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感受茶文化

发布新日志

  • virtualbox桥接网路设置

    2008-11-04 10:39:41

    安装了virtualbox后,默认的网络方式是nat,ip为10网段,与实际工作的网段可能不一样,这样无法进行工作,参考网友的方法,设置了桥接方法。方法如下:

    步骤如下:

    1. 安装“bridge-utils”sudo apt-get install bridge-utils
    2. 备份并编辑sudo cp /etc/network/interfaces /etc/network/interfaces.backup
      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3. 在文件底部加上这么几行,然后保存。auto br0
      iface br0 inet dhcp
      bridge_ports eth0
    4. 接着就执行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5. 确认上条成功后继续sudo VBoxAddIF vbox0 `whoami` br0
    6. 打开虚拟机,“设置”,“网络”里选“Attached to”为“Host Interface”,“Interface name”为“vbox0”
    7. 启动虚拟机测试。
    原帖见:http://muzuiget.blog.ubuntu.org.cn/2008/09/23/virtualbox-20-%E6%A1%A5%E6%8E%A5%E7%BD%91%E7%BB%9C%E9%85%8D%E7%BD%AE/

  • ubuntu下使用virtualbox

    2008-11-03 21:36:04

    玩了一个月ubuntu了,目前还不能完全脱离windows,比如使用loadrunner,qtp等等,所以,还得安装一个xp系统。windows下有vmware,同样,ubuntu也有,不过vmware太大了,linux也没有完美精简版,只好用virtualbox代替了。
    ubuntu下的virtualbox很小,只有30多M的样子。安装也简单,下一个deb包,双击安装就行,安装一路下一步就行了。安装完成后,需要将使用virtualbox的用户加到virtualbox组里,否则无法使用。添加后,会在应用程序--系统工具下出现“Sun xVM VirtualBox”,点击即可打开。当然也可以用终端打开。
    在virtualbox中安装系统跟在vmware中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总体感觉这个virtualbox不错,以前一直用vmware,一开始几十M到现在几百M,功能没什么变化,还占地方,考虑放弃啦。上图先
  • [转]xp系统重装恢复ubuntu的方法

    2008-11-03 10:22:25

    XP 系统 下 Wubi安装ubuntu 然后把C盘或ubuntu系统所在盘 系 统里面的的 wubildr和wubildr.mbr 两个文件备份一下,再重做XP系统或ghost还原XP系统以后 只要把这2个文件复制到C盘 然后在boot.ini文件中 添加c:\wubildr.mbr="Ubuntu" 和 timeout=3(设置3秒够了吧) 重启电脑即可进入ubuntu

    修改boot.ini 方法:1 打开 我的电脑 点上面 工具——文件夹选项——隐藏受保护的系统文件 (取消)和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选中 应用或确定即可在我的电脑C盘 看到boot.ini文件
    2 我的电脑右键属性 高级 —— 启动和恢复故障——设置——点 编辑 即可编辑boot.ini 文件


    原帖见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139&t=151388
  • ubuntu下配置tomcat测试环境

    2008-11-02 13:24:02

    上周把一个jsp的oa项目部署到了ubuntu下,周末正好有时间整理一下。写写ubuntu下配置tomcat测试环境,以免忘记。

    1 jdk安装,配置

    jdk安装很简单,1.5 1.6随便装,安装命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5-jre sun-java5-jdk

    自动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配置java的系统环境变量,

    sudo gedit /etc/profile

    在该文件中加入: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ava-1.5.0-sun"

    export CLASSPATH="$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加入后,在终端输入java -version 或者 javac应该出现相应的提示,如果不放心,也可写个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检查一下。

    2安装配置tomcat

    tomcat我使用的是免安装的,解压后配置一下环境变量就行了。版本是apache-tomcat-5.5.25,直接解压就行了。我解压的目录是在的我主目录下,然后通过mv命令将其改名为tomcat。解压后,在profile中添加下一句

    export CATALINA_HOME="/home/liudebao/tomcat"

    保存后,注销一下系统,使环境变量配置生效。

    进入tomcat目录下的bin,运行./startup.sh启动tomcat服务,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检查一下配置是否成功。
    如果想看到控制台,可进入tomcat下的bin目录中运行catalina.sh run,这样就可以看到跟windows中一样的控制台了。

    3安装mysql
    mysql的安装很简单,看ubuntu的wiki即可。链接地址为
    http://wiki.ubuntu.org.cn/index.php?title=MySQL%E5%AE%89%E8%A3%85%E6%8C%87%E5%8D%97&variant=zh-cn


    jdk,tomcat,mysql配置好后,基本的环境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配置进行开发或者测试工作了。
  • [图]Ubuntu实现图形分区自动挂载的方法

