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Runner性能测试手记(原创连载)-第9天 如何设置思考时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04 15:55:39 / 个人分类:性能测试Loadrunner

   Loadrunner里的思考时间,即用户两种操作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隔时间,它是决定对服务器施压大小的因素之一。举个例子来说,实际用户在浏览网页时,不可能像机器一样不停的点鼠标向服务器发出各种请求,总会在操作和操作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发出某查询请求后,会查看查询结果(这个时候对服务器未产生任何压力),然后看完了第一页,就会发出看下一页的请求。那这个用户看查询结果所用的时间就是前后两次请求之间的思考时间。

   Loadrunner在录制脚本的时候,会把用户实际操作中产生的思考时间录下来。至于在脚本回放时,采用哪种思考时间策略则需在Run-time Settings-Think Time窗口中设置。选项包括:

Ignore think time:忽略think time,即使录制的脚本添加有think time,脚本回放的时候也不会执行。

Replay the think time:下有3个子项

·As recorded:按照录制到的执行。

·Multiply recorded think time by:录制到的think time乘一个系数,此处指定一个系数

·Use random percentage of the recorded think time:设置思考时间的上限与下限。录制到的思考时间 X 指定的百分比,

·Limit think time to:为think time设置一个上限,不管上面的如何设置,执行的时候,取值都不会操过这个上限。 

一般情况而言,测试脚本执行中包含think time能更接近真实的用户场景。考虑到不同的用户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考时间(反应快的思考时间短,反应慢的思考时间长),所以我常选择指定上限与下限的百分比,思考时间将在这个范围内随机抽取。

也许将思考时间设置大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被测机器施加的压力,但我想,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去考虑多点,因为只有测试场景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用户操作场景,测试结果才更有意义。另外有个使用经验就是,如果录制脚本时定义了多个事务,但最好在事务里插入think time,这样能让不同事务的响应时间曲线能明显的区分开,测试人员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各曲线的变化趋势。否则响应时间相近事务响应时间曲线会发生重合。但最后统计事务响应时间时,务必记得减去这个think time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日历

« 2024-04-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9398
  • 日志数: 32
  • 图片数: 1
  • 书签数: 8
  • 建立时间: 2008-07-02
  • 更新时间: 2010-02-0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