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关于点到点和端到端

    2008-08-29 09:31:42

    端到端(end-to-end)和点到点(point-to-point)是描述网络传输中对等实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概念。

    端到端系统:

    初始信源机上的某实体与最终信宿机的对等实体直接通信,彼此之间就像拥有一条直接线路,而不管传输要经过多少IMP。如基于TCP/IP的SMTP协议。

    点到点系统:

    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由一段一段的直接相连的机器间的通信组成,机器间的连接叫点到点连接。如基于OSI的MHS。

    端到端的优点:

    1、源端和宿端建立连接之后,一但数据从源端出发,一定能到达宿端。

    2、不需要中间的存储转发,效率高,延迟少

    3、端到端的高层软件不需要存储转发功能,设计和实现相对简单。

    端到端的缺点:

    1、源机要参与整个传输过程,直到最后连接拆除,浪费时间。而点到点则不同,源机只要把数据发出去就不用管了。

    2、如果宿机没有开机或暂时故障,则端到端的传输就不可能进行。而点到点的传输却可以利用中间环节的存储转发进行缓冲。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讨论是基于同样背景(比如同样是应用层程序)进行的。在不同背景下,端到端和点到点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来说,上层的端到端是依靠下层的点到点来实现的,比如TCP/IP,IP及以下各层都是点到点的,而IP以上各层都是端到端的。

     

  • 网络服务的六种类型

    2008-08-28 17:03:15

    在理解六种服务类型之前,首先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协议层次结构中,层和层之间是完全单向依赖的,下层是服务提供者,上层是服务调用者。下层向上层的服务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

    每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经过建立连接、使用连接、终止连接三个过程。数据传输时,各数据分组不携带信宿地址,而使用连接号。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管道,发送者从一端放入数据,接受者在另一端接受输入,数据不但顺序一致而且内容相同。

    无连接服务:

    每个分组携带完整的信宿地址,各分组在系统中独立传送。不能保证分组的先后顺序,也不保证分组一定被传到或者被正确收到,即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acknowledge and retransmission)机制实现。多数面向连接的服务都支持确认和重传,但确认和重传会导致额外的延迟。大多数无连接服务不支持确认重传,但有些可靠性要求高的系统支持确认和重传机制,如电子邮件中的挂号信等。

    报文流(message stream):要保持报文边界,发方发出了多少报文,收方收到多少相同的报文。

    字节流(tyte stream):不保持报文边界,发方发出多少报文,收方不知道也不关心,收方收到的是一个字节序列。

    无连接服务通常称为数据报服务,有时仅把不可靠(即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称为数据报。

    六种服务类型:

    1、可靠的报文流:面向连接的,如文件传输

    2、不可靠的字节流:面向连接的,如远程登录

    3、不可靠连接:面向连接的,如数字话音

    4、不可靠的数据报:无连接的,如电子邮件

    5、有确认的数据报:无连接的,如挂号信

    6、请求-应答:五连接的,如网络数据库查询

     

     

  • 数据交换方式

    2008-08-26 16:50:07

    数据交换方式分为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静态分配线路,后者动态分配线路。存储转发又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又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接下来就分别介绍上述概念:

    线路交换:

    交换(switch)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电话系统。当用户发出电话呼叫时,电话系统中的交换机在呼叫者和接收者之间寻找并建立一条客观存在的物理通路。一旦通路被建立起来,便能够建立通话,线路是由发送和接收端专享的,直到通话的结束。这种数据交换的方式称为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优点:

    • 传输延迟小,唯一的延迟是电磁信号的传播时间;
    • 一旦线路接通,便不会发生冲突

    缺点:

    • 建立线路所需时间长
    • 线路独享造成信道浪费

    报文交换:

    不事先建立线路,当发送方有数据块要发时,把数据块作为一个整体(也叫报文,message)交给交换设备(IMP),交换设备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输出线,将数据块通过该输出线发送出去。这个过程中,交换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线之间不建立物理连接,在每个交换设备处,报文首先被保存起来,在适当的时候被转发出去。

    缺点:对传输数据块大小不限制,报文较大时,IMP需要用硬盘进行缓存。单个大报文占用线路时间过长。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严格限制数据块大小的上限,使分组可以在IMP的内存中存放,保证任何用户都不能独占线路超过几十毫秒,适合交互式通信。

    优点:吞吐率高,在具有多个分组的报文中,第二个分组尚未接到之前,第一个分组就可以继续往前传送,减少了延迟,提高了吞吐率。

    缺点:存在拥塞,报文分片与重组,分组损失和失序等。

    分组交换是绝大多数计算机采用的技术,也有极少数计算机采用报文交换,但绝不采用线路交换。

    根据内部机制的不同,分组交换子网分为两类,一类采用面向连接(connected oriented),一类采用无连接(connectless),在有连接子网中,连接成为虚电路(virtual circuit),类似电话系统中的物理线路;无连接子网中的独立分组称为数据报(datagram),类似邮政系统中的电报。

     

     

     

我的栏目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846
  • 日志数: 8
  • 建立时间: 2008-08-26
  • 更新时间: 2008-09-0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