    2008-11-02 12:56:28

    使用ubuntu的时候自动挂载windows盘是个问题,网上有篇文章介绍的不错。特转来跟大家分享。感谢原作者。


    对于各位新手朋友而言,手动挂载分区可能是一个比较有挑战度的操作。会自己Google搜刮各种资料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自动挂载分区通常教程上都写 着需要修改fstab文件。教程即使写得再详细,你也可能出错。因为它只能给你一个大纲式的方法,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修改相关参数。

        Ubuntu 8.04以及以后的版本中(更早的可能也可以,但是我不确定)处于某些安全的原因,并不会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但是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在 Nautilus中单击某个分区图标来实现自动挂载。这虽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使用XP+Ubuntu,并且很多私人文档都在 Windows分区上。比如,我希望一打开Rhythmbox就可以播放Windows分区下音乐,并且自动建立音乐库;或者使用aMule来下载东西, 并把下载的东西放到Windows分区上,上传的内容也来自于Windows分区。但是,如果我没有提前点击那个分区图标,那么可能所有的这些库就会消 失,我就需要重新设定库的目录,非常不方便。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希望能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

        Storage Device Manager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了。

        首先是安装,选择“应用程序“->“添加/删除…”,然后搜索“Storage Device Manager”安装即可。安装完毕后,到“系统”->“系统管理”中找到“Storage Device Manager”。运行的时候,可能会要求输入管理员密码,输入即可。

       

        然后,程序的界面就会出现。这里需要说明一下sda和sdb是什么。sdX表示系统中的第“X”个硬盘,a代表1,b代表2,以此类推。点击sdX左边的 小箭头,下面出现的sdXY就是分区,Y就表示第几个分区,1-4是主分区,5以后的则是逻辑分区。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我们并不需要很明确哪个分区是 什么,因为挂载完成后便一目了然。

       

        随便选择一个分区后,会询问是否需要分区,单击“确定”。

       

        随后,右边便会出现各种挂载参数配置。

       

        我们需要关注的有“Name”,它关系到挂载的目录。例如,这个分区是用来存放文档的,可以输入DOCUMENT。当然,如果没有特殊需要,那么不要改变默认值即可。

        随后,我们单击“Assistant”按钮。

       

        在这个新弹出的窗口中,我们只需要关注两个选项即可。
        “Mount file system in read-only mode”这个选项是指是否要以只读模式挂载分区,这样数据会比较安全,你可以视自己的情况而定。如果需要向挂载分区中写入数据的,那么不要够选这个复选框。
        “The file system is mounted at boot time”这个选项是指是否要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挂载分区,够选前面的复选框即可。

        其他选项我们可以不用管了,如果您英文过关,而且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话,可以翻阅一下其他挂载选项。可以说,这些选项绝对够你日常使用了呵呵。

        单击“确定”,然后大功就告成了。如果需要现在马上挂载分区,那么单击界面中的“Mount“即可。

        重复上面的步骤,就可以把所有的分区都挂载好。当全部都完成以后,再次单击“确定”退出程序就可以了。

        后话
        Ubuntu的发展可以说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当然也包括那些默默无闻在论坛上回答新手问题的志愿者。但是,只是扔下一句命令行就真的教会别人什么了吗?在英文基础不好的大陆地区,很少人能看懂命令行,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要别人记住那是很困难的。

        我们可以看到网上同样有很多Windows的配置教程,也可以看到很多书是面向桌面初级用户的。连假设用户是“白痴”为前提设计的Windows都有这么 多人搞不定,那么更加不用说Ubuntu了。别以为所有人都能自己找到图形配置的地方,都能了解图形配置选项的意义。

        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能够告诉别人图形化的配置方法,尽量不要使用一句命令来敷衍。虽然啦,在各位高手眼中,命令行确实是那么的优秀~


    上面做完了许重启机器设置才生效,如果在播放音频文件时有乱码是,请按下图中的字符集设置为utf8即可。

  • 微软够“黑”,ubuntu够“黄”!

    2008-11-02 12:38:44

    最近一段时间都在玩ubuntu系统。总体感觉挺好的,不过毕竟永久了windows,背叛还是有点技术难度的。想真正的抛弃winxp尚需时日,不过有个好的开头是好的。

    ubuntu最新的8.10版本发布后,第一时间下载了iso安装了,安装挺简单的,十来分钟系统装好了,或许是自己的机器太老了吧,P3的赶不上四核的啦。ati 7500的驱动有问题。不过目前还不影响使用。大部分工作都能在ubuntu上进行了。不过要是安装一些常用的测试工具,仍逃脱不了windows的魔掌。

    想想前段时间微软的黑屏事件,或许会导致少数人逃离windows,兴许linux阵营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发发力,拿下更多的用户。用过redhat,fc,ubuntu,比较了不少,加上网络的宣传,最终选定了ubuntu,总体感觉,ubuntu8.04的主题很“黄”很“暴力”,3d桌面效果,特效比vista的效果好多了,还不用那么高的硬件支持,我的t40开3d桌面效果刷刷的。8.10的相对来说改了一些。或者意识到黄色的主题不太行吧。

    享受正版的生活,也许不再担心微软下黑手了。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