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回归啦!

    2009-03-22 22:28:42

        好久没有上班了,好久没有去学习这些专业的知识了。原本来想着连这个空间的地址都找不见了,今天终于回来啦,庆幸我还能找到的找个家园。一年的生活感觉离原本这些东西真的很远,现在有点不知所错了,甚至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感觉都是那么的陌生,感觉似乎是第一次看见那样。一年啦,都在忙乎着生命中那几件重要的事情,结婚,生孩子。。。现在孩子都几个月了,我也该回来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业了,希望我在短时间内,把遗忘的知识赶紧补充上来,毕竟生活中压力还是蛮大的!
  • 学习软件测试连载一:测试的基本概念

    2007-08-05 11:04:11

        今天重读《软件测试》这本书,感受颇深,以前学习过,当干了一年测试以后,重读这本书,感觉理解得更好了,于是想重新细读,然后把笔记写下来,以后方便查看。

        今天从床上爬起来,首先细细品味这第一章,主要是测试的概述。基本讲了这么几个问题:

        1、几个术语:

         a、错误:等同于过错,例如,我们在编码的时候会出现错误。有个很重要的一点是,错误可能扩散。

                 例如:需求时的错误在设计阶段可能被放大,在编写代码阶段还会进一步放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要越早发现bug越好,在后期对bug的维护或者修改花费的代价是前期发现付出的代价的几倍)。

         b、缺陷:缺陷是错误的结果。缺陷是错误的表现。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在编码上出现了一个错误,那么可以导致在功能实现上出现缺陷。缺陷还可以分为:过错缺陷和遗漏缺陷。遗漏缺陷更难检测和解决。

         c、失效:当缺陷执行时会发生失效。

         d、事故:当失效发生时,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呈现给用户(或客户或测试人员)。

         综合以上:他们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编码人员(其实不一定是编码人员出了错)在编写程序是出了个错误,那么就可能导致某个功能没有实现,没有实现的功能就是软件中的一个缺陷,那么在这个缺陷(没有被实现或者很好实现的功能)被执行的时候,软件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起作用,就是失效,严重的情况下,就会给客户造成事故。

        另外,通过评审可以发现缺陷,避免很多失效的发生,有效的评审,可以发现遗漏缺陷。

         e、测试:测试就是一个处理错误、缺陷、失效、事故的过程。是一个采用测试用例执行软件的过程。测试的两个显著的目标:找出失效(为了提高软件本身的质量),或演示正确的执行(针对客户,让客户放心地去接受你的软件,比如客户的验证性测试)。(其实就是一个找出软件中的错误去更正并向客户证明我的软件是正确的能满足客户要求的)。

        注:括号里是我的理解,请批评指正。

         d、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最基本的应该包括,一个测试用例标识,输入和预期输出。其中输入又包括前提条件(就是执行这个测试用例之前已经存在的环境)和由某种测试方法标识的实际输入。预期结果也有两类:后果和实际输出。

         测试活动要建立必要的前提条件,提供测试用例的输入,观察输出,然后将这些输出和预期输出进行比较,以确定测试是否通过。

        一个良好的测试用例还应该包括执行历史:执行日期、结果、版本、执行人。

        2、测试的生命期模型:

        大概分三个阶段:引入程序错误、找出程序错误、清除程序错误

        引入程序错误:需求规格说明、设计阶段、编码阶段 都是引入程序错误的阶段。

        找出程序错误:测试阶段

        清除程序错误:缺陷分类、缺陷隔离、缺陷解决。

        其中缺陷解决这个步骤又是一个引入新缺陷的机会(比如在修改原来的bug的时候,导致了原来正确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缺陷,这就是为什么测试总是要进行回归测试)。

        3、测试过程: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开发、运行测试用例、评估测试结果。

        4、利用韦恩图理解测试最后得到结论:

        功能性测试只利用规格说明标识测试用例,而结构性测试(白盒)使用程序源代码(实现)作为测试用例标识的基础。两种方法单独使用都是不充分的。

        考虑程序行为:如果所有已描述行为都没有被实现,则结构性测试永远也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反过来,如果程序实现了没有被描述的行为,功能性测试永远也不会认识到这一点(病毒就是这种为描述行为的很好的例子)。所以这两种方法都需要。

       明智的组合会带来功能性测试的置信,以及结构测试的度量。

     

        

       

      

     

     

  • (一贴)性能测试

    2007-08-04 09:14:09

        今天看见一个帖字,感觉还不错,先拿来,以后东西多了,才总结自己的。本帖最初由smilefox(笑面狐)编辑。

      1.确定系统的并发用户数;  
      2.设计性能测试用例,原则以在高峰时期并发情况较多的操作作为用例基础。  
      3。硬件环境准备,这和性能测试的结果有直接关系。做性能测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知道我们的软件系统在特定的硬件环境下最多能承受多少并发用户,当然这要在多次调整各方面性能参数才能定下来。  
      4。专业的测试工具嘛做大项目是需要的。商业的有Loadrunner,QALoad(我常用的压力测试工具),免费的就更多了。他们一般都可录制测试脚本,但这不算完。我们需要监控服务器端的性能参数变化,比如Oracle数据库的缓存命中率.....Unix服务器。。。。window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还要将录制脚本填写表单的数据做参数化,即商业测试工具所谓的数据池功能---目的是不要使数据重复(数据表中的主键等限制),而且可以真正的模拟不同用户作不同操作的情况。  
      5。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服务器及程序使应用性能最佳。这个过程最长,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开发测试,网络,数据库DBA).  
      6.预测性能(你的硬件测试环境可能没有客户那里好),不要到客户现场去做第一次性能测试,切记!!。  
      7。测试用服务器必须使用多CPU的(至少两个),因为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应用服务器上线程死锁和内存泄漏是遇到最多的问题。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个概念,你用的应用服务器不管有多么的优秀,只要你的代码很烂,那结果可能比不上最差劲的服务器上测的效果。

  • Oracle数据库数据导入方法[转]

    2007-08-02 21:32:15

       遇见这个问题了,所以搜了一下,感觉这篇文章总结的还不错,加为收藏,以备后用啦!

