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数字技术发展至今,人们由追捧走向怀疑

发表于:2018-1-12 09:45

字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作者:过客    来源:网易科技

#
黑客
分享:
  网易科技讯 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经历了数十年对所有数字技术近乎上瘾的狂热之后,公众或许逐渐对这些技术失去了信心。无论是新闻、搜寻结果或者是用户评论,网上的信息越来越不可靠,特别是社会媒体很容易受到黑客或者国外势力的操控。个人数据无法保护隐私,而且人们越来越担心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在更多的依赖于数字技术的同时却也越来越对其产生怀疑。但是他们尚未表现出自己对这些技术的不信任,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和依赖这些技术。最近一项覆盖42个国家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矛盾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果今天的科技巨头不采取行动解决这种不安的话,人们或许会寻找更加值得信任的公司和系统来使用。那么硅谷的科技大亨们有可能会遭遇商业败绩。其中一些关注点在于科技公司和他们的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性。美国居民每天基本都会在某个电子屏幕前花费10小时时间。科技公司拥有巨大的覆盖范围和力量,比如说每月使用Facebook的用户超过20亿人。
  全世界90%的搜索都是通过谷歌完成的。中国的电子零售商阿里巴巴每年11月11日会组织一场世界上最大的线上购物活动。全世界范围内市值超过5千亿美元的六家公司全都是科技公司。人们最想要前去工作的前6大公司也是科技公司。科技股票在不断增长,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区块链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吸引着投资者和企业家,科技企业的覆盖范围和力量也只会不断增长。
  这种趋势可以说是准确的,因为全世界有半数人口目前仍然无法上网。但是网络巨头Cisco计划,到2021年让全世界58%的人口实现联网,而且到2021年让每位用户的每月上网量比2016年提高150%。所有的这些用户都将决定数字技术的可信度。
  即使是现在对于技术不信任的原因也在不断增加。消费者已经开始越来越担心自己个人资料的安全性。在Equifax发生1.455亿消费者数据泄露后,雅虎也有30亿账户信息泄露,近期优步也有570万账户信息遭到泄漏。2016年俄罗斯也通过脸书、谷歌和推特对美国大选进行了干预。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数字媒体的公开和覆盖范围是够会对民主产生威胁。
  对于社会的另一项技术威胁来自于工作场所的自动化。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即使不同的技术能够带来新的工作机遇,但是到2030年三分之一的美国劳动力或将失去工作。
  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了不同区域间的一些有趣行为差异。在数字经济学较低的区域以及技术使用仍然在增长的区域,用户趋向于在线展示更令人信赖的行为。这些用户更可能一直访问同一个网站,即使它加载缓慢。而且实现在线购买之前还需要很多步发展,这是因为购物体验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新奇的,而且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没有更便利的替代选择。
  在西欧、北美、日本和韩国那些成熟的数字市场,人们多年来一直使用因特网、移动手机、社会媒体和智能手机App。这些区域的用户趋向于缺乏信任度,如果网站加载慢或者难以使用他们趋向于切换网站,而且如果购买过程太复杂也会放弃在线购物。由于在更成熟市场的人们信任度更低,研究人员期待科技公司在更成熟的市场进行信任度投资。比如说,他们或许会加速和简化电子商务交易和支付的过程。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Facebook的状况。马克·扎克伯格对虚假俄罗斯账号散步虚假新闻的批评做出回复称:“保护我们的社区比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然而据公司的首席财富总监称,如果投入巨资建立用户信任,脸书2018年的运营费用将增加45%-60%,比如说雇佣更多的人审核帖子以及研发人工智能来帮助运营等,这些投资成本将降低脸书的收益。
  为了在盈利和可信度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脸书将必须对一些区域市场确定优先级并且部署先进的技术。随着数字世界边界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悉网络技术和系统,他们的不信任度也将增长。因此想要获取消费者信任的科技公司需要在全球进行更广阔的投资。这样做的科技公司很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获得消费者更多的忠诚。
  这也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数字不平等。即使当全球的这种不平等消失,也就是说更多的人有机会上网,一些国家、区域或许将比其它国家和区域对于网络有着更多的信任。特别是在信任度较低的区域,用户将需要政府制定牢固的政策保护人们免受虚假新闻和欺诈的侵害,并且通过政府监管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安全和人权。
  所有的消费者仍然需要注意官方或者独裁政府的过度管理,特别是那些存在技术的新体验者而且更信任技术的区域。他们也需要注意科技公司,来确保它们会在全球的信任构建方面做出投资。幸运的是,数字技术将使监管者的工作更简单,而且能够像社会媒体一样作为一种扩音器,来发出警告或者称赞。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017),我们将立即处理。
《2023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独家发布~

关注51Testing

联系我们

快捷面板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发展历程

法律顾问: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 项棋律师
版权所有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51testing.com 2003-2024
投诉及意见反馈:webmaster@51testing.com; 业务联系:service@51testing.com 021-64471599-8017

沪ICP备050030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3号