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利于托管的混合云的四种方法

发表于:2021-2-10 09:21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Christopher Tozzi    来源:企业网D1Net

分享:
  如果组织拥有可以集成到混合云中的托管基础设施,那么如今可以为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公共云和托管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变得如此动态,以至于简单地跟踪不同的方法可能成为一个挑战。
  人们需要了解当今托管数据中心用户可用的主要混合云策略,以及与主要云计算供应商相关的每种方法。
  1. 使用虚拟机构建托管的混合云
  将托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集成到混合云中的最基本方法也许是将工作负载托管在虚拟机上,然后使用VMware Cloud Foundation等平台进行管理。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种方法可能更加熟悉,因为它使他们可以将工作负载保留在虚拟机中。它还提供了可以随意在不同的公共云平台之间移动的灵活性,因为该策略不依赖于任何特定公共云供应商的工具。
  然而,这一策略确实会使组织依赖于用于编排混合架构的平台。它还可能限制组织使用虚拟机来承载其工作负载,并限制组织使用其他类型的托管解决方案,例如无服务器功能,尽管在VMware的混合云平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该平台现已扩展到虚拟机之外。
  2. 将公共云服务扩展到托管数据中心
  如果组织需要获得公共云供应商的帮助,则可以使用AWS Outposts或Azure Stack等混合云框架。这些框架将公共云服务直接扩展到托管数据中心设施或企业的内部部署数据中心,这意味着组织可以使用诸如AWS EC2或Azure Functions之类的服务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工作负载。
  但这些服务也有其缺点。对于组织可以使用的硬件和云服务的类型,AWS Outposts受到限制。Azure Stack稍微灵活一些,但仍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这些解决方案可能也没有那么吸引人,因为在向托管服务提供商支付费用之外,组织还要支付使用公共云的费用,更不用说购买和管理服务器的成本。
  但是,很多人期望这个利基市场能够保持增长并变得更好。在全球三个云计算行业巨头以外的云计算供应商已经对此进行了投资(例如,Oracle公司推出一个名为Cloud @ Customer的平台,类似于Outposts和Azure Stack)。微软公司也推出了Azure Arc,它类似于Azure Stack,但没有硬件(或云平台)限制,谷歌公司推出了Anthos。
  3. 基于Kubernetes的混合云
  如果组织不介意在容器中运行大多数工作负载,则可以使用Kubernetes来配置和管理跨托管服务器和公共云基础设施的混合云。
  这是促进用户采用谷歌主要混合云解决方案Anthos的方法。现在,它也是VMware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IBM公司将开展以Kubernetes为中心的混合云业务,该业务源自OpenShift,这是IBM公司与Red Hat公司一起收购的Kubernetes平台。IBM正在将OpenShift集成到更广泛的IBM云战略中。
  4. 在托管设施中模仿公共云API
  另一种构建具有托管基础设施的混合云的方法是使用Eucalyptus这样的平台,它允许组织使用公共云API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工作负载。
  与Outposts和Azure Stack等框架不同,这种解决方案不会将公共云供应商自己的软件引入数据中心。相反,它本质上模仿了API,这样就可以部署在公共云中运行的工作负载了。实际上,如果需要,组织可以立即将它们提升并转移到公共云中,但又不会过多依赖于公共云。
  这里的主要限制是只支持某些公共云(例如,Eucalyptus仅适用于AWS),并且组织只能使用核心IaaS服务(主要是计算和存储)来运行工作负载。另一方面,这种策略使组织摆脱了Outposts之类的解决方案所面临的锁定风险。其成本可能要低得多,因为不需要为采用公共云支付费用。
  结论
  就在几年前,用于构建适合托管数据中心的混合云的选项很少。 基本上,只限于以虚拟机为中心的平台,甚至那些通常没有非常紧密地集成私有和公共数据中心的平台。
  但是如今,新一代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已经改变了托管用户的游戏规则。无论组织的优先任务是什么(避免公共云锁定、将工作负载容器化、成本最小化或其他原因),混合云平台都可以与托管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起使用。

  本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