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中的认知偏差:你受到影响了吗?

发表于:2019-2-03 14:3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侯峥译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为了保证质量,测试领域的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
  “持续集成、数字转换、生命周期自动化、将质量移以最小化成本”等一些神奇的词语正在推广普及。虽然我们谈到了这些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听到“为什么以及如何遗漏了缺陷”这一根本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
  与此同时,感觉到最明显的缺陷似乎已经被忽略了。
  为什么呢?
  虽然我们都希望认为自己很有逻辑,有条理,理性,悲催的是,我们都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它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和专业工作的思维方式
  简述认知偏见
  根据维基百科—— “认知偏差是一种在判断中偏离规范或理性的系统性模式。个体通过对输入的感知创造出自己的“主观社会现实”。
  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而非客观的输入,可能决定他在社会世界中的行为。因此,认知偏差有时会导致感知扭曲、错误判断、不合逻辑的解释或不理性。”
  好吧,这是一个很好的定义,但是它如何影响思维以及它对测试领域的测试人员意味着什么呢?
  好了! !当测试人员开始任何测试时,他们已经被自己的偏见所影响——根据要测试的内容、可能出现的潜在缺陷、开发人员、程序的进程等等来构建思维和判断,还有其他因素。
  对我们来说,了解不同类型的偏见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意识并深入地思考如何有效地管理它们
  软件测试中要了解的认知偏差类型
  我们需要在自身内部寻找不同的认知偏见,下面将详细解释其中一些偏见。
  #1) 雷同的偏见
  人们很容易根据相似情况的相似程度来做出判断。
  例如, 作为测试人员,我们常常认为web应用程序会有类似的错误,而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会有类似的一系列错误。
  作为测试人员,我们自然会根据项目的性质来寻找类似的错误。 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本性,有时我们会因为固定思维而忽略最明显的问题。
  #2) 正向的偏见
  这是一种我们的大脑拒绝思考其他选择的行为。
  这意味着,测试人员倾向于只验证预期的行为,从而忽略了负面测试。
  在编写测试用例时,我们倾向于用正常流程覆盖所有需求,而忽略了异常流程,因为并不是所有异常流程都在需求中被特别提及。
  它们在需求中是隐性的,实际上也不可能记录所有的用户行为。
  #3) 认知的偏见
  这是一种通过确认我们的认知和假设来搜索和解释信息的倾向行为。
  通常,在测试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我们认为某个特定开发人员的代码在默认情况下会比其他开发人员的代码有更多的缺陷,因此我们将花费大量时间测试他开发的模块。在这些认知的影响下,会增加遗漏其他人员开发模块中的缺陷的风险。
  #4)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指的是人们传播的行为或观点。
  当相信某件事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时,另一个人也相信同一件事的可能性就会自动增加。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最常见的例子是当我们购买一些产品。 我们通常会根据别人的想法来选择产品,而不是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
  在测试领域中也显示了完全相同的行为。在我们的同行群体中,如果有人认为某个模块是无缺陷的,我们会不自觉地倾向于相信某个模块是无缺陷的,并且我们在验证过程中对该模块的关注程度会大大降低。
  #5) 专注测试某些功能而忽略其他功能点
  这是一种行为,而测试人员在不寻找缺陷时,往往会忽略最明显的缺陷。
  想象一下这样一种情况,你让一群人数一数有多少人穿了某种特定的衣服,你可以观察到人们会全神贯注地数,却看不到周围其他任何重要或重要的东西。
  联想到测试,例如在一个增强项目中,其中一个屏幕是新开发的,那么测试人员自然倾向于更多地关注新开发的屏幕,而忽略其他关键集成功能。
  #6) 消极的偏见
  消极偏见是人类倾向于关注不好的经历而不是好的。
  消极偏见在测试领域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测试人员曾经漏测过,那么是他是很难判断什么时候结束测试的。他们不能确定什么时候能够确认产品没有缺陷。这个是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决定产品是否上线的要根据测试经理的建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
  希望您对软件测试中的认知偏见有更好的了解,包括它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这种影响?
  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事实是,我们对自己的偏见是看不见的,而我们可以识别他人的偏见(这本身就是盲点认知偏见)。然而,我们可以避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谨慎的思考来避免问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51测试天地》第五十二期。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及相关内容提供者拥有51testing.com内容的全部版权,未经明确的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对本网站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