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段代码的旅程到移动产品的质量工具

发表于:2016-4-06 11:4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来自地球的移动测试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分享:
  测试调试,这个阶段时是大家最不容易遗忘的,80%的精力都在这里,建设的工具也最多。这里的工具两类,度量类的和分析类的。之前我写过一篇《假如不是BAT,专项测试怎么做》,里面就提到过。这里不想多说,简单介绍几个特别的,思路可以借鉴和拓展的,
  1. tPacketCapture手机无root抓包,这个应用的特点就是用了vpn的方式来配合抓包,大家仔细想像,当大家头痛为什么要root了才能抓包的时候,有木有想过这个思路呢? 在这个思路底下,纯手机端的无root的弱网模拟,盖包,丢包,都不是梦呀。
  2. MAT,LeakCanary,AllocationTracer,android-hprof-tools,dumpsys meminfo这些都是内存测试分析的工具。一大堆工具,能给我们什么思路呢?我们不妨从程序,代码,时间,规则这三个维度来看待我们的工具,android-hprof-tools优化抓取hrof速度的,与MAT快照分析配合使用,获取的信息是静态的代码信息,例如MAT获取是类名,对象数,引用关系等,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和信息,但是在代码之上,可以分析问题。而AllocationTracer就是在代码信息上,加上了时间的概念,可以称为动态的代码信息,这里分析的问题就必须跟时间是相关的,例如GC, 垃圾回收触发的时机对程序流畅度的影响。另外一个维度,隐匿了代码的信息,那就是程序的信息,这里top,meminfo,gc日志是代表,主要用来发现问题,因为相对轻量,持续时间可以更长。最后就是规则,在代码信息之上融合了规则的测试工具,会自动发现问题,最经典的就是leakcanary了。按照这个思路,大家不妨可以想想其他的专项工具,不要觉得没得想,最起码现在看来“代码+时间+规则” = allocation tracer + 规则的工具,起码我至今还没有发现。
  发布运营,发布就是研发流程外了,我们的质量保证不是应该在研发流程内彻底保证么?事实上,臣妾做不到呀。用户环境很复杂的,就以上次有个同学问我,国际网络测试要怎么办。我也只能厚着脸皮说,发布运营上做文章,做可以定位问题的数据上报。没错,研发流程内可以做一些相关质量保障,但投入产出比太低了,想想,难不成你要飞去美国做测试,当然,方便一点的就是买deviceanywhere的服务来做测试。如果能考虑灰度发布,那事情就简单多了。一方面,可以用applause提供的众测服务。另一方面,光“测”不够,因为在远端定位问题是充满悲剧的事情,必须要有远程定位问题的能力。定位信息有了,那征服“自定定位分析”,那为什么不动态运营一把呢? 最经典的就是网络路由出口的问题,不同出口的网速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运营商,天差地别,如果发现a出口不行,是不是自动动态划同一区域同一运营商可以试一下b出口呢?如果可以,是不是可以动态调整过来呢?这里有太多太多事情可以做了。上面说的必经是网络策略,那除了网络之外,对于功能,可以用ABTest, 如facebook的airlock, 监控工具可以用众多的APM(此处不列举), 有bug可以用hotfix工具nuwa。
  总结,容易遗忘的源码开发:效率最高;唯快不破的编译集成:联合代码信息;用力最多的测试调试:时间+代码+程序+规则;发布运营:创造最接近用户的测试调试环境。
22/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