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构件化软件开发及系统测试技术探究

发表于:2012-12-18 10:30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未知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摘要:随着社会对软件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软件开发的难度和成本的加大,构件软件开发系统及系统测试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构件化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探究,同时运用一个开发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构件化软件系统测试技术和构件测试方法,并得出测试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软件开发;测试过程;系统测试;构件测试方法;

  近年来由于软件系统困难度及复杂性不断加大,以及不断增加的软件开发规模,同时软件开发机构不仅对开发软件的成本有了日益增高的要求,还对开发周期提出更多要求。当软件开发面向对象分析以及设计方法以后,构件化的软件开发形式已变为新发展趋势。把外部开发的构件集成至实际具体应用中,进而面向固定应用的软件系统得以合理构建,对软件集成以及重用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其已变为目前软件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及主流技术。另外在构件应用前进行相关测试,也被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

  一、构件化软件开发过程分析

  对于基于构件的开发,其指开发软件系统的时候,把这个过程视为基于体系结构指导,合理运用构件组装形式,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下述的四个阶段构成了构件化软件开发过程。

  第一个阶段就是进行问题域分析与建模的阶段。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形,合理实施分析以及建模,与此同时,能够利用合适的UML模型进行表示说明。

  第二个阶段就是求解域模型设计阶段。针对问题域,合理实施分析建模,随后得到求解域模型,就是系统需要的构件以及系统的体系结构。针对那些可以进行复用的构件,对其接口进行合理分析,然后确认是否应该进行扩展,要是增加一些新的构件,进行恰当的分析设计,进而保证构件可以达到求解域的需求。还要尽可能地保证构件有着可复用性。

  第三个阶段就是构件的开发及组装阶段。在构件库内,进行可以达到需求构件的选用,并对其接口进行扩展,使之于目前工程相适应;针对新研发出来的软件构件,可以把它储存到构件库内,保证日后的方便复制使用,还应把它运用到目前的工程里。组装完成后,完整的系统便得出,进行测试合格之后,就能够发布运行。

  最后阶段就是应用系统的演化阶段。针对构件的应用系统的演化,换句话说就是构件的替换、升级以及扩充的过程,按照具体的运行效果,同时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合理调整软件,以保证期对新的环境的适应性。

  二、开发实例分析

  当进行某个系统开发的时候,积极采用构件复用技术,进而确保权限配置管理功能的实现。通过合理的分析,对于系统的权限管理,“用户-角色-功能”方式得以确定,其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对已有构件的复用可以确保此功能的合理实现。

  角色管理以及用户管理构件、角色节点配置构件、节点管理构件及用户角色配置构件,这五个构件都存在于构件库中,其中角色管理构件对系统制定的角色进行维护,与此同时就角色的名称以及描述等信息进行合理管理;用户管理构件则是对一个系统用户信息进行管理的,主要由登陆名、登陆密码构成的;对于角色节点配置构件,其重点应用在进行节点与角色之间对应关系的配置,保证一个角色能够显示几个功能节点的制定,进而间接的对某个角色具有的功能进行合理限定;节点管理构件主要作用在管理系统功能树上的节点中;用户角色配置构件则用于用户和角色对应关系的配置。以上五个构件不是单独运行的,而是相互合作的,正是由于它们的互相合作才使系统中权限管理的相关功能得以实现。

  三、构件化软件系统测试技术研究

  由于构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实施测试人员主要由构件的开发方以及构件的使用方来组成的,由于他们在测试中占据不同的立场,在实施测试的内容方面多少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是测试目的是不相同的,构件的开发方对构件的所有功能进行测试,构件使用方则更多的关心与其有关部分的功能。二是使用的环境存在差异性;三是具有的资源存在差异性,对于构件开发方,其对构件源代码有着一定拥有权,但是对于构件的使用方,只具有构件的可执行代码;于是,当对构件软件进行实施测试时,要分别站在构件的开发方以及构件使用方等两个角度上展开。基于构件的使用方角度,测试方法是通过测试构件类型进而得出,具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构件:首先源代码不确定,只给予使用方测试的信息当作所提供服务的COTS构件;另外一种是源代码具有可访问性的构件。当构件类型不同时,对测试方法的选用也是不同的。

21/212>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