    每个数据库管理员都会面临数据导入的问题,这有可能发生在数据库的新老移植过程中,或者是在数据库崩溃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中,还有可能是在创建测试数据库的模拟环境过程中,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数据库管理员,你应该做好接受各种数据导入请求的技术储备,同时还要尽量满足人本能的对导入速度的苛求。本文仅针对 Oracle 数据库所提供的加速数据导入的各种特性和技术进行探讨,其中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转化应用于其他数据库。以下七种数据导入方法哪个最适用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也附带列举了影响导入速度的各种因素供斟酌。为了比较各种数据导入方法的效果,我创建了示例表和数据集,并用各种方法导入示例数据集来计算总体导入时间和导入进程占用 CPU 时间,这里得出的时间仅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建议你使用 Oracle 9i 企业版数据库,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使用 Oracle 7.3 以上的标准版数据库。本文使用的机器配置为:CPU Intel P4,内存 256M,数据库 Oracle 9i 企业版。

      示例表结构和数据集

      为了演示和比较各种数据导入方法,我假定数据导入任务是将外部文件数据导入到 Oracle 数据库的CALLS表中,外部数据文件包含十万条呼叫中心记录,将近 6MB 的文件大小,具体的数据示例如下:

    82302284384,2003-04-18:13:18:58,5001,投诉,手机三包维修质量
    82302284385,2003-04-18:13:18:59,3352,咨询,供水热线的号码
    82302284386,2003-04-18:13:19:01,3142,建议,增设公交线路

      接受导入数据的表名是 CALLS,表结构如下:

    Name Null? Type Comment
    ------------ --------- ------------- -----------------
    CALL_ID NOT NULL NUMBER Primary key
    CALL_DATE NOT NULL DATE Non-unique index
    EMP_ID NOT NULL NUMBER
    CALL_TYPE NOT NULL VARCHAR2(12)
    DETAILS VARCHAR2(25)

       逐条数据插入INSERT

      数据导入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编写 INSERT 语句,将数据逐条插入数据库。这种方法只适合导入少量数据,如 SQL*Plus 脚本创建某个表的种子数据。该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导入速度缓慢,占用了大量的 CPU 处理时间,不适合大批量数据的导入;而其主要优点就是导入构思简单又有修改完善的弹性,不需要多做其它的准备就可以使用。如果你有很多时间没法打发,又想折磨一下数据库和 CPU,那这种方法正适合你。

      为了与其它方法做比较,现将十万条记录通过此方法导入到 CALLS 表中,总共消耗 172 秒,其中导入进程占用 CPU 时间为 52 秒。

      逐条数据插入 INSERT,表暂无索引

      为什么上一种方法占用了较多的 CPU 处理时间,关键是 CALLS 表中已创建了索引,当一条数据插入到表中时,Oracle 需要判别新数据与老数据在索引方面是否有冲突,同时要更新表中的所有索引,重复更新索引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因此提高导入速度的好办法就是在创建表时先不创建索引或者在导入数据之前删除所有索引,在外部文件数据逐条插入到表中后再统一创建表的索引。这样导入速度会提高,同时创建的索引也很紧凑而有效,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位图索引(Bitmap Index)。对于主要的和唯一的关键约束(key constraints),可以使之先暂时失效(disabling)或者删除约束来获得同样的效果,当然这些做法会对已经存在的表的外键约束产生相关的影响,在删除前需要通盘斟酌。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在表中已存在很多数据的情况下不太合适。例如表中已有九千万条数据,而此时需要追加插入一千万条数据,实际导入数据节省的时间将会被重新创建一亿条数据的索引所消耗殆尽,这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结果。但是,如果要导入数据的表是空的或导入的数据量比已有的数据量要大得多,那么导入数据节省的时间将会少量用于重新创建索引,这时该方法才可以考虑使用。 加快索引创建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了减少索引创建中排序的工作时间,可以在当前会话中增加 SORT_AREA_SIZE 参数的大小,该参数允许当前会话在内存的索引创建过程中执行更多的排序操作。同样还可以使用 NOLOGGING 关键字来减少因创建索引而生成的 REDO 日志量,NOLOGGING 关键字会对数据库的恢复和 Standby 备用数据库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在使用之前要仔细斟酌,到底是速度优先还是稳定优先。

      运用这种方法,先删除 CALLS 表的主键和不唯一的索引,然后逐条导入数据,完成后重新创建索引( 表在导入数据前是空的)。该方法总共消耗 130 秒,包括重建索引的时间,其中导入进程占用 CPU 时间为 35秒。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加快导入的速度并使索引更加紧凑有效;缺点是缺乏通用性,当你对表增加新的复杂的模式元素(索引、外键等)时你需要添加代码、修改导入执行程序。另外针对 7*24 在线要求的数据库在线导入操作时,删除表的索引会对在线用户的查询有很大的性能影响,同时也要考虑,主要或唯一的关键约束条件的删除或失效可能会影响到引用它们的外键的使用。

      批量插入,表暂无索引

      在Oracle V6 中 OCI 编程接口加入了数组接口特性。数组操作允许导入程序读取外部文件数据并解析后,向数据库提交SQL语句,批量插入 SQL 语句检索出的数据。Oracle 仅需要执行一次 SQL 语句,然后在内存中批量解析提供的数据。批量导入操作比逐行插入重复操作更有效率,这是因为只需一次解析 SQL 语句,一些数据绑订操作以及程序与数据库之间来回的操作都显著减少,而且数据库对每一条数据的操作都是重复可知的,这给数据库提供了优化执行的可能。其优点是数据导入的总体时间明显减少,特别是进程占用 CPU 的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通过 OCI 接口确实可以执行数据批量导入操作,但是许多工具和脚本语言却不支持使用此功能。如果要使用该方法,需要研究你所使用的开发工具是否支持 OCI 批量操作功能。导入程序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码并可能存在错误的风险,缺乏一定的弹性。

      运用上述方法,程序将外部数据提取到内存中的数组里,并执行批量插入操作(100行/次),保留了表的删除/重建索引操作,总的导入时间下降到 14 秒,而进程占用 CPU 的时间下降到7秒,可见实际导入数据所花费的时间显著下降了 95%。

      CREATE TABLE AS SELECT,使用Oracle9i的External Table

       Oracle 9i 的一项新特性就是 External Table,它就象通常的数据库表一样,拥有字段和数据类型约束,并且可以查询,但是表中的数据却不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是在与数据库相关联的普通外部文件里。当你查询 External Table 时,Oracle 将解析该文件并返回符合条件的数据,就象该数据存储在数据库表中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在查询语句中将 External Table 与数据库中其他表进行连接(Join),但是不能给 External Table 加上索引,并且不能插入/更新/删除数据,毕竟它不是真正的数据库表。另外,如果与数据库相关联的外部文件被改变或者被删除,这会影响到 External Table 返回查询结果,所以在变动前要先跟数据库打招呼。
       这种方法为导入数据打开了新的一扇门。你可以很容易的将外部文件与数据库相关联,并且在数据库中创建对应的 External Table,然后就可以立即查询数据,就象外部数据已经导入到数据库表中一样。唯一的不足需要明确,数据并未真正导入到数据库中,当外部文件被删除或覆盖时,数据库将不能访问 External Table 里的数据,而且索引没有被创建,访问数据速度将有所缓慢。创建 CALLS_EXTERNAL(External Table表)如下,使之与外部数据文件关联:

