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测试正视第三方测试机构

发表于:2011-12-05 10:2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沈丹妮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分享:

  如何面对软件产品大型化、复杂化、系统化带来的挑战,抓住云计算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解决软件测试理论、工具与应用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何推动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向纵深发展,结合超大规模复杂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将软件质量管理与开发过程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实现软件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如何破解软件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难题,将中国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软件著作权的申请、使用、管理相结合,建立促进软件正版化与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如何培养高端、复合型软件人才,突破软件产业遭遇的人才瓶颈,建立符合软件人才市场需要的培训体系,满足企业对专业领域软件人才的需求?如何应对货币政策逐渐收紧的趋势,开拓融资渠道,创新为软件园区和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

  面对软件产业技术变革,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应对变革的重要手段,本届年会以“前瞻科技创新 重构商业未来”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主论坛与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人才培养、软件投融资、软件测评技术和软件质量保证五个分论坛。来自工信部的领导、两院院士及典型企业总裁等与业界一起分享“软件产业商业模式面向服务的创新与变革”,促进新模式下认证测试、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投融资体系等软件产业生态重构,促使软件产业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助推中国新一轮软件产业发展浪潮。大会期间,记者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周润松先生进行了采访。

  Q:在软件公司,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是否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比如在一家偏向研发的公司,研发人员相对占多数。而在一家做测试的公司,相对测试人员占多数,是否有这样的比例问题呢?

  A:与我国的国情有关。更与软件测试的受重视轻度有关。在国内,软件测试逐渐被重视。包括软件产品有登记测试,可以证明企业有能力生产这个软件,而这个测试只是政府的行为,作为简单的抽测。从软件工程师角度来说,从 2004年开始有测评师这样一个增项。很多研发型企业并没有专门的测试人员,软件的测试工作就由研发者自己来完成。有的企业也可能做交叉型的测试,比如两个工程师互测,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很好的开展。自己研发自己测试有个弊端,开发者会有固定的思维定式,很难解决软件自身的问题。企业保证研发就已经是很吃力的事情就不可能投一笔资金来维护一堆测试人员。相对国内,测试人员相对匮乏,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报道上看到极度缺乏测试人员这样的广告。我们缺少的不是低端的测试人员我们缺少的是对测试有较高领悟的高端测试人才。

  Q:帮助理解“测试人员的成功不在于找出多少个Bug,而是说服开发人员修复多少个Bug”这句话。

  A:测试工程师的使命是发现程序中的缺陷,但在企业固有投入的状况下不可能完全修复所有的缺陷。企业也好,开发人员也好都有自己的权衡。往往在测试的时候有个过程,从理解软件开始到实施测试。测试之后才会发现软件的缺陷,此时我们才会和开发人员进行核对,如果不是对软件对业务流程理解问题那么此时才会进一步考虑,在现有投入状态下,这个版本是否需要修复这个缺陷或者直接将这个功能删掉,或者下个版本时将此功能修复好。软件的缺陷可分为三级,重要级别,一般级别以及建议级别。遇到严重级别的bug,必须要进行修复,否则将会导致软件崩溃。一般级别的bug,并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依据情况进行修复。而建议性问题则在易用性以及美观度提出一些建议。通常情况下,测试并不是保证软件没有任何问题,而是更多的去发现问题,叫软件更健壮叫用户使用起来更放心。

  Q:在您的工作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肩负开发和测试双重工作的人员,是否会比较烦感测试,他们宁可去写代码也不喜欢进行测试?

  A:你提出这样的质疑可能是你会关注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薪酬的问题。在我国,开发人员的薪酬要远远高于测试人员,而在国外却恰恰相反。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测试工程师,你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开发人员之上的,并不是一个不懂开发的人。相对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的开发功底相对较低,在一些小企业中,他们的测试只是简单的功能验证,只是将正向的合理的流程顺利走完,他们并没有针对异常输入以及恶意行为进行测试。

  Q:我们的测试是否和“跑分”的测试一样呢?

  A:非也。你所说的跑分测试,其实是个基准测试,定义一个评分体系,而我们拿到产品便会对其原始需求进行分析,承诺的需求是什么样子,然后根据需求详细到测试点,再对其设计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如果满足我们的要求说明该测试点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通过则是一个缺陷。最终出一份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告诉系统目前有哪些地方没有达到标准,为何没有达到标准。

  Q: 目前我国有很多相关培训,如果说学员学满而归,所在企业购买一套测试系统,如果是这样,我们这样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岂不是没有什么作用了?

  A: 这样的情况也有,不过有句话说的比较贴切,叫“王婆卖瓜”。有些时候测试的能力与我们相当,并能出一份类似的评测结果。而我们目前的角色是充当一个第三方的角色,我们更多的是去验证你的话是否如你所说。我们培训的学员虽然是参加了培训,但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测试体系和测试团队我们不敢打这样的保票。如果产品我们来测试可能我们出的测试报告有100页,而他们自己可能只有十几页,这充分说明了测试的细腻度不同。

  采访对象周润松简介:

  硕士,高级专业职称,核高基实施部、高级测试工程师。 2004 年 5 月加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至今,多次主持国家大型政府网站及办公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调优工作,同时参与电子发展基金 IPv6 测试平台研究工作。在 J2EE 应用系统测试领域,多次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组织大型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调优工作,具备相当丰富的大型应用系统现场性能测试及调优工作经验。先后参与了中石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应用系统、北京市公安局 110 接处警系统、中国移动 12580 信息查询系统等性能测试工作。 2007 年底至 2008 年 6 月份,领导完成了第 29 届奥运会票务系统的功能以及性能测试工作,通过测试优化,有利的保证了票务系统的第三次实时售票工作,系统承受了页面峰值流量 2900 多万 / 小时。同时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配合北京市交管局完成了美国 NTCIP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开放式通讯协议的引进工作,多次配合北京市交管局进行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的 NTCIP 通讯协议选型测试工作,发表期刊论文一篇,并成功组织了一次国内城市智能交通通讯协议研讨会,极大的推动了 NTCIP 协议在国内的推广。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