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ug管理思维”到“缺陷管理思维”

发表于:2023-4-23 09:5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江发蟒    来源:知乎

  这是一个“万金油”方法论,适用于任何行业、任何产品。无论是软件开发领域、消费品领域,此文中的方法论、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消费品,即便是服务业也可以参照这个方法论来实施(原谅我没有想到有其他不适用于这个方法的产品)。
  BTW,此方法的思考源头,来自于我在软件开发(工程)领域的思考及经验,所以最适合的还是软件开发(工程)领域。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类Bug,有的来自于程序员写的代码有问题,有的可能是程序员没有按照产品设计人员的要求做,有的可能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会卡死……
  过去我们把这些都统称为“Bug”,并且对“Bug”进行管理,但是若是我们对这些“Bug”的成因进行分析,其实他们可以分为几大类。同时,很多“Bug”并不是致命的,甚至是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比如账号登陆后弹出文字提示“未登录”,用户忽略即可)。所以,在这里,我们用“产品缺陷”的思维来替代“Bug管理”的思维。
  产品缺陷具体可以分为三类:产品设计缺陷、生产管理缺陷、生产缺陷(对于软件来说就是“代码”缺陷,也就是俗称的Bug)。
  产品设计缺陷
  成因
  - 需求洞察不到位、需求分析有误、需求满足的方案不够好。
  - 限制条件太多:成本限制、工期限制、技术限制。
  解决方案
  - 重新进行需求研究、业务流程研究、产品设计,要与技术协商,减少改善成本。
  生产管理缺陷(生产管理导致的缺陷)
  成因:
  - 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产品生产出的样子和设计的样子不同。
  - 产品与技术信息沟通不到位。
  - 技术故意不照着产品的方案做。
  解决方案
  - 三类缺陷中比较难以解决的,应为是管理过程存在问题,需要优化沟通合作的方式、管理的方式,而人是比较不可控的,甚至是需要上到更高的管理层才能解决问。
  代码缺陷(Bug)
  所属范围
  - 生产管理>开发管理>代码设计>代码编写
  - 其实也是一种“生产管理缺陷”,但因为足够独特,所以单独拿出来分为了一类,也是软件开发领域最常见的缺陷。
  成因
  - 技术人员在代码开发时的错误。
  - (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或易粗心、或代码逻辑有漏洞
  解决方案
  - 在积累缺陷中最好解决的类别,因为只需要技术人员参与,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修正代码”即可。
  - 当然,少数的情况的救火,可能需要产品人员、运营人员参与,用一些商业化的策略晚会代码Bug导致的损失。(如网游全服发放游戏币,程序员多打了一个0,则需要游戏运营相出办法来处理)
  修正缺陷是需求
  - 需求需要被再次提出和管理。
  - 代码缺陷由产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讨论后决定是否处理,何时处理,进行项目排期,部分缺陷也可以直接交由技术人员处理。
  - 产品设计缺陷,需要产品管理人员进行深度的评估,与技术人员讨论解决方案,确定是重新设计及开发,还是在现有的基础设进行修改。(往往成本会更低,但是远期收益会更小)
  - 生产管理缺陷,生产管理导致的缺陷,通常是生产管理流本身存在缺陷导致的,这种缺陷可以根据“修复成本、产品生产流程设计”决定是否修复。需要注意的是,缺陷必然存在,并不一定全不能修复,且修复一定伴随成本。我们要记住的是,在优秀的生产流程(或流水线)都一定存在缺陷。如车间一个机器标准化生产的零件的良品率过低,可以通过人员培训、调试机器等方法解决。但是也许提升至99.999%的良品率时,就很难再提高了,除非花几百万购置精度更高的机器,而这是不需要的。
  - 优化这样的缺陷,需要产品、技术、项目管理人员、领导人员,多方一起协商解决,优化生产管理机制,评估优化成本。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51Testing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