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软裁员首裁软件测试工程师引起争论后的思考

发表于:2014-10-29 10:02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顾翔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前段时间暴出一条新闻,微软公司新CEO上任后开始第二次大规模裁员,裁员对象首先是并购过来的诺基亚员工,然后是软件测试工程师。这条新闻引发了微信沙龙群中一微软员工证实,然后引发了一场争论。
  一部分朋友们认为需求变化快,用户众多,社会压力要求版本发布快。这样如果采用正规专业的测试只会延长产品开发周期,不利于企业成长。软件测试应该由自动化测试与用户测试来代替,或者企业软件测试采用外包形式。甚至有人认为只会点点鼠标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早就应该被企业淘汰了。
  另一部分朋友认为让用户来测试简直就是对质量不负责任,用户使用很滥的软件会使企业灭亡。特别对于关系到生命安全的软件,比如低质量的航空,航天,医疗设备,车控等软件,甚至无法保证人的生命安全。
  倒底谁对谁错呢?我认为都对,也都不对。为什么怎样说,因为大家只考虑问题表面现象,而没有考虑问题的后面,即企业产品类型及客户。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用户众多,需求不明确,许多产品只有快速推到市场上,让用户尽早使用产品,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从而非闭门造车的产物。对于这些产品在产品首推市场之前可以弱化测试过程,特别是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如果这种企业采用传统行业方法,企业会失去更多用户,从而造成企业灭亡。(具说微软要走互联网行业模式)
  而对于传统软件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通信,医疗等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的软件企业,这些软件产品中的核心组件必须要由专门专业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来独立完成,而且必须要由专门的质量部门来把控。如果这种企业采用互联网企业方式,甚至让用户来测试,肯定会造来致命性的毁灭。
  现在业界大谈敏捷,甚至滥用敏捷,认为敏捷就是快速。快速开发法,火车模型,测试用例无用论等许多观点也越来越兴起,不少企业不管这种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一窝蜂地上敏捷,一窝蜂地采用快速法,认为上了敏捷就可以提高自己生产力,提升质量。其实我认为瀑布模型,迭代模型,RUP,敏捷方法等本身都是好东西,但要看适不适合你们公司及客户?甚至可以跟随自身产品对模型本身进行裁剪。比如如我所知,航空,航天软件一个开发生命周期很长,一年甚至很多年才可发布一版本,另外这类产品需求很明确,客户很单一,所以无需不断迭代,而这类产品难点在于各模块之前如何的藕合。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测试团队,甚至自己测试团队测试完毕还要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试软件公司再测试(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软件评测中心),可想而知,如果这样软件采用敏捷,采用快速开发法,结果又会如何?
  所以采用何时软件工程,测试方法要结合自身软件产品及客户群。不可盲目赶时髦,否则只会自取灭亡。
  另外我还想说五点:
  1)自动化测试永不可能代替手工测试,不管对于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对于某些产品自动化测试重要且不可少,而对于另一些产品需求总在变,或者全是各不同企业定制化无法通用的功能,是否采用自动化要作好成本经济预算。而对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产品,完成后也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手工测试,比如探索式测试,这些测试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bug。并且我认为包括微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一也应该保留一定的探索式测试工程师,并且对于基本上确定需求的功能,在出家门之前一定要经过相对严格的测试,作为网民也不会使用经常出错或者bug满天飞的产品。而测试谁来做的问题各企业自己决定。
  2)由于现在基本的,可反复重复的用例可由自动化测试工具来实现。这样对于软件测试工程师要求也高了。即使是点点鼠标的操作,你也应该学会如何去点?点何处?按照何种步骤去点? 所以丰富的测试经验,对业务的了解,熟悉产品如何实现,系统运行环境如何,数据库知识,操作系统知识都是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应该需要有的素质。
  3)不管形式如何变,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软件企业必将共同存在。专业独立的软件测试工程师不会消失,特别在传统软件企业。年轻的朋友,如果你喜欢测试,欢迎加入,据权威机构研究,专业的软件测试职位不会消失,而且缺口很大,不要畏惧,不要犹豫,社会需要你们。
  4)基于风险的测试分析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不管在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软件企业。对测试用例作好风险分析,优先测试风险级别高的测试用例。对bug修改作好优先级分折,优先解决优先级高哪些bug,对于风险优先级低的bug可以出厂,后续解决或不解决。从而避免过度测试或过少测试。当然测试人员仍旧应该尽管多的发现有效缺陷,缺陷优先级由老大来决定。
  5)敏捷的特点之一是自管理,其实选择何种方式也是自管理一形式。企业要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对过程进行调整,尚可千万不要照搬某一方法。其实还是质量老祖宗-戴明提到的PDCA。
  最后我还是非常崇拜比尔盖茨时的微软,对于windows,office产品,产品的用户群如此大,需求如此不确定。而采用当时非常流行,但现在被骂得狗血喷头的瀑布模型,测试人员为开发人员的两倍甚至到三倍,虽然产品的质量不可与当时lBM,SysBase等名企产品不管从功能还是性上相比较,但产品销售量一直处在业界处于NO1,他对潜在用户的需求把握程度,实在让人佩服。此奈IT界之伟人。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及内容提供者拥有本文全部版权,未经明确的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对本文进行复制、转载或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