物理缓存的,从而使物理缓存大小减半,另外因为超线程技术是对多任务处理有优势,因此当运行单线程运用软件时,超线程技术将会降低系统性能,尤其在多线程操作系统运行单线程软件时将容易出现此问题。

      (2)双核心:

      所谓双核心处理器,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块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并通过并行总线将各处理器核心连接起来。双核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只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 ,单芯片多处理器) 中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一种类型。

      换言之双核心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这样就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核中,在任务繁重时,两个核心能相互配合,让CPU发挥最大效力。两个能互补的核心运行起来性能是非常不错的,例如使用 Intel奔腾D双核处理器就相当于你有了两台采用奔腾4的主机。

      如果说超线程是用软件来模拟出双核的效果,那么现在所说的双核心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核心。他弥补了超线程适用系统比较少的缺点,可以广泛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多个版本;他还有效的解决了双核运算中出现的缓存分离与数据冲突错误问题。

      (3)CPU:

      前面所说的双核心是在一个处理器里拥有两个处理器核心,核心是两个,但是其他硬件还都是两个核心在共同拥有,而双CPU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双核心,不光是处理器核心是两个,其他例如缓存等硬件配置也都是双份的。

      二、三者的布局结构:

      如果我们把CPU比做一套住房的话,那么超线程技术实际上就相当于把一间房子人为的通过添加屏风或者推拉门来划分成两小间,虽然表面上每间居住者可以自己干自

    己的事,不互相影响,但是在出门时都要走同一个大门。

      而双核心的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套两居室,房子里有两个屋子,每个屋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不互相干扰。出门时也可以各走各的卧室门到大门口。不过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例如放音响声音过大等情况,在同一套两居室里的两个屋子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双CPU,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两套房子,每个房子有每个房子的大门,我们出入大门不会像超线程那样共用一个门,也不会出现双核心那样一个房间因为某些原因影响另一间,即使某个房子播放音响也不会影响到另外一套房子。

      不过从价格上讲自己划分出一个房间的超线程无疑是最最便宜的,而需要花费高额银子购买两套房子住的双CPU是最贵的。

      三、三者运行性能比较:

      CPU运行性能最关键的就是运行速度,那么究竟这三者在运行速度方面表现如何呢?我们依然通过比喻的方法来区分。

      假设CPU是一个运输卡车,货物就是我们要计算的信息,CPU运算就类似于卡车运输货物。同一时间运送的货物越多,说明CPU运算能力越强。

      单CPU系统---相当于一辆卡车在一条车道上跑。由于车少,所以运输能力有限。以往CPU生产厂商都是在不断的提高卡车的载重即主频来提高他的运输能力。

      双CPU系统---相当于两辆卡车在两条相交的车道上跑。每辆车大部分都在自己的路上跑,但偶尔会相遇、停车避让。由于车多路宽,所以双CPU运输能力最强。

      HT(超线程)系统---相当于一辆双层卡车在一条车道上跑。由于是双层的,所以猛地一看以为是两辆车在跑,其实只有一辆。不过因为双层涉及到车高以及捆绑等问题,有的时候遇到限高的桥梁,需要人为的将货物卸下,手工搬运。所以说HT超线程适用的条件比较苛刻。

      双核心CPU系统,相当于两辆卡车在一条车道上跑。虽然他运输的货物能力提高了,而且也不会频繁产生类似于HT超线程那样的冲突,但是因为他们都在一条车道上跑,所以互相避让减速的频率要比双CPU高得多。所以他的运输能力要比真正的双CPU系统差。

      总结:
      所以通过上面的结构比较,运行性能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那就是在运行性能方面双CPU>双核CPU>超线程CPU>CPU;而在价格上也是双CPU>双核CPU>超线程CPU>CPU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应用面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最近逐渐热起来的“双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开放架构的双核技术。在这方面,起领导地位的厂商主要有AMD和Intel两家。其中,两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组件都直接连接到CPU,消除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两个处理器核心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内核上,核心之间以芯片速度通信,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延迟。而Intel采用多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的方式。专家认为,AMD的架构对于更容易实现双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构会遇到多个内核争用总线资源的瓶颈问题。

    双核与双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也有很大不同之处。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晶元)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Intel则是将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客户可以利用其现有的90纳米基础设施,通过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双核心的系统。

    计算机厂商可以轻松地提供同一硬件的单核心与双核心版本,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环境稳定性的客户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升级到双核心。在一个机架密度较高的环境中,通过在保持电源与基础设施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移植到双核心,客户的系统性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同样的系统占地空间上,通过使用双核心处理器,客户将获得更高水平的计算能力和性能。

