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测试和质量的道路上

学习思考01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11-07 11:21:30 / 个人分类:思考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帕金森定理”

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彼得原理

  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其巨著《彼得原理》里为我们清楚地描绘了职业晋升的瓶颈问题,他指出,每个人在层级组织里都会得到晋升,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你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你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并且你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下级。彼得原理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 彼得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做一个能动性的测试
  之前也提过,先撇开技术能力,你是想做一个executer,还是一个tester,还是一个QA,还是一个QC。
  如果你只是按照别人给你的计划,别人给你的方案做测试实施,那你永远都只是一个executer,等着被机器和AI取代的那种
  如果你能对项目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知道如何做测试分析测试规划,那你是一个tester,但你很容易达到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如果你对项目测试独立的见解,对质量有良好的意识,对质量工作展开有明确计划,那你是一个QA,但你可能还不足以影响一个领域。

  作为测试,请热爱这个行业,所有墨菲定律、罗森塔尔效应都只是我们给自己开脱的接口,尝试做到对全流程质量的把控能力,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