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25-27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4 21:07:51

第二十五 课

本课主题:单元测验

教学目的: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检验学习效果,拾遗补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内容:

测验题:

一,填空:

1.   基本数据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四种。

2.   存储结构可根据数据元素在机器中的位置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

3.   算法的基本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

4.   度量算法效率可通过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

5.   栈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

1.   举例说明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项的定义。

2.   类C语言和C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3.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4.   写出类C语言定义的线性表的静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

三,算法设计:

1.   下面是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和插入算法,请补充算法中空缺部分。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elem; //存储空间基址

int length; //当前长度

int listsize;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以一数据元素存储长度为单位

}SqList;

status ListInsert(List *L,int i,ElemType e) {

____________ *p,*q;

if (i<1||i>L->length+1) return ERROR;

q=&(L->elem[i-1]);

for(p=&L->elem[L->length-1];p>=q;--p)

________________;

*q=e;

__________________;

return OK;

}/*ListInsert Before i */

2.   下面是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入栈、出栈算法,请补充算法中空缺部分。

typedef struct{

SElemType *base;

SElemType *top; //设栈顶栈底两指针的目的是便于判断栈是否为空

int StackSize; //栈的当前可使用的最大容量.

}SqStack;

Status Push(SqStack &S,SElemType e); {

if(S.top - s.base>=S.stacksize) {

S.base=(ElemType *) realloc(S.base,

(S.stacksize + STACKINCREMENT) * sizeof(ElemType));

if(!S.base)exit(OVERFLOW);

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

*S.top++=_____;

return OK;

} //Push

Status Pop(SqStack &S,SElemType &e); {

if(________)

return ERROR;

_____=*--S.top;

return OK;

}//Pop

四,问答:

1.   用图示法说明在单向线性链表中插入结点的过程。

2.   有一学生成绩单,画出用链式存储结构时的成绩单数据的存储映像。

3.   用C语言实现单向线性链表。写出存储结构定义及基本算法。

 

回目录上一课下一课

第二十六课

本课主题:图的定义与术语

教学目的:掌握图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教学重点:图的常用术语

教学难点:图的常用术语

授课内容:

一、图的定义

图是一种数据元素间为多对多关系的数据结构,加上一组基本操作构 成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Graph{

数据对象V :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

R={VR}

VR={<v,w& gt;|v,w(-V且P(v,w),<v,w>表示从v到w的弧,谓词P(v,w)定义了弧<v,w>的意义或信息}

基本操作P:

CreateGraph(&G,V,VR);

初始条件:V是图的顶点 集,VR是图中弧的集合。

操作结果:按V和VR的 定义构造图G

DestroyGraph(&G);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图G

LocateVex(G,u);

初始条件:图G存在,u 一G中顶点有相同特征

操作结果:若G中存在顶 点u, 则返回该顶点在图中位置;否则返回其它信息。

GetVex(G,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值。

PutVex(&G,v,value);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对v赋值 value

FirstAdjVex(G,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第一 个邻接顶点。若顶点在G中没有邻接顶点,则返回“空”

NextAdjVex(G,v,w);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w是v的邻接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相 对于w的)下一个邻接顶点。若w是v的最后一个邻接点,则返回“空”

InsertVex(&G,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和图中顶点有相同特征

操作结果:在图G中增添 新顶点v

DeleteVex(&G,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删除G中顶点 v及其相关的弧

InsertAcr(&G,v,w);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和w是G中两个顶点

操作结果:在G中增添 弧<v,w>,若G是无向的,则还增添对称弧<w,v>

DeleteArc(&G,v,w);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和w是G中两个顶点

操作结果:在G中删除 弧<v,w>,若G是无向的,则还删除对称弧<w,v>

DFSTraverser(G,v,Visit());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Visit是顶点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从顶点v起深 度优先遍历图G,并对每个顶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BFSTRaverse(G,v,Visit());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Visit是顶点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从顶点v起广 度优先遍历图G,并对每个顶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ADT Graph

二、图的常用术语

对上图有:G1=(V1,{A1})

其中:V1={v1,v2,v3,v4} A1={<v1,v2>,<v1,v3>,<v3,v4>,<v4,v1>}

如果用n表示图中顶点数 目,用e表示边或弧的数目,则有:

对于无向图,e的取值范 围是0到n(n-1)/2,有n(n-1)/2条边的无向图称为完全图

对于有向图,e有取值范 围是0到n(n-1)。具有n(n-1)条弧的有向图称为有向完全图

有很少条边或弧的图称为稀疏图,反之称为稠密图

v1与v2互为邻接点
e1依附于顶点v1和v2
v1和v2相关联
v1的度为3

对有向图,如果每一对顶点之间都有通路,则称该图为强连通图。

三、总结

图的特征

有向图与无向图的主要区别

回目录上一课下一课

第二十七 课

本课主题:实验六 二叉树实验

教学目的:掌握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教学重点:二叉树的链式存储实现方法

教学难点:

授课内容:

生成如下二叉树,并得出三种遍历结果:

一、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表示

typedef struct BiTNode{

T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二、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算法实现

CreateBiTree(&T,definition);

InsertChild(T,p,LR,c);

三、二叉树的递归法遍历

PreOrderTraverse(T,Visit());

InOrderTraverse(T,Visit());

PostOrderTraverse(T,Visit());

 

示例源程序

 

回目录上一课下一课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9234
  • 日志数: 51
  • 建立时间: 2009-04-22
  • 更新时间: 2010-12-0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