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架构师的知识能力模型-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3)

发表于:2016-9-21 09:0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刘琛梅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4.1.4 易用性
  软件产品质量属性中的易用性是指用户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时,产品被用户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这个能力,简单地说就是10 个字:易懂、易学、易用、漂亮好看。
  易用性对消费类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手机的外观是否漂亮,界面是否漂亮、好用会成为影响我们购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如我们在下载一个移动应用后,很少有人会去阅读它的手册,这个应用能不能被看懂、好不好用往往成了决定这个应用能否继续保留在移动设备上的关键因素。相对来说,通信类产品对易用性的要求就没有这么高。
  在软件产品质量属性中,易用性又被细分为5 个子属性,见表4-3。
  在这里我们首先对吸引性和易用性的依从性进行简单的说明。
  在表4-3 中对吸引性的解释是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能力。有些读者可能会将吸引性理解为内在功能和外在UI 两部分,我认为这是从“产品质量”整体来理解的,但是我们这里是在易用性这个维度上来谈吸引性的,所以主要还是指的外在UI——通过UI 设计,展现出来的产品风格,比如简单实用、酷、华丽、设计感、可爱、小清新等。可见吸引性并没有好、坏之分,而在于能不能吸引住产品的目标用户。
  易用性的依从性是从用户习惯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易理解性、易学性和易操作性。比如,我们习惯用蓝色来代表冷水,用红色来代表热水。如果你在产品设计中,用红色来表示冷水,用蓝色来代表热水,就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误解。再比如一些深入人心的公共标志,如我们一看到红十字标志,就会想到医院,但是你偏要在你的产品中使用红十字标志来代表邮局,就会让用户觉得你的产品不好用。
  接下来我们以Windows 的计算器为例,进一步说明易用性是如何在产品中体现的。
  Windows 的计算器如何体现软件产品质量属性中的易用性
  (1)易用性——易理解性
  对Windows 的计算器来说,易理解性是指我们能够理解界面上每个按键的意思(如数字0、1、2 等;各种运算符号,如+、- 等),并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来完成运算(如计算“1+1”)。
  (2)易用性——易学性
  对Windows 的计算器来说,以下两方面都是易学性的具体体现。
   计算器提供了“帮助”功能,对产品的功能编制了索引,还提供了Q&A、社区等,为用户学习产品功能提供了充分、完整的材料。
   从界面的截图(还是以标准型的计算器为例)来看,这款跑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上的“虚拟”计算器,在界面设计上和我们平时使用惯了的“实体”计算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对即使是第一次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上的虚拟计算器的用户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样的设计,易于用户快速上手,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
  (3)易用性——易操作性
  易操作性,顾名思义,就是产品对用户来说容易操作。这次我们以“程序员类型”的计算器为例来说明。
  “程序员类型”的计算器如图4-7 所示。
  它提供了一个“不同进制间的数值转换功能”,如将十六进制的数值转换为十进制、将八进制的数值转换为二进制等。
  
图4-7 “程序员类型”的计算器
  在进行进制转换时,会输入不同进制的数。显然,不同进制的数允许输入的“合法值”是不一样的,比如十进制允许输入值为0 ~ 9,而二进制只允许输入0 或1。
  Windows 的计算器在设计不同进制间的数值转换功能时就充分考虑了易操作方面的问题,在用户输入之前,就对不同进制的数值做了合法性限制。例如,当我们选择二进制的时候,界面只有“0”和“1”两个数字是可以选择的,其他的数字会显示为灰色,不能被选择;当我们选择十六进制的时候,界面上0 ~ 10、A ~ F 又变得都可以被选择。
  如果计算器不是在用户输入之前对数值的合法性进行限制,而是在用户输入后,才对输入值进行检查,例如用户在选择二进制时,允许用户输入非法值“3”,然后再提示给用户“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这就增加了用户的无用操作,易操作性就变差了。
  (4)易用性——吸引性
  Windows 的计算器的风格是简单实用。相比之下,iPhone 的计算器的黑色且带有金属磨砂质感的底色,做了水晶效果的按键,使用灰色+ 褐色+ 黑色+ 橙色的配色,让计算稳重又灵动,就显得要华丽很多。但是我们却不能得出这两款计算器谁更具有吸引力的结论——这就是两款产品不同的风格。如图4-8 所示。
  (5)易用性——易用性的依从性
  对Windows 的计算器来说,在界面设计上模仿实体计算器是易用性依从性的一个体现。显然,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种“虚拟”计算器。
  
图4-8 两款不同风格的计算器
本文选自《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从测试工程师到测试架构师》第四章,本站经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作者的授权。
版权声明: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获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作者授权连载本书部分章节。任何个人或单位未获得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