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测试大神教你3步分析bug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6-11 17:14:02 / 个人分类:软件测试

Bug已经成为程序员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在程序语言中找到bug,并不断的修复bug,才能达到程序语言的正常运行,在软件测试中,找寻bug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情,究竟如何在程序中寻找bug呢?

下面就说说自己分析bug的一些心得:

1. 建立一套分析bug用的工具箱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析bug有一套得心应手的工具很重要。我的工具箱里就有:网络抓包工具(用来分析网络相关问题的),读取、解析日志的工具、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工具,另外,还配有解压工具、UltraEditor等等小程序的安装程序(因为有些测试用的电脑上没有安装这些软件)。我将这些工具放到一个文件中,并将其放在U盘中,一旦测试人员告知有bug存在,我就揣着U盘过去。这个“窍门”的来历缘于自己一段痛苦的经历,自己有段时间膝盖疼,特别讨厌爬楼梯,但是当时测试人员在开发人员的楼下,因此,常因为测试人员的电脑上没有自己想要的工具,自己不得已只能爬上爬下地用U盘拷贝工具。痛苦之下,就想出了上面的那个办法,呵呵。
2. 建立一套分析bug的流程或步骤

bug产生后,测试人员告诉开发人员的都是现象,而开发人员要根据测试人员的现象描述去推测。我同事说,查bug就像是在“查案”,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在分析“案情”,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分析bug有的时候就好比在黑暗中行走一样,常常觉得完全无从下手。经过几次痛苦经历后,我逐渐建立一套分析bug的流程或步骤:

1. 获取当前测试的版本信息;让测试人员通过版本检测工具读取当前测试的版本信息,然后截图。此举,可立即确定是否由于版本不正确导致的问题;

2. 读取设备的运行日志;让测试人员读取设备的操作日志和运行日志,交由开发人员解析;

3. 通过设备运行监控工具,获取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然后截图;

4. 通过抓包工具,抓包并且将结果交由开发人员解析;(可选,只针对网络相关的问题)

5. 将获得的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文件夹中,以bug现象和测试人员姓名命名该文件夹;
这样的步骤或流程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遗漏可用的信息。因此,除非是那种一眼就能定位原因的bug以外,对于所有bug我基本上都会按照上述去做的,其实其目的也很简单,在还不清楚问题具体情况的状况下,先尽可能地获得系统的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会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这样做只是麻烦一些,但是绝对没有坏处。曾经就有几个很难复现的bug,就是由于缺少对应的日志信息,给我们分析问题原因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当时,对于没有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非常之懊悔。

将所有信息都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样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就非常好找,更不会出现混乱。另外,上述步骤中,我通常都会要截图,一方面是自己不太相信测试人员的口述,另外一方面留下足够的证据,因为有的时候真是口说无凭啊。

3. 针对不同类型的bug,适当区别对待

开发人员有时候可能同时在分析好几个bug,这就要对这些bug分轻重缓急了。我通常将bug按照复现难度分优先级。越容易复现的bug优先级越低,即使该bug的严重等级很高。因为能复现的bug,只要花时间总能够分析出原因的,但是很难复现的bug就难说了。其实,bug分析和解决有50%取决于该bug能否复现。因此,每当测试人员告诉一个新bug时,我收集了所有信息,并且分析以后有个初步结论以后,我才会让测试人员破坏环境,让他复现一下(复现bug可能会导致现象消失,但是不去复现也没什么可做的了,毕竟所有的信息都收集完了)。如果这个bug很难复现的话,那么我会先推掉其他事情,专心分析这个bug,否则拖得时间越久,越难找到原因。
生命不息,bug不止。面对bug,我们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它们毕竟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了,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也许就能找到比较好的方法解决它们了。

最后说一句,对于软件软件测试人员来说,找寻bug应该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测试人员遇到bug后眼睛都亮了,只有发现bug,才能解决bug,才能保证一段程序已经一个项目的正常运行,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找寻bug也会越来越熟练,那么,对于想从事软件测试行业的童鞋来说,我们可以去额外投资下自己,了解下其他的途径来更好的做软件测试。

 推荐课程:全栈式测试开发班

课程介绍:【全栈式测试开发班】是专门为有点测试基础,希望深入进阶,打算向自动化测试及测试开发岗位转型的测试人员量身定制,从语言、工具到项目实战,全面掌握web及移动端自动化测试技能,并结合Jmeter工具掌握接口测试,提升测试能力,培养学生的框架设计思想,灵活应用工具设计框架,打造全能型人才,快速成为测试团队核心支撑。

课程链接:http://www.atstudy.com/classroom/5/introduction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052),我们将立即处理。









了解更多课程内容及课程安排,可咨询QQ 2852509883 或致电客服 400-821-0951(工作日9:00-17:30)

【看这里】技术交流、拓展人脉、领取福利欢迎加入博为峰网校大课堂>>>


TAG: 软件测试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