    CREATE TABLE calls_external
    (call_id NUMBER,
    call_date DATE,
    emp_id NUMBER,
    call_type VARCHAR2(12),
    details VARCHAR2(25))
    ORGANIZATION EXTERNAL
    ( TYPE oracle_loader
    DEFAULT DIRECTORY extract_files_dir
    ACCESS PARAMETERS
    (
    RECORDS DELIMITED BY NEWLINE
    FIELDS TERMINATED BY ’,’
    MISSING FIELD VALUES ARE NULL
    (
    call_id, call_date CHAR DATE_FORMAT DATE MASK
    "yyyy-mm-dd:hh24:mi:ss",
    emp_id, call_type, details
    )
    )
    LOCATION (’calls.dat’)
    );
      然后将 External Table 与真正被使用的表 CALLS 关联同步,删除 CALLS 表并重建它:

    CREATE TABLE calls
    (
    call_id NUMBER NOT NULL,
    call_date DATE NOT NULL,
    emp_id NUMBER NOT NULL,
    call_type VARCHAR2(12) NOT NULL,
    details VARCHAR2(25)
    )
    TABLESPACE tbs1 NOLOGGING
    AS
    SELECT call_id, call_date, emp_id, call_type, details
    FROM calls_external;
      因为 CALLS 表是真正的数据库表,可以创建索引来加快访问,表中的数据将被保留,即使外部数据文件被更新或被删除。在建表语句中NOLOGGING关键字用于加快索引重建。

      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数据,总的导入时间为 15 秒,进程占用 CPU 的时间为8秒,这比前一种方法稍微慢些,但不能就此认为使用 External Table 导入数据一定比 OCI 批量插入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未经进行大量的编写代码就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不象 OCI 批量插入存在编码错误风险,它还可以使用 dbms_job 包调度数据导入进程,实现数据导入的自动化。其缺点是目标表必须先删除后重建,如果只需要导入增量数据时此方法就不合适了,另外用户在表的重建过程中访问数据时会遇到 "table or view does not exist" 的错误,它仅适用于 Oracle 9i 以上版本的数据库。

      INSERT Append as SELECT,使用 Oracle9i 的 External Table

      上一种方法演示了如何创建与外部数据文件关联的数据库表,其表的数据是由外部数据文件映射过来。缺点是数据库表需要被先删除再重建来保持与外部数据文件的一致和同步,对导入增量的数据而不需要删除已有数据的情况不合适。针对这种需求,Oracle 提供了 INSERT 语句外带 APPEND 提示来满足。

    INSERT /*+ APPEND */ INTO calls
    (call_id, call_date, emp_id, call_type, details)
    SELECT call_id, call_date, emp_id, call_type, details
    FROM calls_external;
      该语句读取引用外部数据文件的 CALLS_EXTERNAL 表中内容,并将之增加到表 CALLS 中。Append 提示告诉 Oracle 使用快速机制来插入数据,同时可以配合使用表的 NOLOGGING 关键字。

      可以预见这种方法与前一方法消耗了相同的时间,毕竟它们是使用 External Table 特性导入数据的不同阶段解决方法。如果目标表不是空的,那将会消耗稍微长的时间(因为要重建更长的索引),而前一 CREATE TABLE as SELECT 方法是整体创建索引。

      SQL*Loader的强大功能

      SQL*Loader 是 Oracle 提供的导入实用程序,特别针对从外部文件导入大批量数据进入数据库表。该工具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每一次版本升级都使其更加强大、灵活和快捷,但遗憾的是它的语法却是神秘而不直观,并且只能从命令行窗口处进行调用。

      尽管它有不直观的缺点,但却是最快最有效的导入数据方法。缺省情况下它使用 "conventional path" 常规选项来批量导入数据,其性能提高度并不明显。我建议使用更快速的导入参数选项,在命令行添加"direct=true" 选项调用 "direct path" 导入选项。在 "direct path" 导入实现中,程序在数据库表的新数据块的 high water mark 处直接写入导入数据,缩短了数据插入的处理时间,同时优化使用了非常有效的B+二叉树方法来更新表的索引。

      运用这种方法,如果使用缺省的 conventional path 导入选项,总的导入时间是 81 秒,进程占用 CPU 时间大约是 12 秒,这包括了更新表的索引时间。如果使用 direct path 导入选项,总的导入时间竟是 9 秒,进程占用 CPU 时间也仅仅是 3 秒,也包括了更新表的索引时间。

      由此可见,尽管表中的索引在数据导入之前并没有被删除,使用SQL*Loader的direct path 导入选项仍然是快速和有效的。当然它也有缺点,就像NOLOGGING关键字一样该方法不生成REDO日志数据,导入进程出错后将无法恢复到先前状态;在数据导入过程中表的索引是不起作用的,用户此时访问该表时将出现迟缓,当然在数据导入的过程中最好不要让用户访问表。

      分区交换 (Partition Exchange)

      以上讨论的数据导入方法都有一个限制,就是要求用户在导入数据完成之后才可以访问数据库表。面对7×24不间断访问数据库来说,如果我们只是导入需要增加的数据时,这种限制将对用户的实时访问产生影响。Oracle在这方面提供了表分区功能,它可以减少导入数据操作对用户实时访问数据的影响,操作模式就象使用可热插拔的硬盘一样,只不过这里的硬盘换成了分区(Partition)而已。需要声明的是 Partitioning 分区功能只有在企业版数据库中才提供。

      在一个被分区过的表中,呈现给用户的表是多个分区段(segments)的集合。分区可以在需要时被添加,在维护时被卸载或删除,分区表可以和数据库中的表交换数据,只要它们的表结构和字段类型是一致的,交换后的分区表将拥有与之互动的表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交换只是在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字典层面上进行,并没有数据被实际移动,所以分区表交换是极其快速的。

      为了创建实验环境,先假设CALLS表是个分区表,要创建一个空的分区PART_01012004,用来保存2004年1月1日的呼叫数据。然后需要再创建一临时表为CALLS_TEMP,该表与CALLS表拥有相同的字段和数据类型。

      我们使用先前介绍的导入方法将十万条数据导入到CALLS_TEMP表中,可以耐心等待数据完全导入到CALLS_TEMP表中,并且创建好索引和相关约束条件,所有这一切操作并不影响用户实时访问CALLS表,因为我们只对CALLS_TEMP临时表进行了操作。一旦数据导入完成,CALLS_TEMP表就存有2004年1月1日的呼叫数据。同时利用CALLS表中名为PART_01012004的空分区,使用如下语句执行分区交换:

