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P自动化测试流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1-29 20:16:10 / 个人分类:QTP

黑色字体是原文,蓝色字体是我的注释,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1)准备TestCase
        - 在进行自动化之前,将
测试内容进行文档化,不建议直接录制脚本
        - 在录制脚本之前设计好脚本,便于录制过程的流畅
        - 由于
测试用例设计和脚本开发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完成,便于团队合作
        - 便于后期的维护
        - 文档化的方式:TD或者文档

Test Case的建立是所有脚本成立的先觉条件,所以在正式开始编写脚本前,必须确保:
        - Case覆盖率高(需求覆盖、代码覆盖等)
        - Case书写步骤清晰,便于脚本与之一一对应
        - Case期望结果明了,便于脚本对期望结果进行检查
        - Case经过开发、测试Review,保证产品所有主要人员对产品及测试达成同一认识
        - 针对不同测试阶段,挑选在回归测试中需要自动化实现的Case(实属脚本计划阶段)

 
2)配置QTP
        QTP支持不同的开发环境,在正式录制之前,需要根据被测程序的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Add-In,并进行加载。

做到以下几点会对后期的脚本维护产生莫大的方便:
        - 建立统一的脚本架构
        -
共享资源的建立(对象库、测试数据等等)
        - 共用Function Library的建立
        - 建立统一的代码规范(含命名规范、注释、代码缩进、位图检查等)
        - 统一所有的编码风格
        - 统一配置测试环境,确保所有测试环境均能运行所写脚本

3)录制脚本
        启动QTP的录制功能,按照Test Case的操作步骤描述执行,QTP自动记录每一步操作,并自动生成VBscrīpt脚本。

除必要的位图检查之外,严格要求脚本必须使用手写,防止脚本录制导致代码臃肿以及可读性差。
 
4)修改增强脚本
        刚刚录制好的脚本可能包含错误,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在录制脚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强
        - 删除录制过程中多余的以及错误的操作,以最少的脚本完成任务
        - 如果前面操作的输出是后面操作的输入,则需要使用变量或者输出值来进行替换
        - 不是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录制产生的,有些需要通过手工编码实现这些功能
        - 录制产生的脚本是线性的,可以加入条件、循环控制语句,实现更复杂的流程
        - 对脚本进行结构化
        - 加入注释,便于阅读和维护
 
5)调试脚本
        - 回放通过的脚本,不一定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包含错误
        - 在测试脚本正式使用之前,要保证其本身的正确性
        - 避免测试脚本故障和被测程序故障搅在一起,不容易定位

脚本调试完成后,需要完成如下几步才能真正的用在实际项目当中:
        - 单个脚本调试成功后,需要其他人员Review(类似极限编程)后方可Checkin代码
        - 把所有单独运行成功的脚本集合在一起,进行脚本的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6)回放脚本
        - 对于回放的错误,不要急于马上提交Bug,首先要判断是脚本本身的错误还是程序的错误,确认后再提交。
 
7)脚本维护
        -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脚本量会越来越多
        - 被测试程序的不断更新,也需要更新相应的测试脚本
        - 采用版本管理工具保存脚本,如CVS、VSS,可以随时获取历史版本
        - 采用统一的脚本架构
        - 采用统一的命名规范
        - 添加充分的注释,避免时间久了,自己都不能马上读懂脚本

如果前期工作做的好,脚本维护的成本会低出很多,所以强烈建议在前期能够形成统一的制度。


TAG: QTP

huiguiziran111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huiguiziran111   /   2010-05-20 23:37:51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日历

« 2024-05-3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0967
  • 日志数: 32
  • 建立时间: 2007-12-13
  • 更新时间: 2008-12-0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