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与重构,让我们活的更轻松

发表于:2012-9-14 10:23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zyy5411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相信程序猿们敲代码时都经历过这种阶段。一开始,怀着极大地志向,打算把代码写的尽量优雅,各个方法清晰易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逐步增长,发现代码越写越乱,自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代码的调试上,经常是改了一处,却牵扯到其他众多地方,级联的错误,而导致你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回忆自己先前的逻辑与代码调试中,而陷入了“焦油坑”中。经过了这个过程,心中唯一想做的就是尽快把这份代码写完,早些摆脱这堆臭代码,先前的志向种种早已不复存在了。

  乐观的以为自己在下一个项目中,再次从零开始编写代码,只要多注意,就能够写出一个好的代码,殊不知却永无改进,下一次,仍然一团糟!

  看来,我们需要一些手段,一套好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构建出更好的代码。

  1、善用单元测试工具、而非仅使用控制台的输出

  我想是因为软件测试课,教我们各种测试的方法,黑盒、白盒、单元测试、功能测试系统测试…大量的测试,一个完备的测试有语句覆盖、路径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让我们对测试充满了恐惧,程序的开发者,能不接触就少接触吧!

  正是这种方式,让我们失去了改善代码开发效率、摆脱无尽的调试过程的有力武器。意外中接触到了TDD(测试驱动开发),尝试了里面教我们的“在编写代码前先写好测试用例”的方式来进行项目开发。初期,我们应该都是使用控制台的输出语句来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但这种方式有几点的弊端:1、输出语句与主代码相杂糅,导致代码不干净。2、往往在某个功能实现完毕后,便删除了这些测试方式(输出语句),他们难以被复用。3、我们需要人工验证输出的结果是否与我们预期的相符合,如果多次调试,势必耗费大量时间。

  需要一种方式,将我们的测试与主体代码相分离,并且其他的存在不会对主体代码产生干扰,如果还能够减少我们人工验证的工作量那就更好了。Java提供了JUnit的测试框架,这是由kent beck(极限编程之父)与他的同时共同开发出来的一套测试框架。提供给我们十分方便的通过测试套件进行单元测试。我们只需在完成某个功能或者写完某个方法后,在相应的测试类中添加测试方法,便能够对所实现的功能进行测试,通过断言来验证匹配输出与我们预计的结果是否吻合。这样,我们在对程序做任何的修改之后,都能够通过运行测试用例及时发现bug,对其跟踪。而不是在改了代码一段时间后,发现修改的代码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修复。编写测试,虽然增加了一部分时间,但能够减少大量的程序调试时间(这话是前辈说的,但我亲身体验过)。并且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何乐而不为呢?

  推荐资料:《Agile Java》,上网下了他的电子版,虽然只有前四章,但对TDD有了大体的了解。

  《重构:改善有效代码的设计》,第四章也有提到测试驱动开发。

  《测试驱动开发》Kent Beck写的,没看过,应该不错。

  编写测试不是为了应付交差,而是让自己更有效率的开发,记住,在值得的地方写测试,将力气花在大头上。“编写不完善的测试用例并实际运行,好过完美测试的无尽等待”。

  2、重构不是因为你的代码很糟,而是让你的代码更棒

  记得我和一个同学推荐《重构》这本书时,他回复我说,“你说我的代码需要重构,是说我的代码写的很烂么?”虽然他出于半开玩笑的态度说这句话,但可知他对于重构,并无意识,觉得重构是针对烂代码而言的。

  其实,重构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不好的代码内部结构的调整。毕竟没有人在做项目时,能够写出一首完美、无需变动的代码。那么,在代码需要调整的时候,如何既能够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又能够保证代码的正确性进行结构的修改呢?面对一个不具有很好的扩展性的代码,如何能够最大的利用原有代码,去添加方便的新功能?

  在开发阶段引入重构,习惯性的重构自己的代码,让他更具可读性、变得更易修改,这样,在你今后需要修改代码或者引入新功能的时候,更有效率。清晰地代码也减少了你沉溺于寻回早期设计思路的泥藻。回到最初,你一开始不就希望能够写出一份设计清晰、方便阅读的代码么?

  开始编码前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一味的期望前期的设计能够完美的呈现于最终的代码中,难度难免有些偏高,并且设计的成本风险也很大。重构的方式就犹如迭代的开发方式的细化,能够让我们不断对整体的设计进行调整,让他能够达到一个最佳位置,以最好的方式呈现。

  掌握测试的方式,就像是让外界的人帮助监察自己的不足,及时发现,及时告知。掌握重构的方式,就像是及时审视自身,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缺点,继而进行改正。内外兼顾,才能够做的更好。

  掌握好这两个武器,我想,当自己穿梭于代码中,也能够游刃有余了吧!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