  •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2007-07-04 16:57:12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

      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两种,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

      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目前显卡一般会采用DVD-I接口,这样可以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到普通的VGA接口。而带有DVI接口的显示器一般使用DVI-D接口,因为这样的显示器一般也带有VGA接口,因此不需要带有模拟信号的DVI-I接口。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有些显示器只有DVI-I接口而没有VGA接口。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
    一、速度快
      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

    二、画面清晰
      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GA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最后,DVI接口可以支持HDCP协议,为将来看带版权的高清视频打下基础。不过要想让显卡支持HDCP,光有DVI接口是不行的,需要加装专用的芯片,还要交纳不斐的HDCP认证费,因此目前真正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还不多。

    http://publish.it168.com/cword/1371.shtml

  • Flash Memory

    2007-07-04 13:23:01

    Flash memory is non-volatile, which means that it does not need power to maintain the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chip. In addition, flash memory offers fast read access times (although not as fast as volatile DRAM memory used for main memory in PCs) and better kinetic shock resistance than hard disks. These characteristics explain the popularity of flash memory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storage on battery-powered devices. Another feature of flash memory is that when packaged in a "memory card", it is enormously durable, being able to withstand intense pressure,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and immersion in water1

     

    闪存的分类

    NOR
    型与NAND型闪存的区别很大,打个比方说,NOR型闪存更像内存,有独立的地址线数据线,但价格比较贵,容量比较小;而NAND型更像硬盘,地址线和数据线是共用的I/O线,类似硬盘的所有信息都通过一条硬盘线传送一般,而且NAND型与NOR型闪存相比,成本要低一些,而容量大得多。因此,NOR型闪存比较适合频繁随机读写的场合,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直接在闪存内运行,手机就是使用NOR型闪存的大户,所以手机的内存容量通常不大;NAND型闪存主要用来存储资料,我们常用的闪存产品,如闪存盘、数码存储卡都是用NAND型闪存。

    这里我们还需要端正一个概念,那就是闪存的速度其实很有限,它本身操作速度、频率就比内存低得多,而且NAND型闪存类似硬盘的操作方式效率也比内存的直接访问方式慢得多。因此,不要以为闪存盘的性能瓶颈是在接口,甚至想当然地认为闪存盘采用USB2.0接口之后会获得巨大的性能提升。

    前面提到NAND型闪存的操作方式效率低,这和它的架构设计和接口设计有关,它操作起来确实挺像硬盘(其实NAND型闪存在设计之初确实考虑了与硬盘的兼容性),它的性能特点也很像硬盘:小数据块操作速度很慢,而大数据块速度就很快,这种差异远比其他存储介质大的多。这种性能特点非常值得我们留意。

     

    Computerized systems, from simple appliances to complex networks, contain many different parts—processors, displays, software, drives, keyboards and mic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switches, modems, and, of course, memory—to name a few.

    But what exactly is memory, and more specifically, what is flash memory? Memory is capable of retaining digital informa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retained material might be operational code or data file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 ideal memory subsystem optimizes density, preserves critical material in a nonvolatile condition, is easy to program and re-program, can be read fast, and is cost-effective for the application. Some memory technologies meet one or more of these requirements very well, but offsetting limitations can prevent the product from becoming a genuine solution, especially in newer applications.

    Flash memory is a nonvolatile memory using NOR technology, which allows the user to electrically program and erase information. Intel® Flash memory uses memory cells similar to an 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NIC

    2007-06-29 15:45:47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一块网卡包括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并通过网线(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波)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去二是接收网络上其它设备传过来的帧,并将帧重新组合成数据,发送到所在的电脑中。网卡能接收所有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但正常情况下只接受发送到该电脑的帧和广播帧,将其余的帧丢弃。然后,传送到系统CPU做进一步处理。当电脑发送数据时,网卡等待合适的时间将分组插入到数据流中。接收系统通知电脑消息是否完整地到达,如果出现问题,将要求对方重新发送。

     

  • AGP

    2007-06-21 13:11:20

    AGP技术的两个核心内容是:一、使用PC的主内存作为显存的扩展延伸,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显存的潜在容量;二、使用更高的总线频率66MHz133HZ甚至266MHz,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率。AGP总线是一种专用的显示总线,并且将显示卡从PCI上独立出去,使得PCI声卡、SCSI设备、网络设备、IS设备等的工作效率随之得到提高。从AGP中受益最大的是以3D游戏为主的一些3D程序。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PCI总线日益无法满足其需求。英特尔于1996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严格的说,AGP不能称为总线,它与PCI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AGP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AGP总线。AGP接口是基于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66MHz