    ALTER TABLE calls
    EXCHANGE PARTITION part_01012004 WITH TABLE calls_temp
    INCLUDING INDEXES WITHOUT VALIDATION;
      分区交换操作将非常快速地只更新CALLS表的数据字典,PART_01012004分区表即刻拥有CALLS_TEMP表的所有数据,而CALLS_TEMP表变为空表。假定CALLS表使用局部索引而非全局索引,上述语句中的INCLUDING INDEXES将保证分区交换包括索引的可用性,WITHOUT VALIDATION 指明不检查交替表中数据的匹配,加快了交换的速度。

      结论

      以上探讨了Oracle数据库的多种数据导入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环境,能够满足你不同的导入需求,当然你需要在了解了这些方法后,在速度、简易性、灵活性、可恢复性和数据可用性之间寻求最佳导入方案。

      为了对比各种方法的效果,我们创建了一个实例来展示各种方法的导入效率和效果,从中你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用于今后的数据导入工作。同时请记住,本文并未囊括所有的ORACLE数据导入技术(比如并行数据导入技术),这需要我们继续不懈的探索和尝试。

    数据导入方法 总体导入时间(秒) 导入进程占用CPU时间(秒)
    逐条数据插入INSERT 172 52
    逐条数据插入INSERT,表暂无索引 130 35
    批量插入,表暂无索引 14 7
    Create As Select,使用Oracle9i的External Table 15 8
    INSERT Append as SELECT,使用Oracle9i的External Table 15 8
    SQL*Loader conventional path 缺省导入选项 81 12
    SQL*Loader direct path 导入选项 9 3

  • GetTOProperty、GetROProperty、GetTOProperties的区别(总结网上的)

    2007-07-10 11:14:23

        GetTOPropertyGetROProperty都用于取出对象的某个具体属性的值,它们的语法和用法几近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GetTOProperty取出的是录制对象的属性值,GetROProperty取出的是在回放过程中运行的对象的属性值.

     

    GetTOProperties,是指取出录制对象的所有属性。

     

    GetTOPropertyGetROProperty语法都是:

    object.GetTOProperty(Property)

    或者是:

    object.GetROProperty(Property)

    其中Property,对象的属性,是必填项

     

    GetTOProperties的语法为:

    object. GetTOProperties

     

    实例:

     Dialog("Login").Activate

    Dialog("Login").WinEdit("Agent Name:").Set "training"

    Dialog("Login").WinEdit("Agent Name:").Type  micTab

    Dialog("Login").WinEdit("Password:").SetSecure "429376f06698f739df8bb1c09eab3d78dee316f7"

    Set TableDesc = Dialog("Login").WinEdit("Password:").GetTOProperties

    Properties=TableDesc.Count

    reporter.ReportEvent micdone,"属性数目",Properties

     If Dialog("Login").WinEdit("Password:").GetROProperty("attached text")="Password:" then

          reporter.ReportEvent micdone,"name控件","存在"

    else

         reporter.ReportEvent micdone,"name控件","不存在"

    end if

      If Dialog("Login").WinEdit("Password:").GetTOProperty("attached text")="Password:" then

         reporter.ReportEvent micdone,"name控件2","存在"

      end  if

    Dialog("Login").WinButton("OK").Click

    'did the flight reservation window appear?

    Window("Flight Reservation").Check CheckPoint("Flight Reservation")

    Set Mydes=Descrīption.Create()

    Mydes("attached text").value="Name:"

    Mydes("nativeclass").value="Edit"

    Set winedites=Window("Flight Reservation").ChildObjects(Mydes)

    NoOfChildObjs =winedites.Count

    For Counter=0 to NoOfChildObjs-1

    if(Counter=0) then
           winedites(Counter).Set "ON"

      end if

    Next

     

    为了便于记忆,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说法,感觉很不错,共享给大家:

     

    TO是仓库文件里的仓库对象,RO是被测软件的实际测试对象,两者是不同的对象,是独立的。

    QTP是通过TO来寻找和操作RO的,所以TO里必须含有RO的特征,这是两者相似的地方。

    TO的属性可以在录制时抓取RO的特征属性得来,也可以在脚本运行时通过SetTOProperty来随意更改,通过GetTOProperty来读取。

    RO的属性可以通过GetROProperty来读取。没有SetROProperty,要修改RO属性,只能通过对象具体的Method。

    TO的属性值和对应RO的属性值并不一定相同,TO的属性值可以包含通配符和多种可能的RO属性值。
    如Cancel按钮,为了同时匹配中英文,它的TO属性值为"Cancel|取消",它的RO属性值则是确定唯一的,或者为"Cancel",或者为"取消"。

     

    另外,除了这里讲了GetTOPropertyGetROProperty还有GetTOProperties,还想对上面代码中另外一个说明一下,就是ChildObjects方法,将所有符合Descrīption对象描述的特征的那些对象从Window("Flight Reservation").里面取出来,赋值给winedites,于是winedites就有了一个count属性,存储的是满足这个对象描述的对象的个数,于是,你想遍历每个对象的话,就可以用循环进行遍历了。

     

  • QTP教程学习心得

    2007-07-05 21:22:28

       今天看了一遍QTP的教程,看的是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翻译版本,不过我也想提出点自己的看法。主要原因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按照这个中文教程的指导一一操作,确实出现了问题,最后经过自己的调试和思考,问题解决了,所以在这里想提三点注意的地方,不然的话,就出错,也给刚刚看教程的人一个指导,如果你也遇到这些问题了,下面的处理办法也许可行:

    1、在建立检点的地方,有一个是让对First name edit box建立标准检查点

       对于这个,它的文字介绍中前面的都没有问题,只是在一个对话框(checkpoint properties)中的最下面有个insert statement选项,文章中没有提到应该选择after current step,默认的选项是before current step,如果不改,按照教程中的选项,确实能够和它接下来的文字说明“在你所选的步骤之前建立一个标准检查点”相一致,但是和文中附图就不一致了,其实应该和图中的一致,其实是在选的步骤之后加一个检查点,这样在调试的时候才能不出错。所以那个选项一定要选“在当前步骤之后”。其实这样道理上也讲得通,只有前面你输入值,后面才去检查,这样就对了,不然在步骤之前去检查,还没有输入到编辑框中就去检查,肯定检查不出来了,要报错的。

    2、关于参数化

      其实参数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个问题要注意的,不然是报错,还不知道哪里原因。按照教程里一一操作,参数化步骤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在回放的时候,它要求将出发城市参数化,并且提供了三个值到DATA Table里,分别是New York,Portland和Seattle,但当运行脚本的时候,第一次迭代是顺利和pass的,但是到第二次迭代的时候,总是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页面之后,似乎出现的网页不是应该出现的,而且这时候会报一个找不见对象的错误。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录制的脚本的最后一行删除就OK 了,不然的话,一直都是这个错误。

