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我很听话,其实我只听自己的话!

发布新日志

  • QTP自动化测试流程

    xiuenka81 发布于 2007-09-26 12:11:53

     

    1)准备TestCase
            - 在进行自动化之前,将测试内容进行文档化,不建议直接录制脚本
            - 在录制脚本之前设计好脚本,便于录制过程的流畅
            - 由于测试用例设计和脚本开发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完成,便于团队合作
            - 便于后期的维护
            - 文档化的方式:TD或者文档
     
    2)配置QTP
            QTP支持不同的开发环境,在正式录制之前,需要根据被测程序的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Add-In,并进行加载。
     
    3)录制脚本
            启动QTP的录制功能,按照Test Case的操作步骤描述执行,QTP自动记录每一步操作,并自动生成VBscrīpt脚本。
     
    4)修改增强脚本
            刚刚录制好的脚本可能包含错误,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在录制脚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强
            - 删除录制过程中多余的以及错误的操作,以最少的脚本完成任务
            - 如果前面操作的输出是后面操作的输入,则需要使用变量或者输出值来进行替换
            - 不是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录制产生的,有些需要通过手工编码实现这些功能
            - 录制产生的脚本是线性的,可以加入条件、循环控制语句,实现更复杂的流程
            - 对脚本进行结构化
            - 加入注释,便于阅读和维护
     
    5)调试脚本
            - 回放通过的脚本,不一定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包含错误
            - 在测试脚本正式使用之前,要保证其本身的正确性
            - 避免测试脚本故障和被测程序故障搅在一起,不容易定位
     
    6)回放脚本
            - 对于回放的错误,不要急于马上提交Bug,首先要判断是脚本本身的错误还是程序的错误,确认后再提交。
     
    7)脚本维护
            -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脚本量会越来越多
            - 被测试程序的不断更新,也需要更新相应的测试脚本
            - 采用版本管理工具保存脚本,如CVS、VSS,可以随时获取历史版本
            - 采用统一的脚本架构
            - 采用统一的命名规范
            - 添加充分的注释,避免时间久了,自己都不能马上读懂脚本
  • 主流测试工具的测试流程

    hedy917 发布于 2007-05-24 18:00:02

    ========winrunner
    1 启动时选择要加载的插件
    2 进行一些设置(如录制模式等)
    3 识别应用程序的GUI,即创建map(就是学习被测试软件的界面)
    4 建立测试脚本(录制及编写)
    5 对脚本除错及调试(保证能够运行完)
    6 插入各种检查点(图片,文字,控件等)
    7 在新版应用程序中执行测试脚本
    8 分析结果,回报缺陷
     
    =========quicktestpro========
    1 准备录制
    打开你要对其进行测试的应用程序,并检查QuickTest中的各项设置是否适合当前的要求。
    2 进行录制
    打开QuickTest的录制功能,按测试用例中的描述,操作被测试应用程序。
    3 编辑测试脚本
    通过加入检测点、参数化测试,以及添加分支、循环等控制语句,来增强测试脚本的功能,使将来的回归测试真正能够自动化。
    4 调试脚本
    调试脚本,检查脚本是否存在错误。
    5 在回归测试中运行测试
    在对应用程序的回归测试中,通过QuickTest回放对应用程序的操作,检验软件正确性,实现测试的自动化进行。
    6 分析结果,报告问题
    查看QuickTest记录的运行结果,记录问题,报告测试结果。

    ====TestDirect============
    安装好后,先进入站点管理
    1 创建域及工程
    2 添加用户
    3 编辑licenses及本服务器
    4 编辑数据库
    --TD
    1 选择新建的工程进行定制(列表,用户,组,版本等)
    2 在require中增加需求
    3 把需求转化为plan
    4 在testlab中由计划新建测试具体用例与执行

    5 发现bug,在defect中提交bug
    (每一部分都可以相对独立地使用)

    ======loadrunner
    1 制定负载测试计划
    (分析应用程序, 确定测试目标,计划怎样执行LoadRunner)
    2 开发测试脚本
    (录制基本的用户脚本,完善测试脚本)
    3 创建运行场景
    (选择场景类型为Manual Scenario,选择场景类型,理解各种类型,场景的类型转化)
    4 运行测试
    5 监视场景
    (MEMORY 相关,PROCESSOR相关,网络吞量以及带宽,磁盘相关,WEB应用程序 ,IIS5.0,SQL SERVER,NETWORK DELAY等)
    6 分析测试结果
    (分析实时监视图表,分析事务的响应时间,分解页面,确定WEBSERVER的问题,其他有用的功能) 
     

我的栏目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6309
  • 日志数: 5
  • 图片数: 1
  • 文件数: 2
  • 书签数: 1
  • 建立时间: 2007-05-09
  • 更新时间: 2008-03-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