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恒者能胜。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存储基础知识之大话以太网和TCP/IP协议(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28 17:26:26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计算机基础知识

1OSI参考三元素

1.1、连起来包括了OSI模型的物理层和链路层。要通信必须将所有的节点通过一种方式连接起来

1.2、找目标包括了OSI模型的网络层。要通信必须区分每一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必须具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志,以太网中,这个标志使用的是一个6字节长的字段MAC 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每个节点的网卡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这个地址在网卡出厂时候被固化在芯片中。

1.3、发数据包括了OSI模型的传输层。在共享总线以太网中使用的是载波侦听机制(CSMA)来检测当前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节点的信号正在传播,如果有,则不发送数据帧出去。为了保证总线的信号不冲突,使用了冲突检测(CD)技术。

2、总线上使用的技术

2.1、中继器的作用

其一是信号在总线上传输时受到干扰可能会迅速衰减,加了中继器后集线器将从一个接口收到的Bit流复制到每个接口,这样就避免了信号衰减

其二中继器可以防止由于不可知的原因,造成两个节点同时向总线上防止信号所造成的短路。

2.2CSMA/CD技术

CSMA/CD技术靠的是电路逻辑来执行的,速度都是微妙级的,非常快。

载波监听机制(CSMA):每个节点都利用CSMA来检测当前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节点的信号正在传播,一旦检测到信号,则暂时不发送缓冲区内的数据帧,并不断地侦听总线电路上的信号,一旦发现总线空闲,则立即向总线上放置信号,声明要使用总线。

冲突检测(CD):如果在完全相同的时刻,另一个节点也同样放置了信号,则两路信号会发生冲突,两个节点检测到冲突后,会撤销声明,继续回到侦听状态。两个节点在同一时刻同时发出信号的几率很小,因为在以太网中的所有节点的优先权都是一样的。

3、不同阶段的以太网

3.1、共享总线式以太网:

加了一个中继电路来避免信号衰减,多个节点形成一个冲突域,这样一个节点(端口)发送一个信号出去,总线上所有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个信号,不智能,也不安全。一条总线上有N个节点。没有大脑的

3.2网桥式以太网(网桥):

加了中继电路的同时加了桥接电路芯片(逻辑运算电路和智能化的东西,使用MAC对应总线的方式),多个节点形成多个冲突域,这样就可以在以太网中分成更多的冲突域,增加信息的安全性。减少一条总线上的多个节点。有大脑但智商不高

3.3、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

加了中继电路的同时加了交换芯片(使用MAC对应节点的方式),两节点之间不再是共享总线通信,而是可以在任意时刻,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同时收发数据。一条总线上一端只有一个节点。有大脑且是高智商

4TCP/IP协议

应用层DNSHTTP)用户的数据。

传输层(TCPUDP)保障发送发出的每个数据包,都会被最终传送到接收方。TCP是把应用层的数据分段

网络层(IP)通过ARP协议进行IP地址映射,以及分割数据,IP分片数据的时候,一定会把传输层头部分割在第一块货物中,也只有第一块货物会携带TCP或者UDP头。

链路层(Ethernet)进行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

TCP/IP协议是一套协议体系,以太网也是一套协议体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TCP/IP协议在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功能应用的太广泛了,但是在链路层和物理层是比较欠缺的,所以才会租用像以太网等底层协议。这就是Protocol over Protocol思想即Pop思想。

                         零测试

TAG: 零测试 网络层 网桥 OSI 应用层 传输层 交换机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