    3、在第9章有个小细节,要新建一个空白脚本ActionB,插入呼叫动作那里

      我要说的是,在这里,它首先是在ActionB脚本中插入呼叫的Sign in和ReturnHome脚本

    要注意,在插入Sign in 的时候,在一个Select Action对话框中,有个Location选项,需要选择At the end of the test,默认选项是After the current step.如果你采用默认选项时,这时候看不出来有错,等将ReturnHome和Copy of FlightOrder都call 到ActionB或者是Copy到ActionB中以后,有个要删除预设的Action1的时候,删除以后,运行就会出错,而且我个人感觉他在说这三个Action的顺序的时候,说的有点乱,其实只要你选择这个选项以后,按照它的操作顺序,完了以后,在你去调整他们的顺序之前,他们的顺序是这样的,Sign in然后是ReturnHome然后是Copy of FlightOrder,所以只要你拖动Copy of FlightOrder到ReturnHome前面就OK 了,运行是没有问题的。在你选择这个选项和不选择这个选项两种情况下,等你删除预设的Action1之后,他们的层次关系是不同的,请仔细查看。

      本文就说这么多,不知道说清除了没有,只当是一个学习笔记吧,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也忘记了,可以再过来看看。

  • 在C语言中指针的几种操作

    2007-06-29 16:57:44

       现在总结一下,在C语言中,指针就能进行那些运算。

       1、关系运算:

       两个指针p和q,当他们指向同一个数组中元素时,可以进行诸如<,>,!=等关系运算,注意这里一定是指向同一个数组的指针,否则没有任何意思了。

       p<q为真时,表明p所指的元素在q所指的元素的前面。

       p!=q为真时,表明p和q没有指向同一个元素。

      2、减运算

         p-q的结果为一整型量,表明在p和q两个指针间的元素个数。

      3、指针和整数相加减

         比如:p++,p--,p+2,p-2等,表明指针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几个元素。

      4、使用运算符*或者&

        例如:p=&a[4],表示p指针指向数组中第五个元素。

        *p,表示p指针指向的元素的值。

        例如:static int a[5]={5,4,3,2,1};

             p=a;

            那么*p=a[0]=5;

            如果:p=&a[4];

            那么:*p=a[4]=1;

       以上就是总结的C语言中指针的几种运算,其他对指针的操作都是非法的。

    另外注:

           static int a[5]={1,2,3,4,5};

           int *p;

           p=a;

           那么可以进行P++,p+2,p+4,等运算。

           a也可以进行:a+1,a+2等形如:a+i的运算,也可以进行*(a+1),*(a+i)的运算,但不能进行a++的运算。

          a+1=&a[1];*(a+1)=a[1];意思就是a+1相当与一个指向a[1]这个元素的指针,*(a+1)就是取出a[1]这个元素的值了。

     

     

  • 在C语言中关于数组的容易搞错的点

    2007-06-29 16:13:36

        在这里不想对数组做更详细的说明了,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在数组定义和初始化时需要说明数组是static的。在给数组元素赋值的时候,大体有这么几种方式,可以给各个元素复制,例如:a【0】=1;a[1]=2等等,另外还可以放到循环里,然后依次读入数据,例如:

    int a[10];

    for(i=0;i<10;i++)

    {

      scanf("%d",&a[i]);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定义数组的时候,直接给它赋初值,例如:

    main()

    {

    ......

    static int a[10]={9,8,7,6,5,4,3,2,1,0};

    ........

    }

    在这里就要特别注意一个细节了,那就是前面必须要有一个static,否则是编译不通过的,原因是C语言规定,只有静态数组或者是外部数组才可以被初始化。

    所以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细节的东东了,否则只能是浪费调试时间。

  • C语言中的变量和作用域

    2007-06-28 14:41:27

       看过C语言中的变量和作用域的问题,想总结一下,因为变量的定义及作用域问题对编写出正确的程序是不容忽视的,后来在网上见到一篇文章,总结的还不错,在这里要借用一下咯。http://blog.csdn.net/ooio/archive/2004/08/12/72148.aspx 来自一个博客中的。
  • C语言中用字符数组表示字符串和字符变量知识点

    2007-06-27 11:04:14

       今天详读C语言,感觉仅仅书上说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不够详细,通常我们知道的都是皮毛,正所谓,读了两本书就说自己是精通了,似乎有点牵强,因为其实在真正编程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你是否善于总结呢?下面我转载一篇文章,就字符数组,字符串,还有字符变量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如下。http://www.yuanma.org/data/2006/0814/article_1357.htm
  • 一个不错的杀毒方法

    2007-06-25 15:23:08

       前两天我的机子感染了病毒,病毒很猖狂,病毒的种类也很繁多,大致归为几类:1、木马,确切地说是专门用于盗取网络游戏帐号和密码的病毒,这个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大的伤害,因为我没有游戏装备。2、熊猫病毒的变种,也很厉害。3、“威金”病毒,viking。这种病毒也传播性很强,而且专门感染.exe文件,所以我机器上的.exe文件基本都被感染了。总计感染病毒的文件达到140多个。我利用各种方法,最后还是全杀掉了。我机子上没有装杀毒软件,主要靠在线免费杀毒,比如:安博士在线免费查杀。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下面说的这个杀毒方法,领用几个简单的命令,轻松搞定viking。具体我就不贴过来了,给大家个链接,我很佩服这个作者,呵呵,这是我见到的最简单的杀毒方法。http://www.yd631.com/blog/article.asp?id=420。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 卡巴斯基和金山词霸的冲突解决

    2007-04-03 09:52:00

        昨,安装了一个金山词霸2006,本机上原有卡巴斯基,所以无法使用,总是打开词霸就没有响应了,后来在网络上查到解决办法如下:

      词霸05,06都和卡巴有冲突。具体办法如下:
      冲突原因:卡巴斯基会监控数据库的执行,金山词霸在执行词典数据库时,卡巴就会限制,这就造成了金山词霸不能使用,解决的办法也就是让卡巴放行金山词霸的运行;
      步骤:卡巴斯基图标上点右键,设置,信任区域,信任程序,添加,找到金山词霸的执行程序XDICT.exe添加进去,然后将下面监控的四项全部打上钩,确定,OK
      从此,冲突不再出现。

  • 我的人才观【转】

    2007-03-22 10:26:40

         作者:李开复   原微软全球副总裁   现供职:google

                           李开复:我的人才观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工业社会。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工业社会。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自从微软中国研究院宣布成立以来,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研究院?我一向的回答都是:主要是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人才为什么对微软如此重要?

