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过程模型--V模型、W模型、H模型、X模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14 15:54:21 / 个人分类:知识补充

    最近在网上下了一套试题,一家企业招聘的测试笔试题,前面关于基本理论的部分基本上都会做,但是到了后面的测试工具和具体的测试实践部分就稀里糊涂了,别说蒙对了,好多概念和说法闻所未闻,怎一个汗字可以形容。看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希望自己能够一路坚持下来。

    下面把自己在各处看到的关于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介绍敲过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要是有高手有更好的文字说明,希望不吝赐教,小妹在此先言谢了,费话少说,进入正题吧.

背景知识:

    目前主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渐进模型、快速软件开发(RAD)以及Rational统一过程(RUP),这些模型对于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在这些过程方法中,软件测试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也没有给软件测试以足够的重视,利用这些模型无法更好地指导测试实践。软件测试是与软件开发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有计划、系统性的活动,显然软件测试也需要测试模型去指导实践。下面对主要的模型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V模型

    V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模型。V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V模型在英国国家计算中心文献中发布,旨在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

    在传统的开发模型中,比如瀑布模型,通常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全部完成之后的一个阶段,尽管有时测试工作会占用整个项目周期一半的时间,但是有人仍认为测试只是一个收尾工作,而不是主要的工程。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明确地标明了测试工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5-1所示。

                   图1  V模型图

    图1 V模型图中箭头代表了时间方向,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模型的软件测试策略既包括低层测试又包括了高层测试,低层测试是为了确保源代码的正确性,高层测试是为了使整个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是验证程序设计,开发人员和测试组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当验证系统设计,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设计的指标;由测试人员和用户进行软件的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追溯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测试,以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容易使人理解为测试是软件开发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针对程序进行测试寻找错误,而需求分析阶段隐藏的问题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发现。

类比记忆:此模型与软件开发模式中的线性模型(典型的瀑布模型)有相似的不足,在瀑布模型中,测试阶段处于软件实现后,这意味着必须在代码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预留给测试活动,否则将导致测试不充分,开发前期未发现的错误会传递并扩散到后面的阶段,而在后面发现这些错误时,可能已经很难回头再修正,从而导致项目的失败。

2、W模型

   V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明确地说明早期的测试,不能体现“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则。在V模型中增加软件各开发阶段应同步进行的测试,被演化为一种W模型,因为实际上开发是V,测试也是与此相并行的V。基于“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则,在软件的需求和设计阶段的测试活动应遵循IEEE std1012-1998《软件验证和确认(V&V)》的原则。

一个基于V&V原理的W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W模型图

    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可以说是V模型自然而然的发展。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这样,只要相应地开发活动完成,我们就可以开始执行测试,可以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以需求为例,需求分析一完成,就可以对需求进行测试,而不是等到最后才进行针对需求的验收测试。

    如果测试文档能尽早提交,那么就有了更多的检查和检阅的时间,这些文档还可用于评估开发文档。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益处是,测试者可以在项目中尽可能早地面对规格说明书中的挑战。这意味着测试不仅仅是评定软件的质量,还可以尽可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从而帮助改进项目内部的质量。参与前期工作的测试者可以预先估计问题和难度,这将可以显著地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根据W模型的要求,一旦有文档提供,就要及时确定测试条件,以及编写测试用例,这些工作对测试的各级别都有意义。当需求被提交后,就需要确定高级别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这些需求。当概要设计编写完成后,就需要确定测试条件来查找该阶段的设计缺陷。

    W模型也是有局限性的。W模型和V模型都把软件的开发视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同样,软件开发和测试保持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需要有严格的指令表示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以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以及变更调整。对于当前很多文档需要事后补充,或者根本没有文档的做法(这已成为一种开发的文化),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面临同样的困惑。

类比记忆:W模型相当两个V模型的叠加,一个是开发的V,一个是测试的V,由于在项目中开发和测试的是同步进行,相当于两个V是并列同步的进行的,测试在一定程度是随着开发的进展而不断向前进行。

3、H模型

     V模型和W模型均存在一些不妥之处。首先,如前所述,它们都把软件的开发视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而事实上,虽然这些活动之间存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它们是可以交叉进行的。虽然软件开发期望有清晰的需求、设计和编码阶段,但实践告诉我们,严格的阶段划分只是一种理想状况。试问,有几个软件项目是在有了明确的需求之后才开始设计的呢?所以,相应的测试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次序关系。同时,各层次之间的测试也存在反复触发、迭代和增量关系。其次,V模型和W模型都没有很好地体现测试流程的完整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H模型。它将测试活动完全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流程,将测试准备活动和测试执行活动清晰地体现出来。H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H模型图

    H模型图仅仅演示了在整个生存周期中某个层次上的一次测试“微循环”。图中的其他流程可以是任意开发流程。例如,设计流程和编码流程。也可以是其他非开发流程,例如,SQA流程,甚至是测试流程自身。也就是说,只要测试条件成熟了,测试准备活动完成了,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或者说需要)进行了。

概括地说,H模型揭示了:

1)软件测试不仅仅指测试的执行,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活动

2)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3)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

4)软件测试是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的。不同层次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

    在H模型中,软件测试模型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于整个产品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当某个测试时间点就绪时,软件测试即从测试准备阶段进入测试执行阶段。

 

4、其他测试模型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模型外,还有其他几种模型,如X模型、前置测试模型等。X模型提出针对单独的程序片段进行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然后经过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前置测试模型体现了开发与测试的结合,要求对每个交付的内容进行测试。这些模型都针对其他模型的缺点进行了一些修正,但本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正确选取模型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测试模型的使用

    前面我们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测试模型,应该说这些模型对指导测试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任何模型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应用模型中对项目有实用价值的方面,但不强行地为使用模型而使用模型,否则也没有实际意义。

    在这些模型中,V模型强调了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中需要经历的若干个测试级别,而且每一个级别都与一个开发级别相对应,但它忽略了测试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包括程序,或者说它没有明确地指出应该对软件的需求、设计进行测试,而这一点在W模型中得到了补充。W模型强调了测试计划等工作的先行和对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的测试,但W模型和V模型一样也没有专门对软件测试流程予以说明,因为事实上,随着软件质量要求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软件测试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于软件开发的一系列活动,就每一个软件测试的细节而言,它都有一个独立的操作流程。比如,现在的第三方测试,就包含了从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编写,到测试实施以及测试报告编写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在H模型中得到了相应的体现,表现为测试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只要测试前提具备了,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模型的优点,在W模型的框架下,运用H模型的思想进行独立的测试,并同时将测试与开发紧密结合,寻找恰当的就绪点开始测试并反复迭代测试,最终保证按期完成预定目标。

    试并反复迭代测试,最终保证按期完成预定目标。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铁皮小巫

铁皮小巫

我想当个好学生

日历

« 2024-04-2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7437
  • 日志数: 15
  • 建立时间: 2009-11-01
  • 更新时间: 2010-04-3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