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一变三:三种考核方式求解大公司病

发表于:2011-8-29 09:09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王姗姗    来源:财新网

  三个淘宝,三种考核方式,这场为了求解大公司病而进行的拆分,将使淘宝更快地奔跑,还是将上市之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再过十来天,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将迎来自己的12岁生日。这个本命年,阿里巴巴过得跌宕起伏。支付宝股权转让的轩然大波让马云如履薄冰,但他并未就此罢手。

  6月16日,马云致信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宣布旗下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分拆重组:成立于2003年5月的淘宝被拆为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三家独立子公司,地位并行于集团旗下B2B上市公司、阿里云、万网等其他子公司。淘宝拥有注册会员近2亿人,2010年交易额高达4000亿元。

  经过数周自上而下的“分家”后,8月22日,完成拆分的三大全新的子公司首次对外亮相。“现在就是处于撒开了跑的状态。”由淘宝CFO一职转为淘宝商城总裁的张勇对记者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按马云的规划,轻装上阵的三个公司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他形容淘宝商城将是扮演“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是在B2C正面战场作战的一支部队;一淘网的野心是面向全网构建商品比价系统,同时对于购买前的所有相关资讯进行充分整理,力争成为消费者网购的第一入口;而淘宝网这个“老大哥”,在做C2C集市业务的同时,将承担起优化交易和客服平台的重任,同时兼顾新产品模式的孵化。

  “最大的风险不过是一个产品做失败了。”在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看来,拆分就是要用淘宝自身来做一次实验,在内部管理上摸索出一种生态系统的协同方式。

  这像是一场各展其长的才艺竞赛,最大的挑战是打分标准。

  求解大公司病

  “春节之前没想过这事。”8月23日,在阿里巴巴创业大厦那间著名的“光明顶”办公室中,曾鸣对财新记者讲述拆分的背景。“我们其实是从问题出发,觉得公司发展照现在这个模式走下去,能看到很明显的瓶颈。”曾鸣坦言,八岁的淘宝尽管交易量每年以100%的速度暴增,但已经存在着一系列“大公司症状”——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决策机制越来越官僚化,创新机制总觉得没到位,此外,C2C、B2C这样的不同业务模式,天然有内在冲突。

  针对这些“大公司病”,从4月起,曾鸣与马云就开始推演药方,拆分是其中“最激进的方案”,但曾鸣说,反复推演了两个月,发现“没有其他方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曾鸣看来,拆分某种意义上反而把运营风险分散了。“商城也好、一淘也好,就算做不起来,也会输得很明白。”他说,“淘宝如果还是一个整体向前走,过两三年你可能感觉它发展不够快,其实也是输,只不过输的原因没那么明显。”

  按照马云和曾鸣的设计,拆分后的三家公司各自领一个方向——从C2C、B2C和搜索比价这三大不同市场去分头拓展,同时每一个公司还各领了几个共享业务平台孵化。曾鸣解释说,让每个业务带头公司都参与业务孵化,最终是要“形成制衡和资源互换”。

  其中,物流平台的孵化任务交给了淘宝商城,因为做B2C业务的淘宝商城对物流的需求最旺盛,对物流快速反应的要求也更高。张勇介绍说,集团会把包括土地、置业在内的硬件建设放在淘宝外面来完成,商城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具体商业模式和服务标准、物流解决方案问题。今后,淘宝商城物流团队也要服务好做C2C集市的新淘宝网,此外也要对一淘外部商家提供服务。

  一淘也负责两个平台——无线平台和广告平台。拆分后的一淘,成为商城和集市两大公司“最大的广告代理”;而淘宝网则坐拥最多同时也最基础的服务共享平台——包括商品库、交易流程、用户体系以及客服平台等等。

  确立了拆分的方案,下一步是拆分的时机。马云曾有两个选择——6月或者年底。他选择了6月,这是马云就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与阿里巴巴集团大股东雅虎和软银暗战正酣的时候。外界难免对此浮想联翩,但曾鸣的解释很简单,不能“贻误战机”。

  另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做到拆散团队却拆不散人心。三家独立的新公司中,外界普遍更看好淘宝商城,而每一个淘宝员工心中也都会对三家新公司各自前景有一个评估。马云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未来“不排除未来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性”。这或多或少在给员工宽心,一位阿里集团的员工向财新记者暗示,他们更希望“集团整体上市”而非“拆分上市”。

31/3123>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