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如何为绿色人工智能铺平道路

发表于:2024-4-16 09:2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千家网

  人工智能的增长及其巨大的能源消耗可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挑战,促使企业围绕绿色能源和更环保的地点重新思考其数据中心战略
  每个部门都渴望利用人工智能(AI)的潜力——从部署聊天机器人到完全自动化的生产设施。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20倍,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1.9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的使用迅速升级,将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其IT基础设施,强调能效和可持续性是其商业战略的关键因素。数据中心将是这些决策的核心,好消息是一些数据中心已经适应了这些新需求。
  人工智能的激增及其影响
  甚至在ChatGPT于2022年底出现之前,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进展就已经很显著了,这引起了一波兴奋。?
  我们正在目睹的人工智能吸收的爆炸显然不是一种趋势——它代表了各种行业运营格局的深刻转变,包括医疗保健、金融、教育和制造。
  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引领这一转型阶段,开发云来提供人工智能功能,无论是作为独立产品还是作为其现有服务组合的一部分。预计到市场需求,他们正在引入人工智能增强的解决方案以及传统的云服务。
  数据中心运营中的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对于这一转型至关重要,在释放人工智能的全部潜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虽然该行业面临合理的环境问题,但一段时间以来,更具前瞻性的供应商一直专注于提高能源效率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持续性。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没有适当的准备,新兴人工智能服务的巨大处理需求可能会在可靠性、可持续性和成本方面带来相当大的挑战。人工智能任务,特别是那些涉及深度学习的任务,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进行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训练神经网络等活动。
  这些增加的工作量自然会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例如,在人工智能处理中使用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比传统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消耗更多的能量。
  迈向可持续电源管理
  数据中心提高能效和减少碳排放的能力取决于运营商对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实践的实施。这两者必须齐头并进。
  人工智能对电力需求的激增要求对能源采购、消耗和优化策略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这意味着不仅要解决眼前的能源需求,还要与总体环境目标保持一致,重点是整合可再生能源。
  数据中心正逐步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这不是一个姿态,而是一个旨在确保长期可持续性和财务可行性的战略决策。
  能效是可持续电源管理的关键要素。尖端的人工智能算法被用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从冷却系统到服务器运行。
  这些人工智能增强的效率不仅降低了能源足迹,还提高了运营效率。将数据中心的废热重新用于公共供暖计划或其他工业应用等创新做法标志着向更循环、更可持续的能源模式的转变。
  根据人工智能要求重新考虑数据中心位置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数据中心位置的格局,超越了靠近主要城市以减少延迟的传统需求。有了人工智能,低延迟数据中心的紧迫性降低了。该技术的学习模型不需要即时响应,为数据中心站点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这一转变允许人工智能计算的分散化,缓解了欧洲主要城市的电力需求,并允许在更容易获得可再生能源的地区使用数据中心。其结果是环境足迹的可喜减少。?
  企业选择将人工智能培训和建模设施设在主要城市地区之外,选择电网不太紧张的地方。这不仅缓解了客户群附近数据中心的压力(在这些地方,低延迟至关重要),还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增加就业机会支持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例如,Ark在英格兰西部乡村威尔特郡的春园校区就体现了这一趋势。尽管地处乡村,但这里的铁路四通八达,而且靠近M4,为那些希望向城市以外扩张的组织提供了一个灵活而可持续的选择。像这样一个为人工智能应用而配备的数据中心提供了可访问、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培训和部署
  人工智能的变革性影响超越了技术进步,为更广泛的社会带来了重大优势。从疾病的早期识别到改善众多行业的预测分析,潜在收益是巨大的。
  人工智能从根本上分为不同的学习和生成阶段。学习阶段包括模型的训练,这是一项需要大量精力但可以远程进行的任务。
  一旦企业开发了这些模型,他们就会将其部署到最终用户,从而实现实时自动化。这一阶段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需要在离最终用户更近的地方进行。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未来
  随着我们进一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对可持续和对社会负责的创新的集体责任只会扩大。数据中心运营商及其客户必须协同应对这些不断发展的动态,在追求技术进步与环境管理原则之间保持谨慎的平衡。
  前进的道路是错综复杂的,但该行业致力于将先进技术融入生态意识是真实的,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未来超越了技术实力;它是关于质疑既定规范并打造一条将创新与更广泛的社会意识相结合的轨迹。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