    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这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最小的Basic语言就是比尔·盖茨一个人写出来的。而为微软带来巨额利润的Windows也只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做出来的。

    而在一个研究机构中,人才的重要性更高,因为研究和开发有着相当的不同。一位研究员的能力比的能力更重要。一个了不起的研究员(如爱迪生)的成就,是一般的研究员根本无法相比的。举一个计算机界的例子,在1970-1980年之间,Xerox PARC是一个只有数十人的小实验室。但据我曾在Xerox工作的朋友Alan Kay说,这数十人有可怕的才华。 这可怕的才华带给了计算机界多项了不起的发明:激光打印机、Bitmap白底黑字的显示、用鼠标的GUI(图像用户界面)、图像式的文字处理软件、以太网和面向对象技术。这六项发明,启发了微软、苹果、惠普、IBMSunCisco及其他公司,终于在十年后把这些技术带入主流。今天的人类能进入信息社会,Xerox PARC 的数十研究员功不可没。

    爱才的例子

    因为人才的可贵,比尔·盖茨先生常常提到,对微软最大的挑战,就是继续快速地发掘和雇用和现在的员工一样优秀的人。针对研究,他也曾说,研究的成功完全靠人才,所以微软追随人才,到中国来办研究院。

    1991年,当比尔·盖茨先生决定创立美国微软研究院时,他请了多名说客(包括在DEC公司带领VAX队伍的Gordon Bell先生,微软的首席技术官Nathan Myhrvold 先生),专程到美国宾州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邀请世界著名的操作系统专家雷斯特教授(也就是我现在的老板)加入微软。经过六个月的时间,在盖茨先生三顾茅庐的诚意之下,雷斯特教授终于加盟了微软。

    雷斯特博士加入微软以后,也同样地,用最高的诚意和无限的耐心,去邀请计算机界最有成就的专家参加微软,共创未来。上文提到的一些专家(如在Xerox PARC发明激光打印机的Gary Starkweather,在Xerox 发明文字处理软件的Charles Simonyi, Xerox带领软件研究的Butler Lampson, Xerox 带领硬件研究的Chuck Thacker, 在苹果做出Finder Steve Capps,发明VAXGordon Bell),还有上百名在其他方面的世界专家,都在这八年(或更早的时候),经过雷斯特博士的游说,加入了微软。

    我个人也被微软研究院多年经营的成功及和这些专家共事的机会所吸引,并被雷斯特博士的诚意所感动,最终决定加入微软。但我也可举一个非微软的例子。在加入微软的第二天,我意外地接到了苹果电脑公司总裁史提夫·乔布斯的长途电话。他在中国找到了我,并告诉我,自1996年我离开苹果之后,他曾多次找我回苹果。但是他对我换工作没有去找他感到十分失望。他希望说服我考虑回到苹果。当然他没有说服我,但是我对他的器重非常感激,他的爱才也值得我钦佩和学习。

    发掘人才

     既然人才如此重要,微软研究院是如何去发掘人才的呢?

    首先, 我们要找有杰出成果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有些是著名的专家,但有时候最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名的人。许多计算机界的杰出成果,经常是由一批幕后研究英雄创造的。无论是台前的名教授,还是幕后的研究英雄,只要他们申请工作,我们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理解他们的工作,并游说他们考虑到微软中国研究院来。

    另外,我们要找最有潜力的人。在中国,因为信息技术起步较晚,所以,现阶段杰出的成果和世界级的领导者比起美国要少很多。但是,中国年轻人(如应届硕士或博士生)的聪明才智、数学基础及创造力等,决不输于美国人。所以,与其说我们是来中国找专家,不如说我们是来中国找潜力。对我而言,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我认为这类的潜力比专业经验、在校成绩和推荐信更重要。

    如何去判断这些方面的能力呢?在微软,我们有比较特殊的面试方式。每一次面试通常都会有多位微软的员工参加。每一位员工都要事先分配好任务,有的会出智力方面的问题,有的会考反应的速度,有的会测试创造力及独立思想的能力,有的会考察与人相处的能力及团队精神,有的专家则会深入地问研究领域或开发能力的问题。面试时,我们问的问题都是特别有创意的。比如,测试独立思想能力时,我们会问这一类的问题:

    ·请评价微软公司电梯的人机界面。

    ·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

    ·请估计北京共有多少加油站?

    ·这些问题不一定有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由此可测出一个人思维和独立思想的方式。

    每一位员工面试之后都会把他的意见、决定(必须雇用、应雇用、可雇用、弱雇用或不雇用)、已彻底探讨的方向及建议下面员工可探讨的方向,用电子邮件通知所有下面的员工。

    最后,当所有的面试结束之后,我们会集体做总结,挑选新员工。我们通常是在获得全体同意之后才雇用一个人。但是就算全体同意,我们仍会问申请者的老师、同学或其他可能认识申请者的人的意见。若一切都是很正面的,我们才会雇用这位申请者。

    这样的严格组织、谨慎态度和深入面试代表了我们对人才的重视。经过这一严格的过程,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慎重地雇用了四十多名员工。

    吸引,留住人才

    很多人认为,雇用人才的关键是待遇。更多人认为,微软来到中国可以高薪收买最好的人才。确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适当的待遇,而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也会提供有竞争性的(但是合理的)待遇。但是,对一个研究人员来说,更重要的应是研究的环境。我希望我能够开辟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环境,包括:

    ·充分的资源支持,让每个人没有后顾之忧;

    ·最佳的研究队伍和开放、平等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彼此切磋、彼此学习的机会;

    ·造福人类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研究所启发的产品自豪;

    ·长远的眼光和吸引人的研究题目,让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

    ·有理解并支持自己研究的领导,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支持,在紧随公司的大方向的同时,仍有足够的空间及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

    所以,我认为如果只是用高的待遇,或许可以吸引到一些人,但只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环境,才能吸引到,并且长期留住所有最佳的人才。

    在微软全球所有的研究院中,我们的人才流失率不到1%(美国硅谷的人才流失率在30%左右)。我在微软面试的时候,最大的感触是发现每一个人都特别快乐,特别热爱和珍惜他的工作。因此,我在中国给自己的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同样好的研究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满足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帮助微软开发重要的技术,更进一步帮助中国信息界的发展。

    原链接:http://news.csdn.net/n/20051122/29625.html

    收录是为了拜读。

  • 华为的冬天【转】

    2007-03-22 10:07:09

       作者简介: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60岁  任正非

      