      AGP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CPU访问系统RAM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GP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标准在使用32位总线时,有66MHz133MHz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266Mbps533Mbps,而PCI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AGP 8X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2.1GB/s

      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AGP2X)AGP2.0(AGP ProAGP4X)AGP3.0(AGP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AGP1X266MB/S的带宽发展到了AGP8X2.1GB/S

  • PCI, PCI Express

    2007-06-21 13:09:41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PCI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
    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总线工作在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PCI 总线,64bit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PCI 总线只有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PCI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PC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

     

    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2004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全面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PCI Express
    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 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PCI Express
    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1X4X8X以及16X2X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较短的PCI Express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 Express插槽中使用。PCI Express接口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 Express接口位宽为16X,能够提供上行、下行2 X 4GB/s的带宽,远远超过AGP 8X2.1GB/s的带宽。
     

    PCI Express
    推出之初,相应的图形芯片对其的支持分为原生(Native)和桥接(Bridge)两种。ATI是最先推出原生PCI Express图形芯片的公司,而NVIDIA公司首先提出了桥接的过渡方法,让针对AGP 8X开发的图形芯片也能够生产出PCI Express接口的显示卡。但是桥接的PCI Express显示卡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利用PCI Express 16X2 X 4GB/s的带宽。但也有观点认为ATI最初推出的原生PCI Express图形芯片并非真正的原生,但迄今这一说法并未被证实

  • IDE,SATA,SCSI

    2007-06-15 15:09:58

    Serial ATA即串行ATA,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是由APT Technologies、DELL、IBM、Intel、Maxtor、Quantum,Seagate等公司合作开发用于取代并行ATA接口技术。
    目前主流硬盘多采用IDE接口,即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所制定的标准,所以也称IDE/ATA接口,最初速度为33MB/s,现在已经发展到133MB/s。
    SATA以连续串行方式传送数据,使连接电缆数目减少,效率提高,同时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减小系统复杂性,S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ATA 1.0 数据传输率是150MB/s,SATA 2.0数据传输率是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传输率。
    ATA(或IDE接口)硬盘,采用的是40针或80针的扁平硬盘线作为传输数据的通道,而SATA硬盘是采用7芯的数据线,采用点对点传输协议,使用两根数据线进行信号传送,这样就不会受到机箱内各种频率的干扰,使盘缓存中的数据顺利传到内存中进行处理

    IDE是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缩写,意思是“集成驱动器电子”,这种接口在个人电脑的硬盘上应用比较普遍。

    SCSI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缩写,意思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这种接口的硬盘在小型机设备和服务器上应用比较普遍,个人电脑一般不用这种接口。SCSI比IDE接口的硬盘速度更快,性能比较稳定,但是价格也较高。

    SCSI就是指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最早研制于1979年,原是为小型机的研制出的一种接口技术,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现在它被完全移植到了普通微机上。SCSI广泛应用于如:硬盘、光驱、ZIPMO、扫描仪、磁带机、JAZ、打印机、光盘刻录机等设备上,由于较其他标准接口的传输速率来得快,所以在较好的高端电脑、工作站、服务器上常用来作为硬盘及其他储存装置的接口。

    SCSI接口是向前兼容的,也就是说新的SCSI接口可以兼容老接口,而且如果一个SCSI系统中的两种SCSI设备不是位于同一规格,那么SCSI系统将取较低级规格作为工作标准。例如你有的SCSI控制卡是Ultra160 SCSI160MB/s)卡,而硬盘只支持Wide Ultra2 SCSI80MB/s),那么你的SCSI系统将工作于Wide Ultra2 SCSI。同样如果你的控制卡是Wide Ultra2 SCSI卡,而硬盘却支持Ultra160 SCSI,那么SCSI系统也只能工作于Wide Ultra2 SCSI。所以在选购SCSI系统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SCSI控制卡和SCSI硬盘要选择支持相同规格标准得。

    目前SCSI有以下几种延伸规格:SCSI-1SCSI-2Fast SCSIWide SCSIULTRA SCSIUltra Wide SCSIULTRA 2 SCSIWIDE ULTRA 2 SCSIUltra 160/m SCSIUltra320 SCSI

    SCSI接口优点:

    1.适应面广,在一块SCSI控制卡上就可以同时挂接15个设备

    2.高性能(具有很多任务、宽带宽及少CPU占用率等特点)

    3.具有外置和内置两种

    SCSI接口缺点: 价格昂贵、安装复杂

     

