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敏捷的可用性测试,RITE now

发表于:2010-4-23 13:22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piglili    来源:piglili.com

  正式的可用性测试,整个筹备、执行、反馈周期,至少在5天。这也许不长,但绝对不短。尤其在企业环境中,凡事求快,5天已足以使问题变成“下期优化”、 “以后再考虑”的旧账。另外一重时间上的矛盾源于开发流程。原型阶段执行可用性测试,可修改的机会往往更高,但原型低保真,与真实使用场景较为脱节,测试结果发生偏差的风险高。开发阶段执行可用性测试,尽管仿真度高,但发现问题后可修改的机会非常有限。

  基于这种矛盾,需要一种折中的方 案,既保证充分发现问题,又保证及时解决。微软游戏团队的RITE(Rapid Itera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是一种值得推广但似乎没被广泛讨论的方法。

  RITE全称是快速迭代测试与评估,它的目标是尽 可能解决更多问题,在最短时间内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它的两个特征是:

  1. 快速修正设计方案。

  传统正式的可用性测试,会在测试完所有用户后总结分析问题。RITE则是在头几轮(甚至第一轮) 测试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马上修正设计,将修正后的方案用于后续测试。

  2. 快速评估修正方案的效果。

  由 于几乎测一轮修正一轮,在后一轮测试就可以检验根据前一轮结果修正的效果。

  那么,如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呢?为此,他们提出了4种问题分 类以及对策。

  类型一:问题有明确原因和明确的解决 方案,并可以快速实施该解决方案;

  类型二:问题有明确原因和明确的解决方案,无法快速实施该解决方案;

  类型三:问题没有明确原因,因此没 有明确解决方案;

  类型四:问题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测试脚本不当、指导语不当等)

  对于类型一的问题,马上对界面进行修正,并用于 下一轮测试。对于类型二的问题,着手开始修正,一旦修正完毕,马上用于测试。对于类型三和四的问题,继续收集数据,看是否能上升为类型一或二的问题。图1 是微软的测试记录文档,其中:

  - X代表该用户遇到这个问题

  - 黄色高亮代表对该用户实施了修正方案1

  - 蓝色高亮代表对该用户实施了修正方案2

  - 加粗黑线代表有修正发生

  - 黑色高亮代表用户没有做可能遇到问题的任务

  图1 微软RITE测试记录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