     华 为 的 冬 天

    这是一篇在IT业界流传的文章,许多公司的老总都向下属推荐阅读,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就是该文的积极推荐者。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为IT业敲响的警钟,也有人说任正非是作秀,还有人猜测是华为在为人事变动制造舆论。由于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很少和媒体打交道,因此我们无从知晓这篇文章的真实背景,但是,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大谈危机和失败,确实发人深省。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我到德国考察时,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恢复得这么快,当时很感动。他们当时的工人团结起来,提出要降工资,不增工资,从而加快经济建设,所以战后德国经济增长很快。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是不是员工工资减一半,大家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就能行?或者我们就裁掉一半人是否就能救公司。如果是这样就行的话,危险就不危险了。因为,危险一过去,我们可以逐步将工资补回来,或者销售增长,将被迫裁掉的人请回来。这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两者同时都进行,都不能挽救公司,想过没有。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会来了。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一、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我们怎样才能活下来。同志们,你们要想一想,如果每一年你们的人均产量增加15%,你可能仅仅保持住工资不变或者还可能略略下降。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一年还不止15%吧。我们卖的越来越多,而利润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多干一点,我们可能保不住今天,更别说涨工资。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所以一定要改进我们的管理。

     

    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各部门、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领导都要抓薄弱环节。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符合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不断优化你的工作,提高贡献率。

     

    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比如有人说我搞研发创新很厉害,但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创新必须通过转化变成商品,才能产生价值。我们重视技术、重视营销,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每一个链条都是很重要的。研发相对用服来说,同等级别的一个用服工程师可能要比研发人员综合处理能力还强一些。所以如果我们对售后服务体系不给认同,那么这体系就永远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成的。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织,就是高成本的组织。因为他飞过去修机器,去一趟修不好,又飞过去修不好,又飞过去又修不好。我们把工资全都赞助给民航了。如果我们一次就能修好,甚至根本不用过去,用远程指导就能修好,我们将省多少成本啊!因此,我们要强调均衡发展,不能老是强调某一方面。

    二、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扩张体系,一个是收敛体系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体系呢?现在流程上运作的干部,他们还习惯于事事都请示上级。这是错的,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惯例的东西,不必请示,应快速让它通过去。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就是对事负责制。事事请示,就是对人负责制,它是收敛的。我们要减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行呢?现在我们机关有相当的部门以及相当的编制,在制造垃圾,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我们一定要在监控有效的条件下,尽力精简机关。

      市场部机关是无能的。每天的纸片如雪花一样飞啊,每天都向办事处要报表,今天要这个报表,明天要那个报表,这是无能的机关干部。办事处每一个月把所有的数据填一个表,放到数据库里,机关要数据就到数据库里找。从明天开始,市场部把多余的干部组成一个数据库小组,所有数据只能向这个小组要,不能向办事处要,办事处一定要给机关打分,你们不要给他们打那么好的分,让他们吃一点亏,否则他们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服务于你们,使你作战有力。

      在本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敢于负责任,使流程速度加快,对明哲保身的人一定要清除。华为给了员工很好的利益,于是有人说千万不要丢了这个位子,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利益。凡是要保自己利益的人,要免除他的职务,他已经是变革的绊脚石。在去年的一年里,如果没有改进行为的,甚至一次错误也没犯过,工作也没有改进的,是不是可以就地免除他的职务。他的部门的人均效益没提高,他这个科长就不能当了。他说他也没有犯错啊,没犯错就可以当干部吗?有些人没犯过一次错误,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管理的部门人均效益提升很大,我认为这种干部就要用。对既没犯过错误,又没有改进的干部可以就地免职。

    三、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还不能掌握这个武器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对他们再提拔了。两年后,还不能掌握和使用这个武器的干部要降低使用。在职在位的干部要奋斗不息、进取不止。

     

    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我们对普通员工不作献身精神要求,他们应该对自己付出的劳动、取得合理报酬。只对有献身精神的员工作要求,将他们培养成干部。另外,我们对高级干部实行严要求,不对一般干部实施严要求。因为都实施严要求,我们管理成本就太高了。因为管他也要花钱的呀,不打粮食的事我们要少干。因此我们对不同级别的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凡是不能使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的干部都不能提拔。

     

    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你看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他们不又握着手打仗去了吗?我希望这种精神一直能往下传,下面也要有民主生活会,一定要相互提意见,相互提意见时一定要和风细雨。我认为,批评别人应该是请客吃饭,应该是绘画、绣花,要温良恭让。一定不要把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火药味的会议,高级干部尖锐一些,是他们素质高,越到基层应越温和。事情不能指望一次说完,一年不行,两年也可以,三年进步也不迟。我希望各级干部在组织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议上,千万要把握尺度。我认为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像绘画、绣花一样,细细致致地帮人家分析他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来,和风细雨式最好。

    四、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是推进公司合理评价干部的有序、有效的制度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过去的评价蒙估状态。才会使有贡献、有责任心的人尽快成长起来。激励机制要有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全面展开,也要有利于近期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长。

      什么叫领导?什么叫政客?这次以色列的选举,让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短视。拉宾意识到以色列一个小国,处在几亿阿拉伯人的包围中,尽管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战胜了,但不能说50年、100年以后,阿拉伯人不会发展起来。今天不以土地换和平、划定边界,与周边和平相处,那么一旦阿拉伯人强大起来,他们又会重新流离失所。要是这样犹太人再过2000年还回不回得来,就不一定了。而大多数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沙龙是强硬派,会为犹太人争得近期利益,人们拥护了他。我终于看到一次犹太人也像我们一样的短视。我们的领导都不要迎合群众,但推进组织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

      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区别一个干部是不是一个好干部,是不是忠臣,标准有四个:第一,你有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这就是你的工作敬业精神。第二,你有没有献身精神,不要斤斤计较,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如果用曹冲称象的方法来进行任职资格来评价的话,那肯定是公平的。但如果用精密天平来评价,那肯定公平不了。我们要想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我认为献身精神是考核干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一个干部如果过于斤斤计较,这个干部绝对做不好,你手下有很多兵,你自私、斤斤计较,你的手下能和你合作很好吗?没有献身精神的人不要做干部,做干部的一定要有献身精神。第三点和第四点,就是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的员工是不是都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果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什么还想要当干部。如果你觉得还是你有一点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赶快改进,否则最终还是要把你免下去的。

    五、不盲目创新,才能缩小庞大的机关

      庙小一点,方丈减几个,和尚少一点,机关的改革就是这样。总的原则是我们一定要压缩机关,为什么?因为我们建设了IT。为什么要建设IT?道路设计时要博士,炼钢制轨要硕士,铺路要本科生。但是道路修好了扳岔道就不要这么高的学历了,否则谁也坐不起这个火车。因此当我们公司组织体系和流程体系建设起来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多的高级别干部,方丈就少了。