  • ACPI

    2007-06-13 16:33:22

    ACPI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1997年由INTELMICROSOFTTOSHIBA提出的新型电源管理规范,意图是让操作系统而不是BIOS来全面控制电源管理,使系统更加省电。 其特点主要有:。提供立刻开机功能,即开机后可立即恢复到上次关机时的状态,光驱、软驱和硬盘在未使用时会自动关掉电源,使用时再打开;支持在开电状态下既插即拔,随时更换功能。

     

     ACPI主要支持三种节电方式

    1(suspend即挂起)显示屏自动断电;只是主机通电。这时敲任意键即可恢复原来状态。2、(save to ram suspend to ram 即挂起到内存)系统把当前信息储存在内存中,只有内存等几个关键部件通电,这时计算机处在高度节电状态,按任意键后,计算机从内存中读取信息很快恢复到原来状态。

    3、(save to disksuspend to disk即挂起到硬盘)计算机自动关机,关机前将当前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用户下次按开关键开机时计算机将无须启动操作系统,直接从硬盘读取数据,恢复原来状态。

     

    ACPI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is an open industry specification co-developed by Hewlett-Packard, Intel, Microsoft, Phoenix, and Toshiba.

     

    ACPI establishes industry-standard interfaces enabling OS-directed configuration, power management, and thermal management of mobile, desktop, and server platforms.

     

    When first published in 1999, ACPI evolved an existing collection of power management BIOS code,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APM)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PIs), PNPBIOS APIs, and Multiprocessor Specification (MPS) tables into a well-defined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The specification enables new power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to evolve independently in operating systems and hardware while ensuring that they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you know S3 testing. like DS, choose one mode---->s3, restart.

     

    高级电源管理 (APM) 规范定义以下电源状态: • 就绪 S1 • 待机 S2 • 挂起 S3 • 休眠 S4 • 关闭 S5

     

    其中的三个状态既可应用于单个计算机组件,又可应用于整个计算机。 挂起状态处于特殊的低能耗状态,它应用于整个计算机而非单个组件。

     

    就绪 S1 在就绪状态下,计算机或设备处于完全加电状态且随时可用。 “就绪”的 APM 定义只表示计算机或设备处于完全加电状态,但不区分活动和空闲情况。

     

    待机 S2 待机是指在节能的、依赖系统的中间状态。 在中央处理器单元 (CPU) 空闲且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无设备活动时进入待机状态。 计算机将在发生以下某个事件之后返回到就绪状态: • 某个设备引发了硬件中断 • 访问了任何受控设备 当计算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会保存所有数据和操作参数。

     

    挂起 S3 挂起状态被定义为这样一种计算机状态:它是可用的最低能耗级别,能够保存操作数据和参数。 挂起状态可由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IOS) 或 BIOS 之上的软件来启动。 如果系统 BIOS 检测到需要立即响应(如电池进入极低的能源状态)的情况,它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将计算机置为挂起状态。 如果计算机处于挂起状态,则在恢复正常活动之前不进行计算。 直到由外部事件(如按按钮、计时器警报等)给出信号后,才会恢复活动。

     

    休眠 S4 Windows XP 对休眠提供内置的支持(操作系统控制的 ACPI S4 休眠状态)。 休眠会保存计算机的完整状态并关闭电源。 计算机看上去处于关闭状态。 这是可用的最低电源休眠状态,而且可以安全地关闭电源。 在从休眠状态恢复后,BIOS 执行正常的开机自检,然后读取已创建的用于保存计算机状态的休眠文件。 计算机返回到进入休眠模式之前所处的最后状态。 休眠模式可减少启动时间。 请注意,在维护计算机时,确保已关闭计算机而非使用休眠模式。

     

    Windows XP 支持休眠功能(ACPI S4 休眠状态)。 Windows XP S4OS Hibernate(休眠)在新计算机上和满足正确的视频驱动程序的要求且没有 VXD 音频驱动程序的升级计算机上可用。

     

     S4 是休眠状态。 它与 APM 的“Suspend to Disk”(磁盘挂起)状态非常接近。 休眠要求 计算机必须支持 APM 1.2 或 ACPI。 支持 D3 的分页设备(备注 - 某些 SCSI 配置不支持 D3)。 WDM 音频。 未连接旧式捕获设备。 未安装 WebTV for Windows。 无 ICS 主机(客户端良好)。

     

     关闭 S5 处于关闭状态时,计算机或设备不通电且处于不活动状态。 在关闭状态下,可能保存数据和操作参数,也可能不保存。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