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 变更控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6-08 17:05:53 / 个人分类:质量管理

 
软件生存期内全部的软件配置是软件产品的真正代表,必须使其保持精确。软件工程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变更,均要引起软件配置的变更,这种变更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管理,保持修改信息。
变更控制包括建立控制点和建立报告与审查制度。在此过程中,首先用户提交书面的变更请求,详细申明变更的理由、变更方案、变更的影响范围等。然后由变更控制机构确定控制变更的机制、评价其技术价值、潜在的副作用、对其它配置对象和系统功能的综合影响以及项目的开销、并把评价的结果以变更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变更控制负责人(最终决定变更状态和优先权的某个人或小组)。对每个批准了的变更产生一个工程变更顺序,描述进行的变更、必须考虑的约束、评审和审计的准则等。要做变更的对象从项目数据库中检出(check out),对其做出变更,并实施适当的质量保证活动。然后再把对象登入(check in)到数据库中并使用适当的版本控制机制建立软件的下一版本。两种变更类型:1、为改正小错误需要的变更。它是必须进行的,通常不需要从管理角度对这类变更进行审查和批准。但是,如果发现错误的阶段在造成错误的阶段的后面,例如在实现阶段发现了设计错误,则必须遵照标准的变更控制过程,把这个变更正式记入文档,把所有受这个变更影响的文档都做相应的修改。2、为了增加或者删掉某些功能、或者为了改变完成某个功能的方法而需要的变更。这类变更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变更评价过程,以估计变更需要的成本和它对软件系统其它部分的影响。如果变更的代价比较小且对软件系统其它部分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通常应批准这个变更。  如果变更的代价比较高,或者影响比较大,则必须权衡利弊,以决定是否进行这种变更。如果同意这种变更,需要进一步确定由谁来支付变更所需要的费用。如果是用户要求的变更,则用户应支付这笔费用;否则,必须完成某种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是否值得做这种变更。这种变更报告和审查制度,对变更控制来说起了一个安全保证作用。在一个SCI成为基线之前,可以对所有合理的项目和技术申请进行非正式的变更;一旦某个SCI经过正式的技术评审并得到批准,它就成了基线。以后如果需要对它变更,就必须得到项目负责人的批准,或者必须得到变更控制负责人的批准。

 

3

3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