      我们要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小改进、大奖励是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改良方针。应在小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归纳,综合分析。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与周边流程的和谐,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我年轻时就知道华罗庚的一句话,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我们有些员工,交给他一件事,他能干出十件事来,这种创新就不需要,是无能的表现。这是制造垃圾,这类员工要降低使用。所以今年有很多变革项目,但每个变革项目都要以贡献率来考核。既要实现高速增长,又要同时展开各项管理变革,错综复杂,步履艰难,任重而道远。各级干部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热烈而镇定,紧张而有秩序。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做任何小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不要随意把流程破坏了,发生连锁错误。

    六、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它的目的是有效、快速的服务业务需要

      我们要继续坚持业务为主导,会计为监督的宏观管理方法与体系的建设。什么叫业务为主导,就是要敢于创造和引导需求,取得机会窗的利润。也要善于抓住机会,缩小差距,使公司同步于世界而得以生存。什么叫会计为监督,就是为保障业务实现提供规范化的财经服务,规范化就可以快捷、准确和有序,使帐务维护成本低。规范化是一把筛子,在服务的过程中也完成了监督。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我们也要推行逆向审计,追溯责任,从中发现优秀的干部,铲除沉淀层。

    七、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什么是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这时候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才能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才能运行。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利益分配的旧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这种平衡的循环过程,是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效益增长的必须。但利益分配永远是不平衡的。我们在进行岗位变革也是有利益重新分配的,比如大方丈变成了小方丈,你的庙被拆除了,不管叫什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我们的改革是不可以成功的,不可能被接受的。特别是随着IT体系的逐步建成,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伴随中间层的消失,一大批干部将成为富余,各大部门要将富余的干部及时输送至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及时地疏导,才会避免以后的过度裁员。我在美国时,在和IBMCiscoLucent等几个大公司领导讨论问题时谈到,IT是什么?他们说,IT就是裁员、裁员、再裁员。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IPDISC、财务四统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中间层消失。我们预计我们大量裁掉干部的时间大约在2003年或2004年。

      今天要看到这个局面,我们现在正在扩张,还有许多新岗位,大家要赶快去占领这些新岗位,以免被裁掉。不管是对干部还是普通员工,裁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来没有承诺过,像日本一样执行终身雇佣制。我们公司从创建开始就是强调来去自由。内部流动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流动有升有降,只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个人的升、降又何妨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今天来说,我们各级部门真正关怀干部,就不是保住他,而是要疏导他,疏导出去。

    八、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

      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会按模板来做,就已经国际化、职业化,现在的文化程度,三个月就掌握了。而这个模板是前人摸索几十年才摸索出来的,你不必再去摸索。各流程管理部门、合理化管理部门,要善于引导各类已经优化的、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模板化。清晰流程,重复运行的流程,工作一定要模板化。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少用工,又少用时间,这才说明管理进步了。我们认为,抓住主要的模板建设,又使相关的模板的流程连结起来,才会使IT成为现实。在这个问题,我们要加强建设。

    九、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危机的到来是不知不觉地,我认为所有的员工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想问题。如果说你们没有宽广的胸怀,就不可能正确对待变革。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变革,抵制变革,公司就会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方面要努力地提升自己,一方面要与同志们团结好,提高组织效率,并把自己的好干部送到别的部门去,使自己部下有提升的机会。你减少了编制,避免了裁员、压缩。在改革过程中,很多变革总会触动某些员工的一些利益和矛盾,希望大家不要发牢骚,说怪话,特别是我们的干部要自律,不要传播小道消息。

    十、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

      对待媒体的态度,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社会。我们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就是遵纪守法,我们去年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所得税是18个亿,关税是9个亿,加起来一共是27个亿。估计我们今年在税收方面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七八十,可能要给国家交到40多个亿。我们已经对社会负责了。媒体有他们自己的运作规律,我们不要去参与,我们有的员工到网上的辩论,是帮公司的倒忙。

      我想,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你提高带来更大的效益。国家的事由国家管,政府的事由政府管,社会的事由社会管,我们只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完成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公司才能安全、稳定。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员工都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安静,听党的话,跟政府走。严格自律,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特别是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属。我们华为人都是非常有礼仪的人。当社会上根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当这个社会认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不是华为人,因为你的修炼还不到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任正非

  • 改变TD里字体的大小

    2007-03-19 15:01:51

       在使用TD的时候,经过汉化,会感觉TD里的中文字体太小了,如果想改变字体,可以下载相应版本的中文字体补丁包来解决TD里面字体小的问题呢.

       方法是下载以后,覆盖原来TD安装目录下面的同名的文件,应该就可以了哦

     

  • Firefly配置管理工具客户端的速度提高tips

    2007-03-15 22:19:01

      这个项目用的配置管理工具是Firefly3.1 Build431,本来在安装FF客户端的时候,需要先安装一个Microsoft .net Framework和J#,我们安装的都是2.0版本的,也就是首先安装一个Microsoft .net Framework2.0,再安装Microsoft Visual J# .NET Redistributable Package 2.0,之后安装FF的客户端软件,安装以后,系统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当在客户端打开本地工作区时,速度很慢,尤其是当从服务器的配置库中Bringover文件时,更是慢的很,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后来对于这个问题,查找原因,最后才发现原来Framework和J#的版本不用那么高,高了反而使得速度慢下来了,于是我们又找到了Framework和J#的1.1版本,重新安装并将FF客户端软件重新安装,最后发现速度快了很多。现在用起来感觉好多了。
  • 开山篇

    2007-03-15 15:11:40

      今天才在51testing上开通自己的博客,我是51testing的常客,总是会来这里逛逛,很多时候从这个网站上收益颇丰。今天我写第一篇文章,不想太严肃,所以写些别的东西。

       前一段时间看了不少电影,突然对美剧里的对白很感兴趣,他们很多时候会用一些比喻的手法,让我感觉很是新鲜,总以为这些只有在本国文化里才有。

      记得在越狱第二季的某集里,T_bag在遭受了他的前妻的拒绝之后,他好像很懊恼,后来他去了一个心理医生那里,当然这个医生和他长的很像,他想把医生杀掉,然后顶替他,在他和医生的对白中,他说到:“在我成长的这么多年来,我就像一枚掉落在铁轨上的硬币,每天被来往的车辆轧来轧去,他妈的,可就是轧不平。”从整个剧目背景来看,很容易理解他的意思。医生的回答是:“先生,你也许也注意到了一点,硬币上都是有日期的,你也可以自己找个日期,重新开始,那个日期就是今天!”不知道大家感觉怎么样,我感觉说的很好,呵呵。

      在另外一个电影里,《无间行者》中,那个黑道老大,说了一句话:“No one gives it to you,You have to take it!”当时中文字幕是:没有人恩赐于你,你要知道主动争取。这句话,可以说适合很多人来激励自己,呵呵,这句话偏偏被黑老大用了,所以一辈子也没有干件好事,呵呵。要是好人好好利用这句话就好了,嘻嘻,我随便评论的。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