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敏捷测试:测试人不能不懂的迭代复盘

发表于:2021-12-08 09:39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梧桐苑落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原创

  一、为什么要复盘
  在当前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按照产品研发的生命周期,研发的每阶段结束后会进行复盘,为什么要做复盘?复盘有什么好处?复盘的实质是从经验中学习,让我们搞清楚有意义的失败,无意义的成功,让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帮助团队有效地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实现绩效的改善。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分享一下当前项目敏捷测试交付过程中的复盘实践。

  二、如何进行敏捷测试复盘
  1)背景介绍
  在当前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对于敏捷测试的复盘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呢?在项目当前测试交付过程中,主要有敏捷测试交付和系统测试交付。其中敏捷测试交付包含了特性测试交付以及验收测试交付,因当前重点关注敏捷测试交付,主要分享下敏捷测试交付后的复盘实践。
  当前敏捷测试交付阶段的输出主要有:
  特性测试交付:
  1、根据测试策略输出的测试规程
  2、根据测试设计输出的自动化脚本
  3、根据测试设计执行发现的故障
  验收测试交付:
  1、根据需求、方案输出的测试策略方案
  2、识别特性开发交付过程中的风险、监控风险、跟踪闭环风险
  3、对交付的特性进行探索性验收测试
  4、审核特性交付的过程规范性及完整性并结合验收测试结果评估交付结论给出下一系统测试环节的测试建议
  测试交付各环节附图:

  敏捷测试的复盘主要是围绕该阶段输出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进行复盘,在迭代结束后一周内通知相关干系人,启动相关复盘。

  备注:敏捷测试的输出质量主要通过系统测试交付阶段来获得反馈。

  2)具体实践
  1、制定复盘目标
  对于敏捷测试有如下几个指标:特性自动化覆盖率、测试设计质量、验收覆盖、验收通过占比、验收偏移量、跟踪过程发现的风险(风险数、提前发现风险数占比、及时解决风险数占比),详细指标定义及目标要求见下表:

  2、分析实际的结果数据与目标的偏差
  迭代结束后,从当前项目对需求特性的管理系统TFS中收集相关复盘的指标数据。
  PS:由于整个研发过程特性开发、测试、交付的各阶段的数据都在该系统中维护 (发现风险数据除外),所以各指标的原始数据保证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根据收集到的指标数据,和迭代开始时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的偏差,对各项偏差值进行接下来的第3步全面分析原因:

  3、详细分析偏差原因
  相关干系人参与各项指标偏差原因的分析,从第2步骤中收集到结果数据,追根溯源,分析这个选代的过程事实,找出结果偏差的真实原因;从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

  客观原因:主要是关于外部的大环境、相关的资源(设资源人力资源)。
  主观原因:团队人员的态度、相关的能力(专业技术、沟通协作)、研发流程、工作方法等。举例:

  4、群策群力设计有效的行动
  通过3步分析出的原因,大家采用头脑风暴方式讨论相关的改进行动,改进行动主要针可以改变的主观原因:包括流程方面、技术方面、工具方面重点设计改进行动。

  5、定期跟踪反馈并优化
  对4步制定的行动改进计划通过系统定期进行跟踪,结合一定的管理手段,改进行动性录入系统,在周报中定期检查、反馈进展。

  6、总结固化规律,形成经验
  经过第4、第5步的行动和反馈;把做过的行动内容,找到确有实效的一些行动,提取其规律,输出固化下来,创造经验的复利;变成工作方法、固定流程、工具、工作指南。
  比如迭代过程中发现的常规测试注意事项形成测试设计检查单Checklist,在做测试设计时进行校对。
  比如集思广益开发自动化工具方式来替代人工方式提高测试效率等。

  三、总结
  1、敏捷测试通过过程输出以及结果输出质量来进行复盘指标制定
  2、敏捷测试复盘目标制定:通过该环节的输出结果和过程结果来拆分定义指标的目标;
  3、复盘实践过程分为:目标制定、对比目标和实际的偏差、分析原因、设计有效的行动、定期跟踪、固化规律形成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51Testing会员投稿,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及相关内容提供者拥有内容的全部版权,未经明确的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对本网站内容复制、转载或进行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