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25年内核开发的9个经验教训

发表于:2017-5-10 16:3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园长    来源:极光日报

  简评:Linux 从诞生之初到现在的 25 年间,官方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自 2005 年以来,来自 1300 多家不同公司的约 14000 名开发人员对内核做出了贡献。这么大的工程量,这么多的参与人数,实属不易。
  Linux 总结了内核开发 25 年来,9 个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
  1.缩短发布周期非常重要
  在 Linux 项目的早期阶段,新的主要内核版本,几年发布一次。
  这意味着新功能会有很大延迟。但是更重要的是,长周期也意味着代码上的压力。
  短发布周期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在不改变很多代码的情况下就能更新核心功能。
  2.分布式的分层开发模型,助力流程的可扩展
  在开始的时候,所有的改变都要经过 Linus Torvalds,这样是非常繁琐笨重的解决方式。在这之后,内核不同部分被指派给了熟悉该领域的团队或个人。
  例如,网络,wifi,不同的驱动程序子系统,如 PCI 或 USB,或不同的单独文件系统,如 ext2 或 vfat。
  3.工具很重要
  内核开发难以扩展,直到 BitKeeper 源代码管理系统的出现,几乎一夜间扭转了这个难题;之后的 Git 带来了又一次飞跃。
  没有正确的工具,像内核这样的项目难以实行。
  4.共识大于独裁
  Linux 社区没有特权用户,没人能够以牺牲其他组群为代价而做更改。
  5.规则的重要性
  十年前,内核开发人员在社区承诺,如果某内核支持某个环境,那么该内核的后续版本也要支持这个环境。该规则使用户保证升级不会破坏其系统。因此,他们愿意在开发新功能时遵循内核规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6.企业参与至关重要,但没有一家公司主导内核开发
  近 500 家公司的大约 5062 名个人开发人员,自 2014 年 12 月的 3.18 发布以来,已经为 Linux 内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改进内核,但是没有任何公司可以主导内核的发展方向。
  7.项目内部不应有边界
  虽然,内核开发者应该聚焦于内核的指定部分,但是如果认为其他更改时合理的,那么他可以对内核其他的部分进行更改。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打开开发者对于内核更广阔的视角。
  8.关键性开发可以从细微处着手(小步快跑)
  原来的 V0.01 内核只有 10000 行代码。
  现在它每两天就新增超过 10000 行以上的代码。开发人员现在添加的一些基本的,微小的功能将来会发展成为重要的子系统。
  9.最重要的是,25年的内核历史表明,开源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
  自 2005 年以来,来自 1300 多家不同公司的约 14000 名开发人员对内核做出了贡献。
  而开源,也让 Linux 成为了一种社会资源。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